耳環與上古奴隸制的淵源

耳環與上古奴隸制的淵源

婚姻的“婚”字有著深刻的來歷,“婚”字由“女”和“昏”組成,這與古代的搶婚習俗有關。

搶婚,是古時候邊境少數民族的習俗,它除了留給我們一個意義重大的“婚”字外,還留給後世至今不衰的時尚風潮。

這個時尚風潮就是女子佩戴耳環。

耳環,我國古人稱之為珥、鐺。最早的時候耳環不是頭面的裝飾物,而是作為一種“刑具”或奴隸標誌。

“穿耳一事,亦為古時邊裔之俗。其起因,當為俘到女子,恐其逃逸,故穿其耳,以便拘管,似與掠奪婚姻有關。”

為防止婦女逃跑,她的擁有者拿耳環將其拘束起來,不過當時的耳環或許非常大,如將婦女穿耳鎖拷在木樁上,譬如黃牛穿鼻難以掙脫。

後來,婦女們慢慢發現,這種“刑具”打造變小,可以增加美感,因而被沿襲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