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天賦決定人的成就?還是一萬個小時的訓練出專家?

我不認為一個行業乾的早或者做的久的人就一定能成為專家,就能收穫成功。

一萬個小時的訓練可以成功的理論害苦了很多人。世界上很多人都不具備創業成功的潛質

所有勞動外的收益都是經營交易的結果。交易就有投入和風險。判斷做出交易的決策靠的是一個人的天賦而不是經驗。工人工作重複的是機械性勞動,行政人員是在固定的人群中處理人際關係。交易永遠是在動態的環境中產生,每一次交易產生的經驗都不可能作為下一次決策判斷中的依據,有些有參考價值,有些反而成為障礙。交易的風險沒有人可以控制,得失都需要有人承擔責任,膽量是承受者最後的籌碼。一次投入的失敗就有可能讓一個人傾家蕩產,而一萬個小時的訓練只能是建立在保證成功的基礎上,因此大部分人都沒有這樣的機會。

天賦應該才是重要因素。

都知道蜜蜂蜇人很痛,很多人敬而遠之。所以這個行業出來的人都喜歡在外人面前自詡為專家。

我剛養的時候身邊就有很多人,有的曾經養過十多箱,有的幾歲開始和它接觸養了一輩子,卻從來也沒轉地採過蜜,但都說自己是專家,要給我當老師。

特別是最近看到一個自媒體公號教分蜂熱的處理技術更是讓人笑掉大牙,這個專家講,是因為當地天氣熱所以它容易產生分蜂熱,其實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它的分蜂熱是繁殖需求產生自然分家前的現象,但看這個偽專家的樣子好像乾的時間也真不短。

在一個行業乾的時間久了,最多提升的是一個人的職業技能,當然匠心精神肯定也是能製造出精品的原因。但時間積累訓練的只能是一個人在一個技術領域的熟練程度,要想有突破性的發展,靠的是各人的天賦和膽量。

一個即使看來很簡單的決策,背後也是受一個人性格和慾望,天賦和膽量這些基本因素決定的。就像二十年前我開第一間蜂蜜專賣店的時候,有兩口子同時也租了我旁邊的門市賣毛線,結果不到兩個月就關門歇業了,後來也是我一直的顧客。但是從那以後我就在也沒聽他們講過要創業,或者是做點工作之外的任何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