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清退在前列,擁堵也前列,合規很落後!

摘要:網約車監管困局:清退量前列,擁堵也前列,合規卻很落後!

圖文:風起堂主人,配圖根據素材製作。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一切轉載。

網約車:清退在前列,擁堵也前列,合規很落後!

在2019年的年初,交通運輸部曾發佈通知,要求各地加快網約車合規化進程,同時提出平臺公司要更加積極地對待,政府部門要創新監管方式,因地制宜,適時調整合規細則,不搞一刀切。

近期,各地的網約車合規化進程不斷加快推進。

4月以來,便有廈門、南京、上海、大理、宜昌等各大城市陸續出臺了強化合規的政策制度,上海市更是公佈數據,稱累計已實現清退35萬不合規的網約車,其清退總量,在各地的可查數據中,堪稱國內各大城市之首了。

不合規網約車清退量全國排名前列的上海,合規率排名呢?

同樣據上海市交通委的數據,截至4月,上海共網約車人證3.2人(其中1.4萬為出租人證直接申領);網約車證1.2萬輛(其中有868輛為出租車變更)。上海在冊網約車總數54.4萬輛、駕駛員52.1萬人,實際日均上線營運車輛5.4萬輛。

按雙證合規要求,上海網約車的合規率為2.2%,每日上線運營車輛中合規率為22%。

網約車:清退在前列,擁堵也前列,合規很落後!

清退率前列的城市,擁堵排名也在前列?

網約車:清退在前列,擁堵也前列,合規很落後!

以蘇滬杭三大代表城市為例,其汽車保有量同在全國十大城市之列,城市軌道交通也均相對發達。但對比數據我們會發現,網約車合規車輛數最少的上海,其城市擁堵排名在17,而網約車合規數量較高的蘇州和杭州,擁堵排名均在30以外。

同樣,與上海一樣嚴格限制戶籍辦證的北京市,網約車合規數量無據可查,但擁堵排名高居全國第三。

再看杭州,截至2019年3月,杭州市共有合法網約車平臺企業23家(實際投入運營平臺企業10家,包括滴滴、曹操、首汽、神州等),已辦證的合法網約出租車5.35萬輛,實際上路運營3.3萬輛,網約車駕駛員6.68萬人,辦證車輛和駕駛員總數居全國前列。

據杭州市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專家表示,從2016年至今,杭州市交通效率提高30%,道路平均時速由原16、17公里恢復到常態,甚至在早、晚高峰期都可以達到25公里。

顯然,網約車管理,到底是致堵還是治堵?已經在各大城市的相關通勤數據中得到了證明。

網約車:清退在前列,擁堵也前列,合規很落後!

網約車合規前列城市,交通健康指數也靠前!

從前述相關數據來看,似乎越是網約車合規率高的城市,城市擁堵程度就越低,市民出行的時間成本也就越低?城市運轉的效率越高?

在高德發佈的城市交通分析數據顯示,2019第一季度的全國50個主要城市中,44%的城市交通健康指數高於健康水平線,其中蘇州和杭州的健康程度排名分別在13和17。另有有56%的城市交通健康指數低於健康水平線,相對而言處於亞健康;其中北京和上海分別處於交通亞健康排名中的第3和第5。

通過相關數據我們發現,網約車合規走在前列的蘇州、杭州,城市交通健康指數靠前,而合規進展緩慢滯後的北京和上海,城市交通在亞健康中排名最靠前。

這似乎也能印證,合規化進程走在前列的城市,其城市效率顯然較高。

網約車:清退在前列,擁堵也前列,合規很落後!

要解決打車難的潮汐性需求,還得靠共享出行!

據交通部數據,“目前我國網約車平臺的日均使用量達到2000萬人次,共享單車約1000萬人次。”

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全國千萬級人口的城市數量便已達13個。曾經的城市邊緣和荒郊野外如今已成城市核心,而城市出行的需求也隨著人口和城市規模的增長,早已不是10年前的140萬傳統出租車數量所能滿足,在城市公共交通、軌道等交通方式之外,民眾出行需求上的用車出行,也是日均數千萬級的需求。

如何滿足新形勢下的出行需求,又不增加既有的汽車保有量,提高城市的交通健康指數,應該是每個城市大腦們應該要平衡的問題。

網約車:清退在前列,擁堵也前列,合規很落後!

網約車的共享模式,由大量的兼職私家車主實現的C2C網約車和順風車模式,才能在不增加城市汽車保有量的基礎上,解決民眾出行高峰時段的潮汐需求

如果僅僅是採取限制、清退等硬性的行政手段,其結果便是城市效率不但沒有提升,所要達到的合規化目標也是難以實現。

如此導致民眾出行難、網約車合規難、非法運營無法根除、傳統出租怨氣難平,家家不滿意,難道這便是民眾出行需求的獲得感麼?


您認為清退積極,但網約車合規滯後和城市擁堵有關係麼?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聲明:歡迎理性評論,拒絕粗鄙、惡俗和一切攻擊謾罵,類似一概刪除!讓我們共建和諧輿論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