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轻松突破8000亿!巴菲特常年重仓这个赛道!这公司,啥情况?

今天要研究的这家公司,其赛道,被称为整个大盘的顶梁柱。它上市17年,股价走势相当彪悍,前复权股价从1.68元/股,最高涨至34.23元/股,涨幅接近20倍,来感受一下这彪悍的画风:

市值轻松突破8000亿!巴菲特常年重仓这个赛道!这公司,啥情况?

图1,股价(单位:元)

这家公司所处的赛道,号称“万业之母”——银行。

在这个赛道上,并不乏万亿市值的巨头,比如:工商银行(2万亿)、建设银行(1.8万亿)、农业银行(1.3万亿)、中国银行(1.1万亿)。而本案的赚钱能力,也毋庸置疑,来看财务数据:

2015年至2018年9月,营收分别为2014.71亿元、2090.25亿元、2208.97亿元、1882.2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80.18亿元、623.8亿元、706.38亿元、675.64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004.2亿元、-1206.15亿元、-56.6亿元、-1747.05亿元;净利率分别为28.8%、29.84%、31.98%、35.9%。

注意,营收上千亿、净利润上百亿,这体量已经是非常巨大。然而,这和“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银行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来对比工商银行的财务数据:

2015年至2018年9月,营收分别为6,976.47亿元、6,758.91亿元、7,265.02 亿元、5,770.5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777.20亿元、2,791.06亿元、2,874.51亿元、2,401.20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1,317.64亿元、2,392.21亿元、7,708.64亿元、8,829.02亿元,净利率分别为39.81%、41.29%、39.57%、41.61%。

从营收体量上看,它不到工商银行的1/3,从净利润规模上看,它不及工商银行的1/4,总之,妥妥地被秒杀。

然而,它的股价走势,却秒杀工商银行。工商银行自上市以来,前复权股价从1.9元最高上涨至7.44元,股价仅上涨不到3倍。来对比下股价画风:

市值轻松突破8000亿!巴菲特常年重仓这个赛道!这公司,啥情况?

图2,股价(单位:元)

而且,对于一个很讲究规模效应的银行业赛道,它在体量不及工商银行的“劣势”下,反而获取了更高的投资回报率。2015年至2017年,它的ROE为17.09%、16.27%、16.54%,而工商银行的ROE为15.49%、14.13%、13.45%。

不仅如此,市场对它的预期也很高,其PB、PE值分别为1.47倍、10倍,而工商银行仅为0.9倍、7倍。

它,就是国内银行业较早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招商银行,其被誉为银行业中的“零售之王”,与巴菲特长期重仓的美股公司富国银行齐名。目前,总市值已经达到8634亿。

2018下半年,A股大盘下调,大盘跌幅高达22%,大部分银行股PB值都处于破净边缘,股价也回调了不少,工商银行(下跌20%左右,PB=0.9x)、中国银行(下跌17%左右,PB=0.9x)、农业银行(下跌11%左右,PB=0.86x)、兴业银行(下跌8%左右,PB=0.83x)。

然而本案,股价却依旧坚挺,只下跌了4%左右,PB=1.47x。并且,在2019年1月份后,股价暴涨50%。

市值轻松突破8000亿!巴菲特常年重仓这个赛道!这公司,啥情况?

图3,股价图(单位:元)

好,数据分析到这里,几个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问题来了:

1)为什么招商银行的营收、净利润都远不及工商银行,但是其股价和估值却高于工行,这是为什么?

2)同质化程度较高的银行业,是什么让招商银行的ROE和估值高于同行业?其核心护城河到底是什么?其基本面发展遵循什么样的逻辑?未来又会是如何的走向?

3)对银行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究竟应该看什么指标?对银行类公司的估值,用什么方法才更合适?

4)2019年1月后,招行的股价从24元攀升至36元,涨幅高达50%——无数人都在眼巴巴的看着,一个重要问题:以现在的估值来看,到底在什么样的区间?

银行业黑马,如何炼成?

招商银行,2002年4月上交所上市,2006年中guo香港联交所上市,是国内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招商局集团间接持有29.97%股份,但无控股股东及实控人。

市值轻松突破8000亿!巴菲特常年重仓这个赛道!这公司,啥情况?

图2:股权结构

商业银行,是一门借鸡生蛋的生意,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存款与贷款之间的利息差,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中间业务,赚取手续及佣金费。

其主要收入来源为利息净收入(表内业务),占比65.67%,其次是非利息收入(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28.98%。

市值轻松突破8000亿!巴菲特常年重仓这个赛道!这公司,啥情况?

图3,收入结构(单位:%)

业务一:净利息收入——指的是以赚取利差为目的的业务收入。

这个生意,其负债端,主要来自付息业务,比如,储蓄存款、同业拆放、应付债券等利息支出;其收入端,主要来自生息业务,比如发放贷款,或向同业银行拆借资金、投资债券等行为产生的利息收入。贷款的收益率高低,储户存款付息率的高低,都会影响银行的收益率。

此处,不得不提两个重要且容易搞混的概念:净利差VS净息差。

所谓净利差,是银行存贷款的利差。公式为:净利差=生息率-付息率;

由于各家银行的生息资产规模不同,所以,常用“净息差”来对比银行之间的盈利能力,其数据意义相当于“资产收益率”。

业务二: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又称中间业务收入,指不构成银行表内资产及负债的表外业务,如信用卡手续费、理财产品代销收入、承诺汇票佣金等收入。中间业务对银行资本金消耗较少,也不会造成不良贷款。

其下游为,具有贷款需求的个人及企业,而贷款需求程度直接受到经济景气度的影响。根据下游服务客户不同,可分为零售业务(个人客户)、批发业务(公司客户),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为行业龙头,其零售业务占比较高,为53.39%,批发业务占比40.56%。

你看,银行这门存贷业务的生意,其盈利能力受利率调节的影响,所以,银行实际上也是一门周期性行业,其景气度与经济周期、货币大环境等相关。

市值轻松突破8000亿!巴菲特常年重仓这个赛道!这公司,啥情况?

图4,经济对银行的影响

好,分析完产业链,直接来看招行的财务数据:

2015年至2018年9月,营收分别为2014.71亿元、2090.25亿元、2208.97亿元、1882.2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80.18亿元、623.8亿元、706.38亿元、675.64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004.2亿元、-1206.15亿元、-56.6亿元、-1747.05亿元;净利率分别为28.8%、29.84%、31.98%、35.9%。

从增速来看,三年营收复合增速为5%,净利润复合增速为10%。

注意,其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连年为负,并不是像普通行业那样因为话语权弱,而是因为一个重要的因素:这门生意中,经营活动现金流无法体现其业务本质。也就是说,现金流量表会失真。

银行业的主业就是出借资金,利息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主要为存贷款、同业拆放等与利息收支相关的日常经营活动。由于银行为了盈利最大化并不会将现金躺在账上,而是尽量都发放出去,因此经营活动现金流会受影响。

不过,既然这样,那么是否放出去的钱越多、现金流越差,经营状况越好?越代表赚钱能力强?

并不是,还需要注意流动性风险问题。yang行引入流动性覆盖率(LCR)作为jianguan指标,规定流动资产储备与未来30天资金净流出比率≤100%,因此资金净流出太高,就会触及监管红线。

而银行的日常经营业务还包括投资(如:投资股权、债券等)、筹资(如:发行债券),这两项业务是被归入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两大类中。

好,现金流量表没法看了,那么作为投资者,分析银行财务数据应该看什么?

答案是:资产负债表。因为,银行的日常经营就是如何配置资产。不过,由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与普通企业,有相当大的不同,尤其是资产类项目。我们以招行2017年资产表,来粗略看一下差异:

市值轻松突破8000亿!巴菲特常年重仓这个赛道!这公司,啥情况?

图4,招行2017年资产负债表

首先,是资金来源(负债及所有者类)——银行资金的90%都来自于吸收存款及同业拆借,股本仅占不到10%,因此属于高杠杆行业。

其次,是资产配置(资产类科目)——根据银行业务的特点,将资产类科目划分为:现金类、投资类、贷款类、经营类四大类。

1)现金类资产。该类科目包括:现金及存放央行款项、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拆出资金(拆放同业)。主要用途为,满足央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要求、以及日常调用资金配置——由于该类资产风险低、其利息率收益也较低,银行只需满足监管要求适当配置。

2)贷款类资产。包括了银行最重要的资产科目:贷款与垫款。其占总资产比例也最高,约50%以上,是银行所有收入的源头。贷款主要针对公司以及个人发放,且个人贷款收益率要高于企业贷款收益率。

3)投资类资产。银行的钱主要用来获取利息收入,但是由于存在监管以及自身流动性需求,该类别涉及科目较多,最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账款类投资”。

需要特别解释的是应收账款类投资。该类投资属于 “非标债权”,包括保险、券商或基金公司的资管计划等。注意,因为该类资产非标,且没有额度与期限的限制,所以,坏账计提操纵空间较大,可以规避监管。

4)经营类资产。该类资产主要为“非生息资产”,即不能产生利息收入的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较小,包括商誉、无形资产、以及银行日常经营用的房屋、设备等。

市值轻松突破8000亿!巴菲特常年重仓这个赛道!这公司,啥情况?

对股权进行估值,有两种方法:

1)估算股权自由现金流;

2)把股息替代股权现金流,同时假设企业将所有自由现金流作为股息支付;(银行业发展成熟,分红情况较为稳定)

由于股权自由现金流的计算,仍然涉及到对净资本支出、非付现流动资本的预估。所以,这里优先考虑第二种方法,以股息为基准进行贴现(DDM模型)。

DDM是绝对估值中最基础、最保守的模型之一,因为它是基于公司给股东的分红来进行估值。

股票价值=期望股息/(股权成本-永久期望增长率)

期望增长率(即:内生增长率)=(1-股息支付率)*RO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