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圖窮匕見?硬骨頭上汽一汽啃不動 小老弟江淮半推半就

汽車股比放開引發中外車企博弈,在遭遇上汽強硬回懟,增持一汽大眾有心無力後,大眾汽車將目光瞄準了實力最弱的合作伙伴江淮,這一次,大眾汽車的如意算盤能打得響嗎?

去年4月,發改委宣佈汽車業放開時間表: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的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

大眾汽車圖窮匕見?硬骨頭上汽一汽啃不動 小老弟江淮半推半就

​今年3月,大眾汽車集團CEO迪斯在接受中國媒體專訪時確認,正在與中國合資夥伴就合資股比調整進行談判。他表示:“我們正在評估這方面的可能性,我們將最快在2019年下半年、最晚2020年上半年宣佈在中國的發展之路以及股比調整的情況。”

迪斯這一表態迅速引發中方合作伙伴上汽集團反彈。3月18日,上汽集團發佈聲明稱,上汽集團未與大眾汽車集團就“調整股比”一事進行過磋商,大眾汽車集團也未正式向上汽集團提出過討論股比的計劃。上汽集團在聲明中強調,外方股東是否會提出“調整股比”,要看每家合資企業的具體情況,要視中方股東在合資企業的話語權和貢獻度而定。

一汽-大眾股比短期內也難以變更。早在2014年,大眾汽車就曾謀求調整一汽-大眾股比。按照當時雙方協商的方案,一汽-大眾中外方股比將從60:40調整為51:49,外方增持的9%股份將由大眾汽車子公司奧迪持有。機構測算,奧迪需要為此支付約5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78億元。而隨著2015年大眾汽車“柴油門”爆發,股份增持一事被擱置至今。更糟糕的是,2018年奧迪淨利潤大幅下滑24%,是否有能力重啟股份增持面臨變數。

大眾汽車在華共有三家合資公司,分別是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和江淮大眾。三家合作伙伴中,上汽集團態度強硬,增持一汽-大眾面臨自身資金困境。因此,業界猜測,迪斯表態或許是在針對江淮大眾。

大眾汽車圖窮匕見?硬骨頭上汽一汽啃不動 小老弟江淮半推半就

4月11日,江淮汽車發佈公告亦表態含糊,僅稱公司與大眾汽車已經在2017年成立了江淮大眾,在此基礎上,雙方一直就進一步深化合作進行探討,截至目前,尚未形成任何正式的方案。

中國市場早已是大眾汽車全球最大糧倉,2018年,中國市場銷售額佔大眾汽車全球的50%,相當於整個歐洲市場的1.5倍。中國市場對大眾汽車至關重要,但今年以來表現卻不容樂視。乘聯會發布的3月汽車銷售數據顯示,一汽大眾和上海大眾的銷量掉頭向下,上海大眾更是大幅下滑14%。日系的豐田本田表現亮眼,奔馳寶馬更是增速強勁。

大眾汽車圖窮匕見?硬骨頭上汽一汽啃不動 小老弟江淮半推半就

股比放開攪動中國汽車業原本穩定的利益格局,通常情況下,外方不敢輕易與中方開打股比爭奪戰。此次迪斯選擇不通知合作伙伴,而是通過媒體直接傳話。顯然,業績下滑壓力之下,大眾汽車不願再等,也不能再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