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纳妾后,还想收一贴身丫鬟,一幅画写出了他的心思

齐白石一生并没有传说中那样多的婚姻经历,他真正有名有份的情感经历只有两次,一次是年轻时候娶到的正室,与自己年龄相差不大,一次是五十五岁时娶的二房小妾,在正室百年之后才将小妾“转正”。这两段有名分的婚姻是白石一生中真正付出了感情的,在小妾病逝后虽然他尝试过一两次类似“续弦”的情感,但其实都没有真正意义的名分,也没有那种“夫妻同心”的深情。

齐白石纳妾后,还想收一贴身丫鬟,一幅画写出了他的心思

∆齐白石


在白石六十八岁那年,他差点有了“第三个春天”,他遇到了第三个让自己动心的人。这是白石一生中自己留下了相关记载的、可以考证的第三段“真情”。在白石纳妾二房之后的第十三年,他在情感生活方面又恢复了静如止水的平淡,没有涟漪也没有激情,但这种生活很快意外地被打破了。


齐白石纳妾后,还想收一贴身丫鬟,一幅画写出了他的心思

∆白石国画鹦鹉


一九三一年,一位朋友给白石介绍了一个大主顾,此人正是坐镇蜀省的诸侯王缵绪,他本是一员武将但却对丹青极为着迷,尤其对白石这一套不落俗套的玩法欣赏。王缵绪虽然贵为一方诸侯但也极懂得给文人面子,他先托人多次在白石处费重金求书画,来人每次都特地告知白石这是蜀省王老总关照的,所以,虽然白石与王缵绪未曾谋面,但早已将其当成“神交”知音了,两人通信频频互诉情谊。


齐白石纳妾后,还想收一贴身丫鬟,一幅画写出了他的心思

∆影视剧中的白石


在随后的几次通信中,王缵绪多次提到说自己早就想来看看齐老哥了,但自己呢毕竟是个吃皇粮的上班族,杂务缠身根本不能成行,所以干脆老哥你来蜀省玩玩吧,一切老弟都给你报销了。白石虽然也很想去,但又觉得仅仅是“神交”未曾谋面,这个姓王的到底靠不靠谱心里也没底,就一直含糊其辞地推脱了。


齐白石纳妾后,还想收一贴身丫鬟,一幅画写出了他的心思

∆白石关于寿华的书信


王缵绪见自己三番五次诚意邀请白石都未得其应允,心里也知道这老齐头是不放心啊,怕自己是个花花架子,不拿点诚意出来恐怕是难得请动这个精明的家伙了。王缵绪为何一定要请白石去蜀省呢?前面说过,这王老总一方面的确是出于对白石书画的喜爱,也的确想交白石这个大师为友,另外一方面,如果白石真的来了,自然免不了要小住一段日子,为了答谢自己的地主之谊他也一定会为自己画不少的东西回赠,这可比自己费重金一幅幅去找他买要划算多了。


齐白石纳妾后,还想收一贴身丫鬟,一幅画写出了他的心思

∆晚年白石


于是,王缵绪打算先表示下诚意、展示下自己的实力。他很快修书一封给白石,大意说为了表示老弟的诚意,将赠送一个丫鬟侍女给白石,过来照顾陪伴齐老哥,平日里还可以给齐老哥铺铺纸磨磨墨云云。王缵绪话是说得既隐晦又客气,白石是个明白人,他回信客套一番之后既没表示接受也未表示拒绝。王缵绪当然知道这种事是不需要对方一个准确答复的,三二年开春后他马上便挑选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川籍女娃送往京都。


齐白石纳妾后,还想收一贴身丫鬟,一幅画写出了他的心思

∆白石国画鹦鹉


当白石收到王缵绪发来的这份“真人”快递后,连连感叹这个王老总真是一个一诺千金的真君子,欣喜之余他连忙将这个女孩安顿下来,得知她名叫“寿华”(在白石日记中如是记载,后人考证应为“淑华”)。寿华年纪不大但却非常懂事,她来到白石身边之后严格执行王缵绪的命令,真正做到了“贴身伺候”,白石见她不但生得漂亮又机灵懂眼色,对她非常满意生出许多欢喜,动心不已,甚至有再纳之意。


齐白石纳妾后,还想收一贴身丫鬟,一幅画写出了他的心思

∆影视剧中的白石


但白石这个心思最终落空了,因为当时他的二房才三十岁,自从寿华进门起二房就变得凶巴巴暴躁极了,很明显,二房吃醋得不要不要的,她整日生气,不让老齐头安宁处处作梗,这让白石纠结不已:一个是孩子的妈一个是让自己动心的新人,面对这水火不容的新人旧人这可如何是好。最终孩子的妈赢了,寿华在贴身照顾老齐一年多之后,老齐只得恋恋不舍地将她“物归原主”送回了王缵绪处。

但将寿华送走的白石内心却满是不舍和怜惜,他特地画下了一幅鹦鹉、并写下了一首情意绵绵的诗,作为分别留念赠予寿华,画的是一幅《开笼鹦鹉》,意味自己不得以“开笼”让心爱的鹦鹉飞走,题诗有句“亲手开笼欲断肠”更是将不舍之情写得伤感之极,这幅题了小诗的画写尽了白石对寿华的怜惜和不舍,也写出了他的心思。​。

多年后他写信给自己的朋友又再度记载了这首诗,并在信中一再表示自己对寿华的怜惜和思念(图四),特地嘱咐朋友如果有机会看见寿华一定要代自己告诉她“吾之感寿华之不能忘,倘他日得寿华一函以慰八十老翁之愁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