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梁拥有“天下第一”的大将王彦章,为何还是打不过后唐?

聿枫


大家好,我是历史中简堂烽烟,专注深耕于五代史。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王彦章,字贤明,五代后梁人,著名的勇猛虎将,也因此被人称作“王铁枪”。他虽然打仗骁勇强悍英勇无畏但是我并不认为王将军就是什么天下第一。至于后梁拥有这么一个天赐良将还惨遭灭国,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梁末帝的识人不明。

为何这么说呢?虽然在梁晋战争中王彦章一直冲锋在前,甚至不惜以自己家人的生命为代价拒绝晋国招降,拼尽全力去为自己效忠的政权争取胜利,但依然受到了不小的阻力掣肘甚至是猜忌,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来自梁末帝识人不明,导致奸臣当道于内,骄将横行于外。△王彦章

对此《新史·王彦章传》是这么记载的:梁末帝昏乱,小人赵儼,张汉杰等用事…彦章虽为招讨使,而谋不见用。

也就是说在晋人夺取郓州(今山东东平),距离梁都汴州仅剩一步之遥的紧急情况下,王彦章还是于一个有名无实得不到信任和重用的,有力无处使的空头司令。

最后梁末帝在开国元勋李敬翔的以死相逼下才不得已启用王彦章,以段凝为副。△李敬翔

二、梁末帝的用人不明。

起用王彦章的时间本来就很紧迫,但是梁末帝还是在这关键时刻又犯下了一个极其致命的错误。什么呢?重用段凝。王彦章尽力了,但是上天给他的时间太短,空间太小,人员太少。正是基于以上几种原因,他为尽快挽回颓势急于求战。

但是晋国这边的郭崇韬早已看穿了王彦章的心思和弱点,筑垒于博州,采用围点打援,以逸待劳的方式令分不出兵来的王彦章在炎炎夏日里来回奔波疲于奔命最终兵困马乏数次大败。△赵儼

那么梁国的军队此时此刻在哪呢?答案是,大部分都掌握在副使段凝的手中。

对此《新史·敬翔传》是这么记载的:是时,梁精兵悉在凝军。

这就奇了怪了,军队的主力不在主将手中反倒落于副将之手说明了什么?还是说明了梁末帝对忠心耿耿的王彦章心存猜疑,所以在王彦章此前取得胜利后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功劳被段凝联合赵儼等人抢去后还丢了主将的位置。

可结果呢,他真正信任的段凝才是心怀鬼胎之人:王彦章兵败段凝不救是其一,皇帝征召不至是其二。咱们接着看:

《敬翔传》:王彦章败于中都,末帝惧,召段凝于河上……段凝有异志,顾望不来。

梁军丢了郓州,相当于国都汴州的门户大开。后方无备,唐军长驱直入,末帝被迫自杀以殉国。

所以说,后梁的灭亡跟王彦章牛不牛逼,有多牛逼没有太大太直接的关系。毕竟说到底,王彦章也是给人打工的,他有执行的责任却没有决定的权利。

良驹怕无伯乐,金子怕被埋没,人才更怕的则是怕不被信任,而王彦章的困境恰恰在此。


历史中简堂烽烟


后梁拥有“天下第一”的大将“王彦章”为何还是打不过后唐?

说后梁“王彦章”是天下第一的大将,有点过了,后唐的战将如云,如“李存审、李嗣源、周德威、阎宝”等,能打的“李绍荣、李绍奇”就连后唐帝“李存勖”都很能打。对了号称“王铁枪的王彦章”就是被后唐将“李绍奇”扎伤擒获的。

公元918年,后梁军队屡遭后唐军队击败,李存勖就冒险孤军挺进大梁,途中行军在“胡柳陂”和尾随的后梁军“贺瑰”部队展开激战,后唐军最先击败的就是后梁“郑州防御使王彦章”,王彦章被击败后,西走濮阳。后唐军最终战胜了后梁“贺瑰”但也是惨胜,战死了大将“周德威”和他的儿子。之后,李存勖在濮阳又大败“王彦章”。

公元923年,李存勖登基建后唐,遣李嗣源攻战了“郓郓州”。

后梁主温郓州失守,非常害怕,就听了“敬翔”死谏,启用了“王彦章”代替之前的“戴思远”为北面招讨使,

后唐帝听说后,就亲自驻守“澶州”并告诫坚守“德胜”的“朱守殷”小心防备,最终还是让“王彦章”袭了德胜,兑现了在梁主面前许的三日之期必打胜仗,也使得“王彦章”在后梁军中声威大振。

后唐帝命令“朱守殷”放弃德胜,拆了房子做木筏载着士兵顺黄河流去“杨柳镇”和“李周”一起固守,把粮食运往澶州,后梁王彦章也筏载军队尾随“朱守殷”部,俩军在黄河乘着木筏是边走边打,双方士卒死伤不计其数,随后就是“王彦章”段凝包围了“杨刘镇”。

杨刘镇告急,后唐帝救援,后唐“郭崇韬分兵据博州马家口渡口修筑营垒,一是接应东平(郓州)援军,其实是分散后梁军的注意力,果然后梁王彦章“围点(杨刘镇)打援(郭崇韬筑的增援通道)”遭到后唐帝与郭崇韬的拼命夹击。之后“杨刘镇”解围。

后梁王彦章在,赵岩、张汉杰进馋言被免了招讨使职,让段凝做了招讨使,在兵力不多的情况下,分散兵力做全面出击,王彦章又再次被后唐军击败被擒,最终被杀。


夏有凉风61


昔日大将王彦章,日不移影,连打唐将三十六员。


历史风流去


一场战争是胜败不是靠一个大将军就能决定的,导致一场战争的走向,除了武力,装备还有政治,舆论,经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等等一系列的因素都会影响一场战争的走向,不是说因为你拥有一个无敌的某某的将军,你就一定会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