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朱元璋造了半個南京城的沈萬三是怎樣發財的? 值得後人借鑑

沈萬三不僅具有超強的經濟頭腦和超前的經營眼光,而且還具有超凡的經營理念。即一要勤勞,大事要親力親為,力不到不為財;二要誠信,做生意非一次而富;三要智慧,大智大勇,獨具慧眼;四要把握機遇,牢牢抓住買賣的時機和自身的運氣。

為朱元璋造了半個南京城的沈萬三是怎樣發財的? 值得後人借鑑

沈萬三是元末明初首屈一指的鉅商大賈,他富甲天下的財產讓後人一直都津津樂道。沈萬三原名沈富,字仲榮。據明代學者董谷《碧裡雜存》等史料解釋,明朝初年沿襲元朝的政治制度,將百姓分為奇、畸、郎、官、秀五等,秀為最上等,“秀”中又按照財產再分等次。“富者,謂之萬戶”,沈富恰好行三,又排在“秀”的第三等,所以大家把富可敵國的沈富稱為“萬戶三秀”,簡稱沈萬三。

據1979 年的修訂本《辭源》記載:“沈萬三,明吳興人,鉅富,稱江南第一家。朱元璋建都南京,召見,令歲獻白金千錠,黃金百斤。甲馬錢穀,多取資其家。”那麼,沈萬三的鉅額財富究竟是怎麼獲得的?他在發家致富的過程中又有哪些成功的經營之道呢?

為朱元璋造了半個南京城的沈萬三是怎樣發財的? 值得後人借鑑

躬耕起家完成資本積累

根據有關史料記載,沈萬三的祖籍在浙江湖州,即吳興。祖上遷居江蘇長洲,即今日蘇州的東蔡村,到他父親沈祐時又遷至湖州南潯鎮。元朝至正二年,即公元1342 年,南潯鎮一帶洪水氾濫,貧民紛紛逃往他鄉,沈祐也在此時帶領家人遷往了蘇州周莊。他見這個地方人煙稀少,荒地較多,而此時朝廷農業政策比較寬鬆,獎勵開荒種地,便舉家留下來墾荒耕種。經過了一家人十多年的墾殖開荒,終於將大片拋荒的土地開發成了肥沃的良田,沈家也成為富甲一方的地主。

為朱元璋造了半個南京城的沈萬三是怎樣發財的? 值得後人借鑑

沈佑死後,膝下的四個兒子分了家,其他的兒子陸續遷到外地去了,只有老三沈富還留在周莊銀子浜,經營管理自己名下的田地。《留青日札》中說:“初居東蔡村時,人以圩菜之地歸之,沈佑躬率子弟服勞,糞治有方,瀦洩有法,由是致富不貲。”這說的就是沈萬三隨父親從湖州遷居蘇州後,通過躬耕田地而發家致富的故事。

明代學者孔邇在《雲焦館記談》一書中也曾記載說:”沈氏有田數十頃。”還記載沈萬三在經營管理田地時十分注重改良土壤,興修水利:“萬三有田近湖者,沿湖築成石岸以障田。”另一位明代學者黃省曾在《吳風錄》中評價沈萬三說:“自沈萬三秀好廣闢田宅,富累金玉,沿至於今,竟以求富為務。”不難看出,沈萬三正是依靠發展農業生產,依靠“躬耕起家”,以至於後來成為了“資鉅萬萬,田產遍於天下”的明朝首富的。

為朱元璋造了半個南京城的沈萬三是怎樣發財的? 值得後人借鑑

遠近聞名的周莊八景之一“東莊積雪”,說的就是當年沈氏莊園的景色。清代學者陶煦在自己編撰的《周莊鎮志》中感慨地寫下了這樣的詩句:“散盡粟千倉,積成雪萬頃。荒蕪舊東倉,仍幻繁華景。”當年東莊擁有許多巨大的糧倉,每年都儲藏著無以計數的糧食。在大批儲糧的同時,沈萬三還廣置田宅萬頃,以至於有了“蘇州府屬田畝三分之二發於沈氏”的記載。沈萬三儲糧藏銀和廣置田宅,正是為了實現自己發家致富的夢想而進行的資本積累。

開拓市場謀取第一桶金

沈萬三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地主後,他一方面管理自己名下的莊田,另一方面則開始在鎮上經營生意。

沈萬三可謂是一個經營的奇才,他從土地墾殖開始,苦心經營,精心行商,充分顯示出了出色的經營管理才能。元朝的統治者比較注重商業,並出臺了許多有利於商業發展的措施,民間的經商環境日益寬鬆。有了一定資本積累又善於捕捉商機的沈萬三果斷抓住時機,先在周邊的蘇州、嘉興和湖州各地開辦糧店、酒樓、當鋪、銀樓、錢莊等商號,經營各種生意,取得了十分豐厚的利潤。

為朱元璋造了半個南京城的沈萬三是怎樣發財的? 值得後人借鑑

他所在的周莊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不僅陸路交通方便,水路交通更是四通八達。於是,沈萬三又開始從事水路長途貨物販運。其在周邊一帶開設商鋪門面經營生意的基礎上,不斷開拓市場,逐漸擴大到了長江沿岸的徽州、池州、太平府、常州等地。除了販賣江南的絲綢、陶瓷等貨物外,他還大量出售田莊生產的糧食,以獲取豐厚的利潤。在此基礎上,沈萬三又北上開拓市場,將儲存的稻米賣到包括元大都在內的北方各地,更加速了財富的積聚。

頗有經濟眼光的沈萬三知道僅靠土地耕種的農業生產是很難發家致富的,因此,他不甘心這種土財主的生活,於是開始轉換成了另外一種經商之道。當時,北方急需大批糧食,而糧食都要從南方購買,而沈萬三就是抓住了這種難得的商機,讓自己的糧食生意從南方做到北方,繼而做到全國各地,從而建立了沈氏家族的龐大糧食銷售網,一舉成為遠近聞名的“售糧大戶”。

為朱元璋造了半個南京城的沈萬三是怎樣發財的? 值得後人借鑑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四起,江蘇泰州一直靠販賣私鹽過日子的張士誠三兄弟不堪官府欺詐,起兵反元,成為了據守江浙一帶最強盛的農民起義軍。當時作為富甲一方的土財主沈萬三為此是出了不少力的,他帶領江南的富商大量捐錢捐物,資助張士誠起義,從而使張士誠的起義軍越來越壯大。後來,張士誠與朱元璋發生了矛盾,朱元璋派大將徐達率領紅巾軍攻打張士誠的起義軍。張士誠兵敗後便投降了元朝,元順帝在派人賜給張士誠龍衣和御酒的同時,還向他索要大批糧食。當時,張士誠已經攻佔了蘇州,為了感謝沈氏家族對自己的大力支持,便把向元朝送糧的運輸任務交給了沈氏家族。沈萬三因此發了不少橫財,使自己富上加富,迅速成為“資鉅萬萬,田產遍於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

在各路農民起義軍紛紛舉起抗元大旗的時候,沈萬三幫助張士誠為元朝北上輸糧在一些人眼中是不義之舉,也正因為如此,才埋下了後來做了明朝開國皇帝的朱元璋對沈萬三秋後算賬的伏筆。

為朱元璋造了半個南京城的沈萬三是怎樣發財的? 值得後人借鑑

發展外貿獲取海上紅利

元朝末年,朝廷多次布詔減稅,大力鼓勵民間海外貿易。據元代學者虞集在《道園學古錄》中所說:船戶中以富豪船戶獲利最多,他們常夾帶商品船和小快船,“交通海外諸番,博易以致鉅富”。這是招財賺錢的大好時機,無疑引起了具有商貿經驗的沈萬三的極大興趣,於是,沈萬三便將目光投到了做海外貿易上。從此,海上絲綢之路成為沈萬三發展海外貿易、謀取鉅額紅利的最佳通道。

據《周莊鎮志》記載,經過原始積累,沈萬三一方面繼續發展農業生產,廣置田產宅地,另一方面又把水路四通八達的周莊作為商品貿易與流通的基地,利用白硯江,即東江西接京杭大運河出海方便的有利條件,通過海外貿易賺取了鉅額財富。當時,沈萬三的商船從周莊的水路出入劉家港十分便利。劉家港位於太倉瀏河鎮,起於南宋而興於元代,是當時的江南漕運與海運的集結地。《吳江縣誌》也記載了沈萬三海外貿易的經歷:“沈萬三有宅在吳江二十九都周莊,富甲天下,相傳由通番而得”。著名歷史學家吳晗也曾說過:“蘇州沈萬三一家之所以發財,是由於做海外貿易。”

為朱元璋造了半個南京城的沈萬三是怎樣發財的? 值得後人借鑑

在中國古代,江浙一帶的絲綢、茶葉、陶器、工藝品等特產尤其受到海外歡迎,沈萬三就將這些商品從海上運往亞非各國,而回船則進口大量的珠寶、象牙、犀角、香料和藥材,一去一回從中賺取了鉅額差價。加上沈萬三既善於利用別人的錢財擴大自己的經營資本,又精通商業經營之道,因此後來居上,一躍成為當時天下最富有的鉅商大賈,創造了令世人難以想象的奇蹟。明代學者孔邇在《雲蕉館紀談》中說沈萬三“乃變為海賈,遍走徽(州)、池(州)、寧(國)、太(倉)、常(州)、鎮(江)豪富間,轉輾貿易,致金數百萬,因以顯富”。

沈萬三一手抓海外商品貿易,一手抓國內商業經營,還把國內國外的商業貿易融合在一起,雙管齊下。他在京杭大運河沿岸開設了許多“沈萬三商號”,一方面經營這些商號,一方面還將周邊的商品集聚起來,運到海外以獲取鉅額利潤。就這樣,沈萬三成為了擁有海外貿易、商業經營、房地產、田產地租、錢莊等行業的明朝首富。

為朱元璋造了半個南京城的沈萬三是怎樣發財的? 值得後人借鑑

沈萬三不僅具有超強的經濟頭腦和超前的經營眼光,而且還具有超凡的經營理念,即一要勤勞,大事要親力親為,力不到不為財;二要誠信,做生意非一次而富;三要智慧,大智大勇,獨具慧眼;四要把握機遇,牢牢抓住買賣的時機和自身的運氣。憑藉著這些經營理念,運用天時地利人和等各種有利因素,沈萬三在經商的生涯中獲取了無人能及的鉅額財富,然而,正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就是這些鉅額財富使這位在商界叱吒風雲的江南第一富豪險些遭到殺身之禍。

明朝開國後,為了穩固新政權,朱元璋便對鉅商富豪們採取各種限制措施,強令他們捐款修築南京城。沈萬三幫助朱元璋修築南京城牆的故事,便發生在這一時期。沈萬三在經商方面雖然有著敏銳的觀察力與準確的判斷力,但是卻沒有清醒的政治頭腦。他的弟弟早就寫下過“錦衣玉食非為福、檀板金樽也可休。何事百年長久計,瓦罐載酒木綿花”的詩句,勸他急流勇退、低調做人,然而沈萬三卻並沒有放在心上。以至於後來他高調炫富而惹來了一場始料不及的災禍,不僅自己被髮配雲南,而且也危及到了沈氏家族。

據《明史》記載,沈萬三幫朱元璋修築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又請求出資犒勞軍隊,這讓朱元璋十分惱火,退朝回宮依然餘怒未息。他對馬皇后說,沈萬三這個傢伙昏了頭了,一個小老百姓竟想犒賞天子的軍隊,這不是搗亂嗎?非殺不可!馬皇后勸道:陛下,我聽說依法該殺的是不法之徒,而不是不祥之民。沈萬三富過頭了,這是他的不祥,上天自會降禍於他,陛下又何必再殺他呢?朱元璋想想也有道理,於是便赦免了沈萬三的死罪,把他流放到雲南去了。

為朱元璋造了半個南京城的沈萬三是怎樣發財的? 值得後人借鑑

在沈萬三流放雲南的同時,沈氏家族也屢遭朱明王朝的沉重打擊,最終便徹底衰落了。沈萬三及其家族的迅速崛起和快速衰落令人慨嘆萬千。沈萬三憑藉著經營的才華、誠信的操守、敏銳的洞察力、過人的膽略和審時度勢的經營策略,把握機遇,白手起家,創造出了令人驚歎的鉅額財富。對於沈萬三與朱明王朝的是是非非暫且不論,沈萬三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他經商的成功之道還是值得後人學習並借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