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绩是全班倒数第一的家长是怎样的心情?

乐乐335536


专职辅导一年级,经常和家长们打交道。

说说我印象中几个倒数第一孩子的家长吧。


“我真害怕自己的孩子脑子有问题”

小A是那种特别没有活力的孩子,做什么都很慢,上一年级后适应得很痛苦:

吃饭经常是一个小时以上,光午餐、晚餐就用掉一大部分时间。

睡觉也很困难,午睡很难睡着,晚上也很难入睡,然而早上总是起不来,白天总是很困。

学习没有主动性,没有大人催促,他可以对着作业本发呆一晚上。

他对数学尤其没感觉,1+2和2+1,还要想半天。

在第一学期中,有一次数学,考了年级历史低分:13分。试卷上是大片大片的空白。

他的妈妈想了很多办法,小A依然稳坐倒数第一。

当时她不止一次问过我:“谢老师,你觉得我家孩子,是不是有点不正常?”

我和其他老师安慰了很久,都无法缓解家长的焦虑。小A妈妈那段时间特别憔悴。

后来,她放弃了重点小学,把孩子转到一所私塾,没有数学科目。


“明明都会做,就是不想学。”

小B是最常见的那种低分孩子,就是看起来不笨,但考试分数吓死人那种。

小B个人记录是23分,语文科,倒不是说大片空白,而是写错了:拼音写反、声调标错、错别字……反正能写,但基本都是错那种类型。

小B是家里的小宝,上面有一个比他大18岁的姐姐,家里非常非常宠,小B也是班级里的捣蛋大王,是那种“大家不要学习一起high”,上课时经常搞得座位附近的孩子也学不好。

老师跟家长沟通过好几次,小B妈妈总是笑笑,不当一回事。

现在快上三年级了,考试经常是不写的,稳坐考试倒数第一的宝座,家里还在等小B开窍懂事那一天。



其实在学习上最焦虑的,不是那些倒数第几的家长,到了倒数这个程度,家长和孩子已经是破罐子破摔了。

在学习上最焦虑的,是中下等成绩的家长,比如90分平均分,然而自己孩子考了六七十那种,这种一不小心就可能倒数,才是最焦虑的。


我是小谢老师,专职辅导一年级,不定期分享幼小衔接、一年级教育方法,欢迎关注。

小谢老师说一年级


我家侄子就倒数,一年级,和他班一个同学轮流倒数第一,人家考90多,100的试卷,他考60多分,我讲过的题,会的不仔细,一年级上学期,他妈妈辅导,现在我辅导,幼儿园基础没有打好,没有养成好习惯,一年级又让他学渣妈妈祸害一学期,现在比较难补,学校进度快,识字量跟不上,理解能力不行,,不会自己动脑子想,说他笨吧,游戏打的那叫好,现在手机早就不让玩了,偶尔看看电视,周六周日抱的有兴趣班,昨天看他写作业,我气的都想哭,我弟弟讲不行送专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地方,我没让,老师看那么多学生写作业肯定不会上心,我还是自己来教吧,慢慢补,补不上算我尽力了,我家宝宝今年暑假也要读幼儿园了,准备重视下,该学的东西一定要提前学,资质好的孩子该有多少,不要高估了孩子的智商。


静怡依然317


大约四五年前,我的机构里有一个孩子在班上基本倒数第一。那是一个还蛮聪明的男孩子,长得白白净净,但是注意力非常不集中,即便有老师专门坐在他旁边一对一辅导,也是分分钟走神的那种。他妈妈算是一个女强人,独立经营一家房产中介公司,几乎每天都被老师叫到学校训。老师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逼那个孩子转学,但妈妈觉得这个学校是那附近最好的,不想转,所以一直僵持。直到有一次,那个妈妈送孩子到我们机构后崩溃大哭,说老师让他儿子站在讲台旁,让她站在教室门口,看着全班孩子一起喊:“***是坏孩子,我们不和他玩,***害我们得最后,我们不和他玩。”

那位妈妈说,她看到她儿子已经完全麻木地样子,既不哭也不生气,反而是笑嘻嘻好像被集体排挤的并不是他。她当时就觉得,恨不得抱着儿子直接从四楼跳下去算了。

最后那个孩子转学了,希望他和他妈妈一切都好吧。


独立人养成号


不要说全班,就是全校倒数第一,我也是醉了。

感觉就是当个学渣妈,没面子。

知道老师轻视孩子,也不好去质问,

知道老师打孩子或者纵容孩子出教室,到操场玩,都没去找老师。

实在是有苦衷。孩子也不是智商问题,就是不爱学习。教也教了,怎么都记不住。反反复复,人都快得心脏病。

最后,我实在受不了了。

他对自己喜欢的游戏,记忆力特别好。

加上,长期不在身边,想起也是内疚。


果冻9848


这我我最有发言权哦,估计读书有遗传 我小时候也是倒数,现在我儿子也是,现在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时候第一次考试40分,还很得意的跟我说他考了40分,比我预想的要好至少不是光板回来,以后考试一次比一次稍有进步,期末还拿了个进步奖状回来,现在考试基本7 8十分,小学一年级这个分数基本也是倒数了,我觉得现在的成绩无所谓,主要是培养好习惯,他写字很认真书面也很整洁,尤其喜欢读课外书,有注音的话可以通读全文,我觉得读书能读是福气真的读不下去 可以培养其他方面的特长,我不知道是不是我脸皮厚,他倒数我没觉得有多丢人,每个人的天资不一样,走的路也会不一样,小时候希望孩子健康快乐,长大了就希望他有责任感 有担当,能自食其力,别长歪就行。


心海180311


江湖满地一愚翁从教17年,每学期期中、期末考试班上都有一位全班倒数第一的同学和他(她)背后的家长。这么多年以来,我从未认真揣摩过全班倒数第一的家长的心情,我想这是我的失职。今天,凭借浅薄的心理学知识和教学经验,尝试揣摩一番。

如果这个家长有点自卑,那么看到孩子的成绩,一定是难以抬头见人,和人聊天一定是避开孩子成绩的话题。这个家长会反思自己的遗传和教育。“我当年虽然学习也不好,也不至于全班倒数第一啊!一定是我的家庭教育出来问题。天啊!我什么事也做不好,家庭教育自然也不好了。孩子,我对不起你,是我没有教育好你,爸爸(妈妈)真无能。”自卑的家长会把孩子倒数第一的事实归因于自己的家庭教育。或许他(她)的归因并没有错,但是自卑的心态也并不利于其家庭教育的改善。如果他(她)的归因错了,那么其自卑的心态更加不利于孩子学习的进步。

如果这个家长比较自信,那么看到孩子的成绩,自信心一定会受到一定程度地打击。但是,自信的心态会让家长将孩子的成绩问题归因于学校教育或环境。“我的基因不错,孩子他(她)爸(妈)的基因也不错啊!当年我们的学习成绩都还可以啊!孩子这么差,肯定是老师没教好。这个班的老师肯定没耐心,轻易放弃我孩子了,孩子得不到老师的信任,破罐子破摔,才会如此的。要么就是跟孩子一起玩的同学都成绩差,我的孩子被带坏了。”或许他(她)的归因并没有错,但是过于自信的心态会让家长和老师沟通的时候带着“兴师问罪”的架势,无疑这样的态度必然不利于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从而不利于其孩子的教育。凭个人的教学经验,比较自信的家长其归因出错的概率相对较高。如果家长的归因真地错了,还要对老师“兴师问罪”的话,就更不利于其孩子的教育了。

如果这个家长情商较高,能以冷静的态度看待孩子倒数第一的事实,他(她)就会从遗传、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环境三方面去归因。这样的家长往往能够得出正确的归因。那么,他(她)孩子倒数第一的事实如果不是遗传造成的话,孩子的教育就会向良性方向循环,倒数第一或许很快就会成为过去。

作为教师,首先要反思对该学生的教育。学生倒数第一,当然只要有考试,永远都有倒数第一,老师一点责任都没有,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教师能抱着这样的心态跟各种孩子倒数第一的家长沟通,再试图揣摩对方是自卑型,还是自信型,还是冷静型,根据对方的心理,一起共同研究角度对策。我想,这个孩子的教育一定能有或多或少的进步。

作为教师,一定要设身处地想象对方的心理,甚至和对方感同身受。如此这般,我们对学生的爱和教育艺术一定能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如春风化雨一般地滋润孩子的心田,给孩子带来阳光和自信。同时,我们一定要让家长明白,倒数第一是暂时的,笑到最后才是笑的最好的。漫长的学习生涯也不能过于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有一颗面向未来的心,眼前的困难就会显得微不足道。

一言蔽之,倒数第一的家长一定会伤感,一定会归因。无论他们归因正确与否,我们教师都有责任抚慰他们的心情,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归因,让倒数第一的学生和家长抬起头来,阳光起来,相信未来,整装待发。


江湖满地一愚翁


这我有发言权,我儿子小学中上成绩,初中上等成绩,考上省一流重点高中,进班成绩二十几名至高三成学渣班里倒数第一,作为家长那酸楚的心情可想而知,儿子的妈不敢开家长会都是我去一开完会就一夜睡不着,高考三本,复读一年,一本录取,庆幸,现在回头看也没啥,关键是小孩是否努力,基础怎样,我小孩最大的问题是上高中学习方法不对,自律较差,(住校),还用初中的学习方法成绩下降一使劲又上升了那知这招上高中不好使了形成了恶性循环,我们家长怕麻烦没有租房陪读也是一个失误,总体来讲小孩肯努力,基础不错就有希望


顺就好126


我闺女初三,不至于倒数第一反正也是倒数,喜欢学文科不喜理科,开始纠结过一阵子也是逼着各种补课,补完还那样反而母女感情直线下降,甚至因为学习跟孩子爸也是各种意见不统一而争吵,她爸比我开明。现在想通了,没啥可纠结的也,咋都是自己的孩子都得好好养大不是,此路不通可以试试曲线救国,毕竟她也有自己喜欢的兴趣爱好。喜欢画画,动漫,自学日语,我和孩爸综合考虑,准备送去日本留学了,不管怎样也要给孩子试试哪条路走的通不是,不留遗憾,不行再想别的招儿呗,给她讲明厉害关系,要不要努力全凭她自己了,努力的结果怎样不努力的结果怎样全部分析到位,其余的一步步走吧,咋也不至于饿死就是,现在我们家天天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哈哈😄


丫丫5880405306550


我儿子今年一年级,上学期的时候被叫家长,

因为数学考试做不完卷子,就做一面,背面一道题也不写,说是时间不够,其实就是不理解题,识字量少,理解能力差,一道题能做10分钟,语文拼音不会,急啊,没办法上课的时间有限,老师也不可能只关注某一个孩子,只能家长辅导,天天中午回家吃完饭学拼音,放学先听写一遍拼音,晚上学数学,辅导孩子也是有技巧的,不能着急,有时候也憋不住打两下,体罚还是有效的,奖罚分明,现在基本不会下来90分,有极个别错的也是丢三落四,现在我总结的经验就是回家让孩子讲一遍今天学的内容,温习一遍,找出孩子不扎实的地方,举一反三,再预习一下明天要学的内容,但是不能讲透,不然明天孩子就没有兴趣听老师讲课了,奉劝各位幼儿园小朋友的妈妈,可以不报辅导班但是一定让孩子多读书多识字,其实他把题理解了90分以上很容易。


雪人7140


孩子成绩班级倒数第一,家长心情当然是沮丧、失望、焦急、无奈,但是野百合也有春天,丑小鸭也能变成白天鹅。

什么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家长要一扫胸中阴霾,变消极变动为积极主动,成为孩子成中的支持者、鼓励者,让孩子从挫败的泥淖中走出,而不是冷嘲热讽破罐子破摔,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

我是孩子的家长,中学语文老师,高中班主任,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我的同事孩子,班级里孩子,都曾经有过班级倒数第一而最后逆袭考上重点大学的例子。

所以家长也无须太难过,太伤悲。只要孩子有善良的品德,积极用功的心态,不愁不能改变暂时落后的状况。

孩子成绩倒数,家长更要对孩子包容、鼓励。

孩子成绩倒数,自我就深感“形秽”,家长就不要再落井下石,冷嘲热讽了。家长要做的就是协助老师,帮助孩子分析学习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症结,然后给予积极鼓励。

我的同事孩子考了倒数第一,孩子很内疚,也很自责,说自己的分数让父亲丢脸了。他是这样与孩子交流的:

“爸爸并没有因为你考第一,脸上觉得多么光彩,也没有因为你考倒数第一,脸上多么无光。每一个人都只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像我每次考第一,我也从来不会归功于你,考倒数第一,我也不会归咎于你一样。”

父亲的开明换来的是孩子的懂事。从小事上就要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唤起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孩子蜕变的重要动力。您不妨试一试。

孩子倒数第一,变化的是“绝对距离”还是“相对距离”。

即使再卓越的学校,都有倒数第一,即使再差的班级也有正数第一。正数、倒数第一并不是判断孩子成绩优劣的唯一标准,它只是一个相对考量的依据。

<strong>就像一辆汽车,先上来的乘客坐在前面,坐在好位置上,后上来的乘客坐在后面,坐在颠簸的差位置上;只要汽车向前开,前后相对距离没有缩短,但是离起点的绝对位置都在改变。

班级就如同一辆开往目的地的汽车,基础好的,方法科学的,就相当于早上来的乘客,坐在前排;基础薄弱的,方法不当的,就像后上车的乘客,坐在后排。但他们都在前进,都会到达目的地的。

所以说,家里孩子即使成绩是班级倒数第一,也无须感觉天昏地暗。风雨之后有彩虹,雾霾后面有太阳,相信孩子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您说,我说的在理吗?请关注、点赞、留言。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