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有个“佛跳墙”:22种菜,10种调料,30道工序!

上次去榆林,朋友W带着袁小猫第一顿晚饭就是拼三鲜,特别自豪地告诉袁小猫:

“拼三鲜就是榆林人的佛跳墙,忒别好吃!”袁小猫本身对各地大菜小吃都有一种偏爱,听说是最独特地地方特色,自然要好好体验一番。

到底这拼三鲜有啥子好的?W笑着给袁小猫说:“拼三鲜是咱们老榆林人的一种情结,是老十二件种最为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一道美食。传说乾隆皇帝私访榆林的时候,曾吃过这个菜,特别喜欢,专门把做拼三鲜的老师傅带进京,作为招待外国使臣的压轴菜。借着乾隆爷的宠爱,拼三鲜由此就声名远扬,世代流传了。”

忒色|陕西榆林有个“佛跳墙”:22种菜,10种调料,30道工序!

就是这盆拼三鲜,一道宽厚的菜肴

去过榆林,尤其是老城区的人应该一眼就明白,为啥把榆林叫“小北京”了。一片一片的四合院联合在一起,与北京四合院没有什么区别,你会惊诧,在距离北京800公里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处神似“小北京”的存在?

榆林位于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曾有无以数计的民族在那里征战、杂居,然后融合。明代的时候,榆林长城一带设立了榆林卫,榆林成为边疆的九边重镇之一,北京将士、军官、厨师等一众人等都来带了榆林,在这里扎根守卫,世世代代,所以无论是文化,还是美食,都有一种独特的包容气质在里面。

忒色|陕西榆林有个“佛跳墙”:22种菜,10种调料,30道工序!

榆林老城区胡同

忒色|陕西榆林有个“佛跳墙”:22种菜,10种调料,30道工序!

很多历史痕迹在老街继续保留

说话的功夫,袁小猫已经跟随W来到了这家据说是榆林很有名的一家拼三鲜小馆,门头很小,馆子不大,和西安很多羊肉泡馍馆看起来有些相似。听W说,榆林城里有很多这样的拼三鲜馆子。一道小吃开一家店,甚至世世代代延续下来,袁小猫很喜欢这种感觉,皇位可以继承,好的食物和味道一定也要能传承下来。

一会儿,我们要的拼三鲜就端上来了。袁小猫仔细观察“盆”(陕西人都实在,碗似盆大)里的菜:主料是猪肉、羊肉、鸡肉这三种肉(怪不得叫三鲜),配料有水木耳、水黄花、海带丝、韭黄、菠菜等

忒色|陕西榆林有个“佛跳墙”:22种菜,10种调料,30道工序!

丸子很扎实

忒色|陕西榆林有个“佛跳墙”:22种菜,10种调料,30道工序!

有电视台在拍照,袁小猫也凑拍了

W作为资深吃货,对拼三鲜也是很熟悉了,她介绍说,榆林拼三鲜之所以如此出名,除了历史原因,还有它传奇的复杂性:拼三鲜在烹制技法上用到了,烧(烧猪肉),炸(炸丸子、炸洋芋、炸佛手、炸酥肉),煮(煮羊肉、煮鸡肉),涮(涮片粉、涮鸡蛋皮),蒸(蒸丸子、蒸酥肉),氽(氽丸子),约12种主菜,然后加了10多种副菜(香菇、黄花、木耳等),10多种调料,经过30多道工序菜最终烩制成一碗香气四溢的拼三鲜。意不意外?惊不惊喜?一碗看似简单的大烩菜,竟然藏着这么多处讲究的细节。

忒色|陕西榆林有个“佛跳墙”:22种菜,10种调料,30道工序!

这叫啥

忒色|陕西榆林有个“佛跳墙”:22种菜,10种调料,30道工序!

韭饼?明明是个包子……

忒色|陕西榆林有个“佛跳墙”:22种菜,10种调料,30道工序!

内里的确是韭菜、粉条……

更令人感动的是,这碗醇厚的拼三鲜在榆林美食种的地位。作为一个老榆林人,结婚办婚事那天的宴席叫“十二件”,头一件便是拼三鲜;从清末流传至今的还有“喜三”——谁家孩子出生了,为了告诉全世界这个好消息,榆林人要在孩子出生的第三天做“喜三”,给亲朋好友每家送去一盆拼三鲜,一起分享人丁兴旺的快乐;家里老人喜丧,榆林人给办丧事是“八碗席”,头一碗也是拼三鲜……可以说,这碗拼三鲜,见证了榆林人的一生,不仅是体现着榆林人对它的热爱,也更表达着人们与食物之间,有一种温热、深厚的情感,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关注袁小猫,和这只猫一起,偷偷发现,这世界,真的很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