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教师人均每人每年工资能拿到15万,能让老师们安心教书吗?

岩石龙


先不说教师每人每年年薪15万是不是可能实现的问题,能让老师安心教书的绝对不是钱这么简单。

可能有些人会认为,老师辞职或者不安心教书的原因是因为钱,但是钱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决定性的因数。

一,现在的老师既有双休周末,还有寒假,暑假。都是带薪的,除去地区差的因素,老师在当地的收入应该还是中等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根据2018年的数据,我国教育支出占GDP连续6年高于4%,而且这些年来政府也在给教师涨工资,还有些特别是针对农村学校教师的补贴,这些都是硬性指标。如果夫妻双方都是教师,家庭情况可能会更好,

但是这几年房价的突飞猛进,一下子让刚刚入职的新教师,看不到希望,一个月的工资买不到0.2个平方的房子,居高不下的房价让很多人感到生活的压力,尤其实在沿海地区,深圳,珠海这些地方的新入职教师的月薪可能就有一万多,年薪超过15万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在房价面前杯水车薪。根本不够看的。哪怕他们已经达到15万的年薪,甚至20万的年薪,可是深圳,珠海的老师都安心了吗?显然没有,每年都有大量的老师辞职。要么去培训机构,获取更高的薪酬,要么考入公务员队伍,不再受这个教育的气。

二,其实让教师不安心,产生过度焦虑的,恰恰是媒体,只要是关于教师,教育的信息,流传就更快,更广。尤其是一些负面的消息,哪怕你没有看到,周边的老师都会讨论相关的新闻,某某某老师被学生家长打了,某某老师课堂收学生手机被学生打了,某某老师批评学生被家长铐去派出所审问。某某学校迫于社会舆论压力对某某老师通报批评。本来和自己没有没有多大关系的。但是本着同命相连,明哲保身的心态都变得小心翼翼。

几千万的老师,这些作为小概率事件,被网络媒体扩大化,搞得人心惶惶,就算是事件具有代表性,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坏事传千里,好事不出门”,关于教师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扩散起来非常迅速,但是事件之后的拨乱反正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流传和扩展。早在几年前国家对于校园安全就已经有了明确的法律条文,保护正常的教学次序,可对于破坏教育教学次序的某些人的处罚,并没有得到宣传。致使有些不明事理的家长有样学样。好比“郭美美事件”,一个人就把红十字会给打败了,最后,就算是怎么样的证实,澄清。大家记住的只有郭美美,这个影像已经深入人心。

最近的成都私立学校的食品安全事件,家长上街堵塞国道交通,警察发射催泪弹驱散人群。事件一出,举国震惊,再次把学校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就算是不关注这个事件的人,也会被别人说起,说是全民皆知,应该不过分。学校,教育者的形象一损再损。成了逐利和无道德的代名词。给无数的家长心中留下了道德败坏的印记。可是事情的真相?是有心人,出于个人的目的,故意摆拍的结果,现在主要的三名涉事者已经被拘调查。可是这个结果的扩散远远没有事件本身流传得广,甚至被很多人自动忽略。

于是在很多时候,疑惑,慌乱,甚至恐惧深入教师队伍,直接让很多一线教师感到不安。

三,教师工作有情绪,有不满,发牢骚,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是认真做事情,就会发现里面的种种弊端和难处,我想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个工作做起来是没有人完全满意,没有意见,允许员工发表意见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话都不让人说,意见不让发表,情绪不让发泄那才不正常。两个相爱的人还会有磕磕碰碰,何况是工作呢。正是因为吃了这碗饭,才知道这碗饭,熟还是生,还是夹生饭。没必要在这方面打棍子,扣帽子。

其次,教师的辞职是一个很正常的事件,不管在那个地方都有人辞职。教育系统有,政府部门也有,企业就更加多,目前教师辞职的一般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回家乡再就业,二是考研究生,三是考公务员。这些老师的流动一般是五年左右的教师,对整个教育的影响不大。

但是现在出现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就是工作了十五年左右的老师辞职,他们有经验,有能力,并且一直对教育满怀热情和希望,因为社会压力和教育环境选择去教育培训机构或者单干。是因为教学任务重吗?显然不是,身边的同事都以能认真教学为幸福,但是除了教学之外还有教育,教书育人,教书只是一块,如果不用育人,对于教师来说工作无比轻松,上好自己的课其他都不用管。这好比种田,除了插秧,还要浇灌,还要施肥,还要除草。才能有收成,如果秧苗插进入,不施肥,不除草,旱天不浇水,洪涝不排水,这些秧苗就废了,何况是活生生的人呢?

四,让大部分教师不安心的,其实不是工作本身,这才是教育的悲哀,如果是因为自己工作上的专业能力受到质疑,或是知识水平脱节而产生内心的惶恐和不安,这倒是一件好事情。但是现在是,在于太多外力的肆无忌惮的介入,一大批兢兢业业的老师在付出,教育下一代,却被用来做成人血馒头。让人心凉,失望才是教师队伍不安心的重要因素。


职场奶爸成长手册


人心不足,年薪十五万,他会想着五十万,你给他五十万,他会想着还有人一年能赚一千万的。

能不能安心教书不买工资高低,难道以目前的工资标准,老师们就面临着饿死的风险了吗?老师的工资虽然谈不上高薪,但是在这个社会中也算是中产了。

时下总有人说工资涨不过物价,五十年前一百块钱能活一个月,现在一千块钱过不了半个月。

其实那不是物价涨的比工资还快,而是你的欲望变的多了。

五十年前一日三餐,偶尔能看场电影,过年吃吃糖,买买新衣服,已经知足了。

再看现在,出门要有车,手机要苹果,要唱歌,要蹦迪,要旅游,要吃喝玩乐,要纸醉金迷,要攀比,要面子,试问这么个要法,工资涨多少能够?


彩色de木子时光


好的老师一个月给3000照样教的好 不好的老师一个月给十万照样是误人子弟 这种不能一概而论 说实话我觉得现在初中 高中包括小学老师工资都已经高的离谱了 我们这是个小城市 人均工资只有两千多 而一般小学副课老师都能开到四五千 更别说那些初中 高中的主课老师了 想想老师真的得劲 一个星期五天班 还不用加班 还有寒暑假 而且大多数老师在外面都办有补习班或者私教 我侄子老师办的补习班一个小时一个学生都要一百多块钱 加上没事家长送点购物卡 送点礼 没事再给书店拉拉生意 那外快 别说一年15万了 就是30万恐怕都不是啥难事

可能有些人会说我太极端 但是我从小学到大学遇到的老师真没有觉得那个能算的上园丁 只有小学时候的班主任的确负责 经常留下学习差的学生补课 想想挺负责 但她在班上按学生学习成绩分组 排座位 从心理上来说无疑根本就不是个好老师 留下差学生补课无非也就是不想让拖班级后腿而已 反正我是觉得现在的老师有些的确可以 但大多数都是为了钱 为了职称而已

像老师 医生 警察 公务员这些公众服务职员我觉得真不应该去用钱激励 而是更多得在心理上 职业素养上去培养


咕噜木欧巴



我是一名工龄20多年的语文老师。看到这个问题。我才来思考我一年的工资收入大概是多少,看来,我们真的是属于低收入人群。 工作20多年,打卡工资加上目标奖和绩效一年也就6万多点,距离题主说的人均15万,还早得很呢!

1、老师真的是两袖清风。

我们曾经开玩笑说老师的工资,是撑不死你,也饿不死你,只够吊着你的命。 这个说法也许有点过激,但是事实上也相差不是很多了。

去拿我自己来说。 05年我母亲去世,我帮衬着送两个妹妹念完高中和大学。那个时候工资低,幸好两个孩子都比较懂事,花的钱不是很多;而后我们自己买房,孩子上高中、上大学,上高中那会儿还不觉得那时候孩子的学费低,一期也就1000多元。现在孩子正在上大学,就觉得经济有些紧张, 尽管是重点本科大学,但是学费却比许多大学都贵;再加上生活费以及家里的开销,夫妻俩的工资所剩无几。最主要的是家里还有老人,孩子也慢慢长大,还得给孩子买房。

尽管我从来没有补课,说实话还真的想去搞点第二职业补贴家用,但是却从来没有实现。如果在头条上挣零花钱也算第二职业的话,那么这就是我的第二个职业吧。

2、是不是工资低于15万就没有安心教书了呢?

拿我身边的同事来说,我们都是拿着低工资,做着远远超过收入的事情。 平常应该有的工作就不说,什么备课,准备课件,上课,批改作业,辅导考核,听课,一样都没落下,在教育督导组的常规检查中,我们学校常常是位居前茅。我和我的同事们还常常利用下课的时间,中午午休时间以及活动课没有安排时,到教室给孩子们辅导功课。 没有领导要求,都是老师们自发的。


大家为什么会这么做呢?没有利益,只有对孩子负责任的心,只有尽量提高教学质量的愿望,只有教师的职责使然。即使做头条,也是在每天的工作完成之余。

我想这部分老师,他们的努力与金钱虽然也有关系,但是并不是金钱才是让他们这样努力的唯一条件。

3、 是不是所有的人在工资收入有15万就会安心教书了?

我想这个答案是否定的。有的人不管工资多少,都没安心教书。如果是敢于冒着被开除的风险进行有偿补课的老师,他们应该是孤注一掷,不在意这份工作, 或者也有“保护伞”。

而真正在意这份工作的,绝对不会冒着风险去补课,当然也有极个别例外。

我儿子在初三毕业之后自己联系了一个老师进行补课,上衔接班的那种。 那位老师在学校上课也是一把好手,他班上学生常常会考出优异的成绩。而找他补课的学生更是来自四面八方,很多人是慕名而来,根本就忙不过来。 这样的老师我觉得是不能用安心教书与不安心教书来评价的。你说他没安心教书,但是他的学生却成绩优异,即使没有上补习班也同样成绩好;说他安心教书,但是他的确又在进行有偿补课,而且都是家长们自愿的,自发的,去晚了还没名额。 这就是“名师”的 魅力所在吧!

4、重视教育的确应该从重视老师开始。

现在我们的教师群体里边的确有个别老师缺乏师德,再加上媒体的大肆宣传,导致整个教师群体都被戴上了很多帽子。

但是我相信大部分老师都是良心老师,都是用心在进行教学的老师。而我们的教育有必须依赖教师,所以,要抓教育还是得抓教师的素质,从某种程度上提高教师待遇, 让老师们没有后顾之忧的进行教学,至少不要为老人和孩子发愁。因为老师也是血肉之躯,老师也需要养家糊口。

我是语文教育杨柳依依,关注语文教育,关注孩子健康成长!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教师人均年薪达到15万,老师们一定会安心工作的。

按照现有工资标准,大概教师人均年薪为5万元,能达到15万元的话,现有工资会提高到3倍,老师们一定会感受到教育工作带来的荣耀。教师,将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行业。

记得八十年代末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教师的工资和地位都不高。工资年薪也就一千多元,不如养一头母猪的收入。女老师选婿的对象是军人、转业军人、干部或工人或者司机,除了上学期间搞定的之外,大部分女教师在婚姻上呈流出状态。在巨大的女性赤字面前,男老师会选择提干、改行,娶裁缝、娶非农业户没工作的、娶农业户颜值高一点的。大致就这样。我们班分到县里的男同学,除了我,他们都改行从政了,其中一个是先调到化肥厂后从政的。



大概到了2000年左右,供销、粮食等行业的衰落,一些工矿企业景气度下降,教师的收入也开始逐步增长,教师的地位也提高了,教师改行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女老师选婿的对象逐渐描向了同行,并且随着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的出现,男老师变成了香饽饽,有了选老婆的主动权。

现在,和很多行业相比,教师的收入比较稳定,而且呈逐年增长的态势,教师所具有的知识和经验也是很容易变现的。当了老师的,很少有想着跳槽的,或者说几乎没有。用题主的话说,大家都在安心工作。



揣摩题主想法,可能想说老师们有偿补课,其实现在补课的人并不多。每到寒暑假,有很多家长想找个老师给孩子补补课,不是那么好找的,累了一个学期,老师们想休息休息了,给钱也不愿意挣了。如果月薪达到万五,那么日薪达到五六百,谁还会死气费力的去挣你的百二八十的补课费呢?

至于办班的,就更不可能了,为什么?怕丢饭碗!原来为什么不怕?因为丢了也没事,或许别的饭碗更金贵!

就这样,年薪15万,安心工作没问题!

请问题主,何时能兑现?


爱河北人


作为一个出身于教师家庭的人,我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

我的爷爷就是一位初中化学教师,只不过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基本没有太深刻的印象

我的外公是一个高中数学老师,退休工资现在是一个月6000

我的母亲,是一个小学数学老师,曾经还当过我的小学三年级班主任,现在也已经退休然后被学校返聘了,月工资4000

但是,我从上学伊始,就没有人给我辅导过功课,就算是我外公也没时间辅导我们兄弟姐妹们的功课,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基本都是上课听老师讲课,放学回家自学,有时候我觉得很过分,为什么我妈和我外公有时间辅导别人,但就是没时间辅导我们呢?

我相信很多家里有老师的人都会深有同感,明明是老师,但却辅导自己孩子的时间都没有,为什么??因为时间都拿去辅导别人家孩子了!!我想,最高尚的师德,也不过如此了吧?

至于题主问年薪15万能不能让老师们安心教书?我认为,教师团队中不可否认的是有害群之🐴,而这些人是多少钱也没办法纠正他们的思想的,但是,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是有师德的,他们把自己的时间都用来教育学生,甚至课下还要找那些差生,为他们补习,我想

如果真的能年薪15万,我们的教师团队才能真正的发展壮大,才能真正的做到教书育人,才能吸引到优秀的人才愿意加入教师的团队


美容皮肤小达人


:为什么是十五万呢?完全可以把诉求提高到一百五十万呀?人民教师么,高尚的很呢!教师的待遇大幅度提高,最起码就有钱去嫖娼,少了很多诱奸、强奸学生的好老师。

想得美!

知道对人民教师还有一个称呼吗?分面汤的。

每一个行业的待遇要基本符合社会的总体水平,是一个很科学的问题,每一个行业都很重要,都是不可缺的。

大部分人民教师爱岗敬业,传道授业解惑,兢兢业业底工作者。衡量一个人是否安心工作、是否有责任心、虽然和待遇有关,但绝对不是唯一的原因。

自古以来,教师是教书匠,是园丁,和技术人员一样的,不同的是他们是育人的工作。

请不要异想天开,当整个社会经济条件上升了,大家都待遇都会提高的。

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国家和平发展,有一天我们的待遇都会提高的。


凡程大哥


小徐老师认真的读了这道题两遍,确认好是15万,我这小心脏竟然甜蜜地“怦怦怦”了一阵,脑子飞快的计算着,每年15万的话,每个月的工资就是12500元。跟小徐老师现在的工资3500比起来,我竟然可以过得更精神文明一些,不必像现在这样只能将工资花在柴、米、油、盐上。

如果我一个月能挣到这些工资的话,小徐老师可以很随意地把自己喜欢的书买回来读,并把精彩的段子在上课的时候,读给我的学生听,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我只能靠网上搜一些免费的名家名作来读,很多书都是支离破碎的片段,并且一些畅销书,小徐老师也舍不得去买。

如果小徐老师月薪过万的话,我也可以去语文课本上出现的地方玩一玩,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桂林山水、漓江、长城,中学语文课本上提到的故宫、苏州园林、敦煌莫高窟等地我都可以去转一转,掌握第一手资料,让孩子们更直观清晰了领略一下外面的世界,而且还可以很有底气的对学生们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你们像老师一样学有所成,就可以去自己喜欢的地方去感受一下我国的大好河山。

如果小徐老师月薪过万的话,小徐老师相信会更多的听到家长指着我对孩子们说:“孩子,一定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将来才能像你老师一样有出息……”

如果小徐老师月薪过万的话,所有老师一定会像小徐老师一样如此心满意足,而如此高的工资一定也会让老师对教师职业倍感珍惜,每位老师都会卯足了劲好好教书,更重要的是每个老师有资金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相信我们终于可以自己掏腰包来买自己真正需要的教学资料了。

记得小徐老师当年在私立学校任教时,当时工资高,且不的拖家带口,我们几个年轻教师每到周末都会相约去书店买上几本书看,甚至自掏腰包给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垫钱买学习资料。然而进入公立学校后,工资仅够温饱,实在没有多余的钱来买书,买教学和学习资料了。

在这个世人,任何都不是圣人,金钱对工作态度的激励作用务庸质疑,老师也是人,也不例外。试想当文科老师低到舍不得买一本书,舍不得看一场电影,更没资格去旅游;当理科老师舍不得进一次科学博物馆;那么在漫长的工作期间身上还能留存多少高昂的文化气息和科研热情呢?

总之,让人安心工作、拼命工作、热爱工作的动力之一非工资莫属,他不仅是人们人生价值的具体体现 ,更是工作拥有持续热情和精益求精的动力源泉,老师能安心工作同样也需要金钱价值的体现。不然“操着卖白粉的心,挣着卖大白菜的钱”实在难以保证高度的教学热情。


指尖教育帝国


按官方公布的数据,教师人均收入是8.2万,到手可能人均不足6万,如果让教师人均每年工资达到15万,就相当于现在教师工资上涨到现在工资收入的2.5倍。如果真达到了这个数的话,对绝大多数教师来说肯定非常满意了,安心教书应该是必然的。

一、现在社会存在拜金主义,教师工资太低会被看不起。我们先不说教师自己怎么看工资的高低,是不是经常有家长看不起当教师的,觉得教师太穷酸。是不是存在教师团出去旅游,不受导游待见的情况,因为教师消费不高,导游提成太少。没有办法,在社会上存在以财富论英雄的社会现实下,老师怎么能够脱俗呢?老师难道不想住宽一点的住房,不想给子女好一点的教育,让父母能安心养老。

二、现在教师的收入真撑不起一个家。在中西部地区,教师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5万元,在物价高企,住房、小孩教育费用、老人养老医疗等都需要花钱的情况下,教师真的撑不起一个家。现在国家明令禁止在职教师补课,老师收入又不足以支撑一个家,因此可能会考虑其他兼职来贴补家用。比如利用周六、周日及晚上去开滴滴车,比如晚上去做其他兼职工作。我想,只要不是在工作时间去做其他工作,应该也不算违规吧。但事实上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这些兼职或多或少会影响上课时的工作状态的。河南省一女教师就因为收入太低而辞职,尽管她也有教育情怀,她也喜欢学生,但她还是要养家糊口呀。


三、如果教师工资能到手15万,相信这个收入已经远远超过全国职工人均收入。在这种情况下,我相信会有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那时完全可以提高教师入职的门槛,同时也完全可以实行末位淘汰制和一票否决制。对于那些师德不过关,教学不认真负责的教师进行淘汰,我想教师会珍惜自己的饭碗,认真搞好教学工作的。再说有了这样的收入水平,教师们应该会满足了,不会再想去搞什么兼职了,更不会拿自己的饭碗来以身试法了,毕竟这份收入让老师生活得比较体面了。

个人一点看法,你们觉得老师现在的地位高吗?老师收入达到年入15万元能杜绝老师补课吗?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良心老师


即便老师的人均工资每年在四、五万元,绝大多数老师都会安心教书的;那些不安心教书的,你就是给他15万年薪,也不会让他们安心教书!

春节放假回老家,一个表哥的孩子今年在某地县城上高三,大年初四就坐公共汽车去县城补课了,而办辅导班的,就是他班主任,每人700元,全班接近70人,去了绝大多数,地方是租借的一个幼儿园的场所,我听后很震惊,在城里,学校三令五申绝对不能进行有偿家教,没想到在县城还是如此猖獗,这和老师收入高低没有多大的关系。

而事实上,那些办辅导班的老师,往往都是学校里收入最高的群体,他们住着最贵的房子,开着名贵的车子,他们并没有什么经济困难,但是这能阻止他们办辅导班吗?办一个寒假,短短的十几天的时间,收入就比在学校辛苦干一年还要多,巨大的经济利润刺激,会让他们铤而走险,置学校利益而不顾,疯狂的办班,这绝对不是个例,而且越是小地方,似乎越疯狂。

也许不能断定这些办辅导班的老师就不能安心教书,但是对于多数来说,就是这么样的,比如他在外面办辅导班,每天收入上千元,他还会去当班主任吗?辛辛苦苦一个月顶不是办辅导班一个小时的收入?再比如说,给学生做工作,那些办辅导班的老师,就有了很多私心,他们会有意无意的引导学生到辅导班,他们也不愿意吸收自己的课余时间,来和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因为他的时间,已经开始按钱来计算了。

当教育和钱联系在一起时,教育就产生了铜臭味!

所以,仅仅靠提高教书待遇,并不能让老师远离有偿家教,要让老师安心教书,除了提升老师待遇,还要加大对有偿家教的治理,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增加教师违规的成本,那时候才能实现“高薪养廉”,你觉着对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