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首次邀請社工專家出席新聞發佈會,意味著什麼?

最高检首次邀请社工专家出席新闻发布会,意味着什么?

4月11日上午,最高檢、團中央召開“匯聚各方力量、護航孩子成長”新聞發佈會。

4月1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共青團中央舉行主題為“匯聚各方力量、護航孩子成長”的新聞發佈會,通報近年來檢察機關與共青團組織推動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建設有關情況,介紹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安排,發佈典型案(事)例,發佈首批委託開展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社會支持體系建設工作單位名單。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九檢察廳廳長史衛忠在發佈會上表示,開展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建設,一方面表現為社會各界對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具體支持,使司法辦案和社會工作保持有效銜接,形成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的合力;另一方面,體現了全社會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關心,實質上更是未成年人社會關愛保障體系建設,是一種工作機制和方式的改革創新,有助於進一步推進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構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

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部長王鋒表示,在過去十多年中,社會工作者與檢察機關合作開展了涉訴未成年人社會調查服務、幫教服務、合適成年人服務以及刑事犯罪被害未成年人救助服務。通過以上社會服務,呈現出社會工作專業參與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獨特的優勢和價值,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王鋒介紹,2018年2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共青團中央共同簽署了《關於構建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社會支持體系合作框架協議》(下稱《協議》),近期又確定了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院、共青團海淀區委等40個工作基礎好、具有區域代表性的地方開展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建設試點工作。

先期確定的40個地區,既有助於掌握面上整體情況,也有助於對每個地區情況的精準分析,以便準確研判具體實施過程中的共性問題和典型經驗,真正發揮試點“試驗田”的作用。同時也是一個工作信號,對將來全面推廣起到示範引領的作用。

史衛忠表示,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和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相伴而生、共同促進、共同發展。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在萌芽、探索階段,就提出了“司法保護一條龍”和“社會保護一條龍”建設相結合的思路。在發展、深化階段,各地檢察機關主動探索嘗試了社會調查、合適成年人、社會觀護、附條件不起訴、心理矯正、法律援助、刑事和解、羈押必要性審查等一系列特殊檢察制度,對社會支持體系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2年以來,最高檢逐步強化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建設。《協議》的簽訂標誌著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建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建設有力促進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質量和水平的提升。對罪錯未成年人幫教工作更加精準有效。2018年,全國共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附條件不起訴6959人,比附條件不起訴制度開始適用的2013年上升了一倍。上海市2010年以來對5000餘名涉罪未成年人開展社會觀護幫教,其中99.4%的未成年人沒有重新犯罪。2016年以來,全國共有1869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經檢察機關幫教後考上大學。對未成年被害人的保護救助更加及時有效。最高檢專門下發了《關於全面加強未成年人國家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見》,要求對未成年被害人進行多元化綜合救助。近年來,檢察機關為數萬名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司法救助、心理干預、司法援助等救助措施。同時也推動了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犯罪預防工作。湖北、浙江杭州、福建漳州等地依託社會力量探索建立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安全困境兒童信息員制度,對於破解侵害未成年人發現難、預防難的問題,發揮了積極作用。

史衛忠表示,各地檢察機關在推動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建設,培育和發展專業司法社工力量上,取得了明顯成效。

▷北京、上海等12省份檢察系統、團組織已經簽署省級層面未檢社會支持體系合作協議或類似文件。

▷河北、吉林、江蘇等11省份已經達成簽署意向或形成文本初稿,擬於近期簽署。

▷天津、內蒙古、黑龍江等8省份尚未簽署協議,但是開展了實質性合作,並積累了許多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積極推動相關制度機制建設。

下一步,檢察機關將積極參與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修改,爭取在該法中對社會支持體系建設做出規定。同時,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也需要進一步推進專業化、規範化和共享化建設。

發佈會由最高檢新聞發言人王松苗主持。史衛忠和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部長王鋒以及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北京青少年社會工作研究院執行院長席小華回答了媒體記者提問。

最高检首次邀请社工专家出席新闻发布会,意味着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