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是繁简汉字的分水岭吗?

古精奇怪灵


我是0新说0,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在之前其实遇到过相似问题,作为一名标准的80后,就我个人而言,由一堆繁体字组成的文章放在我面前,我是能够读的明白的。

因为汉字简化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繁体字其实并没有完全摒弃,比如我爷爷,因为是语文老师,他对简体和繁体都很熟悉,在教我写毛笔字的时候,有些字,比如万,他就习惯性写成萬,而逢年过节,门口贴的春联上,大多采用的也是繁体字。

个人从很小时候就喜欢看书,所以像是三国那种半白话,即使是繁体字我也能看的津津有味,我还记得小时候爷爷还有一部竖版繁体字版本的红楼梦,我没人教,自己一个人也能基本上看的明明白白。

但这也仅仅是限于看,书写上就差了很多。实际上八零后这一代,正是国家日新月异的阶段,小时候到长大这三十年,变化太大,如今智能手机普及,不要说繁体字,就算是简体字,很多人也是提笔忘字。

所以个人认为简体或者繁体,其实并不存在着一个十分明确的分界线,而是因人而异。而在新兴科技的冲击下,无论繁简,我们对于中文的书写,其实已经很薄弱。

因此题外话,个人建议,还是要在学生阶段尽量少用智能设备,否则我怕以后的孩子除了自己的名字,很多字都必须有手机参照才能写的出来。


0新说0


简化字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实施应用了,我六三年生人,我小时候看到我父亲五十年代的语文课本,保留了部分简单的繁体字,我上学的时候是七零年,课本上没有一个繁体字,而且我们完全不认识繁体字。但是,由于我曾祖父是民国时期的私塾老师,我家一个木箱里装着很多竖版繁体的书籍,其中有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等,全是刻板印刷的正楷大字,每一个字的旁边还有很多句号,有些地方还有红笔写的小字。

据我父亲说,本来我曾祖父有上百本老书,在“破四旧时”被烧了,剩下这些要是被人发现,也会被没收。后来,曾祖父去世了,家里成分又不好,爷爷奶奶经常被喊去开会,他们很担心被人发现我家还有“四旧”书籍。告诉我父亲一定要把这些书籍藏好,可是,我父亲不但没藏好,反而全把它毁了。今天想起来,真是太可惜了。

老家滇东北冬天很冷,冬腊月间零下好几度,我家住的房子有两百多年了,木板四处都是指头宽的缝隙,冬天北风从缝隙里灌入屋内,屋里的水缸都结冰了。于是,我爸就用稻草和曾祖父留下的这些老书卷成条塞住缝隙。实际上,那时候我爸自己记公分,已经不用繁体字了。我叔叔有一本玄秘塔碑柳体字帖,他们让我天天练,但他们也没怎么给我讲解,练得半途而废,没练成。

不过,一般的繁体字我是认识的,因为新华字典中在简化字后面括号里就有繁体字,而且如果见着不认识的繁体字,可以直接用字典查,查出来就和简体字在一起。因此,我在上初中之前,就看了民国时期出版的竖版《西游记》,除了个别字不认识要翻字典,大部分的字都能认识,但是,让我写繁体字却不会写。我觉得,能认识繁体字的原因在于汉字始终是象形文字,简体字虽然笔画减少了,但很多简化字在形体上却没有完全脱离原有的形象。

如果要问繁简汉字分水岭是哪代人,我认为是五零后,因为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56年公布《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辑出版了《简化字总表》。


若愚趣谈


我没仔细研究过这段历史,但现实是,我们对于外语的专注与精力,似乎远远比母语多得多!不光讲语法,更究听力与发音,甚至以自己一口地道伦敦口音沾沾自喜。

写到这里,不是说排斥外语,而是觉得要适可而止。学习,不是为了炫耀,更不是为了找优越感。作为内地农村长大的孩子,我更能体会英语给我带来的心灵上的自卑,因为从小没有那么优越的英语学习环境,而只有去默默背诵单词死记语法,所以从内心讲,我对于英语是没有好感的,感觉自己被逼无奈。

回到我们的汉字上来。谈谈我的粗浅理解。古代汉语,单字意丰,简明扼要,讲究炼字,这在古代诗词歌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反觀白话文,通俗易懂,略显冗余,多以词语表意,这很可能受到西方语言风格的影响。正如格律诗对自由诗。自由是有了,韵味也就谈了。如同饮水,泡茶要品,开水要喝,其间意味,高下立判,不必多言。

信口开河,不当之处,多多指正。


一蓑烟雨任平生5236


《80后是繁简汉字的分水岭吗?》

由繁体字到简化字有什么分水岭?小编提出这个问题的本身,就有点莫名其妙。

中国文字改革,由繁体字到简化字,是循序渐进的,弃繁就简也是逐渐形成,逐步习惯的。我是40的,在中、小学读书时,还沒有简化字。后来文字改革有简化字,我对简化字也完全习惯了。人们对繁体字到简化字的进化,有什么分水岭?更何从谈起80后是繁筒汉字的分水岭?

我虽然认得几个繁体字,也能写几个繁体字,但只把繁体字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并不把它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

历史在前进,文化在变革,时代在发展。由繁体字到简化字,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之举。若再恢复繁体字,就是逆社会潮流而动而成为反动。

最近,对恢复繁体字的讨论,评论太多了,占用了《今日头条》的新闻资源。我也凑个热闹说几句。不论有人想从正面,反面,侧面来旁敲侧击的美化繁体字,而贬低简化字。都是永远不可能使繁体字得到恢复的。文字只会越来越简化,简到拼音文字,才符合世界文字的发展潮流。才有利于世界文化交流和人类的进步。所以,奉劝小编们,不要老拿“繁体字"、“简化字"来说事了。多学些知识,研究些实际问题,少谈些无稽之谈的空事。


言午求真


说这个问题,繁简区应该在六四年新汉字简易字出来和取缔繁体字同时进行。那时候还有解放前过来的人,你能叫他马上改过来吗?不现实,是不是?只能说废弃,不用了。人民日报,文汇报,同时推出新版了,就照此下去铅字排版设计,就变成新汉字简易法排版设计模式开启新纪元。从这以后开始各地的报纸都陆续推出,出刊。现在兴起的繁体字是香港🇭🇰回归大陆。放演“霍元甲”开始出现歌词和台词,电影增多,演员字幕中出现的工作者名字里带给大家的视觉效果。加上美工设计理念,给人印象深刻。以后开始陆陆续续在用字上慢慢出现,现在我说句实话,繁体字的笔画我基本都能说出来。从实践中发现繁体字对中国汉字,在世界影响力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用户8976036394741


这个真不知道。

作为一个学习文学的,我可能自我感觉还良好,对于繁体字认识的很挺多。

还有就是喜欢港台文化、港台影视剧、港台音乐等,所以还挺喜欢繁体字的,感觉比简体字更有美感。

繁体字在海外还是主体,很多华人华侨还在使用,我们国家推广使用简体字可能要更早吧,别说80后,恐怕70、60后有的已经还是使用简体字了吧。

作为一个90后,对很多繁体字就是只能认识,不会写。


语见文化


70年代末,我从故居祖父书柜里翻出来一大叠的民国中学课本,竟然如发现了宝藏,喜滋滋的看了一个星期,那优美的字体跟学校学的大不一样,有手抄医药秘笈本,有关人文世界政局看法,有些字词一看就能凭上文下意猜测到读音与意思。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本纸质硬朗滑溜的世界地理的字体编排,还有那手绘美洲风土人情、飞禽走兽图案的精美。现在想来,图文比现在的出版的图书超越甚多,主要还是那古朴涵义丰富的繁体字沾了丝丝的古典美,那意境正如一个不算丑陋的女子穿上了汉服坐在古琴前,背后还多了一幅繁体楷草题词的水墨画。

80后,处于物质丰富的最好时期,因为国内的紧握文化的关系,错过了远离繁简并存的社会环境。这一时期的新生代对繁体自然产生了疏离感,数字慵懒的他们,对古朴的感觉只凭印象,从不用心,所以对繁体基本没用共鸣感。


粤风温润


错,是五零后。因为我是五零后,两次推广简化字我都赶上了。刚上小学时正赶上推广第一次简化字,清楚地记得当时的语文课本既有繁体字也有简化字,例如“脏”字就学的是“髒”。

在七十年代末,又赶上第二次推广简化字,当然这次简化字极不成功,其中原因之一是受到世俗及文革的影响。比如“街”字简化成了“亍”,就是因为民众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水平不高,民间流行许多自造字。

惊奇不惊奇?意外不意外?不是八零后。


TangHS679


简体汉字从五十年代到改革开放,中国一直在使用简体汉字。八十年代我不知道他分什么水岭。你想多了,我们从小,学的就是简体字,简体字几乎是和共和国一起诞生的。

而且,中国也从来就没有废弃过繁体汉字,直到现在,繁体字都是正经八百的规范汉字。繁体字会一直存在下去,谈不上恢不恢复。简体汉字是我们推广规范使用的汉字,想着废弃简体字完全回到繁体字,那是开历史倒车,想想也就算了,如果真把它当回事,那就是……你懂的!


行云流水


我是90后 对繁体字认识七八吧 繁体应当保留 只不过二十五笔画以上的需要适当简化 练字半个月了 昨天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