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鴻門宴”後天下大勢已成定局,一個飯局怎會有如此影響?

秦末,陳勝、吳廣起義軍失敗後,劉邦和項羽領導的兩支起義軍成了反秦的主力。

劉邦領兵一路向西,一路上採取收買秦將的方針,沒打什麼硬仗就攻下了秦朝的都城咸陽,子嬰投降,秦朝滅亡。而項羽則由南向北進攻,經過破釜沉舟的鉅鹿之戰,殲滅了秦軍的主力,隨後也進入函谷關,駐軍在鴻門(位於今陝西臨潼)。

劉邦、項羽此前曾約定,先入函谷關者稱王,但項羽哪裡肯讓“一介草民”劉邦站在自己的頭上。項羽的謀士范增對他說:“劉邦本是個貪財好色之徒,可他入關後對城中財物和婦女秋毫無犯,說明他是胸懷大志之人。目前你的軍隊四十萬,而劉邦只有十萬。不如咱們一鼓作氣進攻劉邦,不給他喘息的機會。”

都說“鴻門宴”後天下大勢已成定局,一個飯局怎會有如此影響?

位於陝西臨潼新豐鎮鴻門堡村的鴻門宴遺址

項羽的叔父項伯聽到這個消息,偷偷跑到劉邦軍中,告訴劉邦的謀士張良,讓他快跑。這是因為張良曾經對項伯有恩。

張良聽後立即去見劉邦,讓劉邦在項伯面前解釋:自己絕對沒有獨佔關中稱王的野心。項伯信以為真,讓劉邦明日親自到項羽軍中謝罪。自己則先回去替劉邦說說好話。

第二天,劉邦帶著張良和大將樊噲(kuài),由一百騎兵隨行,來鴻門拜見項羽,向他謝罪服軟。

項羽設宴招待劉邦等人。席間,范增幾次示意項羽殺了劉邦,項羽卻猶豫不決。於是范增派項莊假借舞劍助興,尋找機會刺殺劉邦。項伯認為劉邦沒有野心,不該殺,便假借舞劍,用身體保護劉邦。張良見情況危急,悄悄叫樊噲進來。樊噲佩劍持盾闖入軍帳。項羽見他形像偉岸,便賜給他酒肉。樊噲一面大口吃肉一面陳述劉邦的功勞,還指責項羽不應企圖謀害。項羽被說得啞口無言。

後來,劉邦藉口要上廁所,溜出了軍帳,沿著小路奔回了自己的大營,行前吩咐張良替自己辭行。

劉邦走了一會兒,張良才進去見項羽,說劉邦酒喝多了,先回去了,並把劉邦帶來的禮物——一對白璧,獻給項羽,一對玉杯,送給范增。項羽笑納了白璧,而范增卻拔劍劈碎了玉杯,說道:奪走項王天下的一定是劉邦。我們這些人就要被他俘虜了!

范增估計得沒錯,鴻門宴之後,劉邦軍力逐漸壯大,最終垓下一戰,戰勝項羽,一舉奪得了天下。後來,人們常說“鴻門宴”項羽放走了劉邦,從此天下大勢已定,就是指劉邦大難不死,最終獲得勝利,建立了漢朝基業。

內容來源:《中華文化十萬個為什麼——華夏曆史》中華書局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