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具賢德的皇后是誰?

提起中國歷史上的皇后,大致可分成兩種:一種是憑藉自己的特殊身份,依仗外戚勢力結黨營私,干預朝政,甚至禍國殃民的;而另一種則是賢惠有德,深明大義,協理後宮,時刻提醒身為皇帝的丈夫要勤於政務的。後者當中,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孫皇后是最突出的,稱得上是歷史上最具賢德的皇后。

長孫皇后祖上是鮮卑族人,她自幼精通文史,13歲時嫁給了還是秦王的李世民,被冊封為秦王妃。李世民當了皇帝后,便封她為皇后。

當時,長孫皇后的哥哥長孫無忌與唐太宗李世民是布衣之交,而且還是功臣,唐太宗想給他一個顯赫的高位,盡享榮華富貴。然而此舉卻遭到了長孫皇后的反對,她認為這會使大臣們有依靠皇親國戚好做官的感覺,她又勸自己的哥哥主動向皇帝說明不求高官。最終,唐太宗讓長孫無忌做了一個平常的官。

還有一次,以直諫著稱的魏徵讓李世民下不來臺。李世民怒火中燒,見到皇后狠狠地說了一句:“一會兒我一定要殺了魏徵這個鄉巴佬!”長孫皇后聽後什麼也沒有說,默默地退了下去。她在內室中換上了重要場合才穿的禮服,跪在李世民面前,恭祝李世民。李世民嚇了一跳,問其原因,皇后才開口說:“我聽說主上賢明做臣子的就敢於直言,如今魏徵直言進諫,說明陛下您賢明啊!”一句話既使李世民的怒氣全消,也保住了忠臣魏徵的性命。

在生活方面,長孫皇后也一向儉樸,對於嬪妃更是愛護有加,這使她深受後宮愛戴。

可惜的是,長孫皇后36歲時染病不起,臨終留下遺囑,依山而葬,不造墳,用木器、瓦器作為陪葬品。她還規勸太宗要虛心納諫、節制遊樂、愛惜百姓。

可以說,唐太宗能成就貞觀之治,長孫皇后也有功勞。因此,清代人周召曾說:“夏商周三代以來,皇后之有賢徳者,唐長孫氏為最。”

另有學者認為,明太祖朱元璋的馬皇后也很賢能,可以與長孫皇后相提並論。

馬皇后本是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郭子興的養女,後來朱元璋因走投無路到了郭子興帳下,郭子興見朱元璋能征善戰,便把這個養女嫁給了他。從此二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等到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后,便冊封這位曾與自己患難與共的原配妻子馬氏為皇后。

中國歷史上最具賢德的皇后是誰?

明太祖的馬皇后像

與長孫皇后相似,馬皇后也是一位仁慈、善良、儉樸、愛民的賢后。她敢於在朱元璋誅殺大臣時進行勸諫,從而保全了許多忠臣良將的性命;她善待後宮嬪妃,不為孃家謀私利,開創了明朝後宮和外戚不幹政的風氣。在生活上,馬皇后一直保持儉樸的作風,從前穿過的舊衣服也捨不得丟棄。遇到荒年災月,她帶頭吃粗茶淡飯,以此來體察民間疾苦。臨終時,馬皇后不忘囑咐朱元璋要“求賢納諫,慎終如始”,並願“子孫皆賢,臣民得所”。

內容來源:《中華文化十萬個為什麼——華夏曆史》中華書局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