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农民版画家:用时4年创作“新巴渝十二景”

綦江农民版画家:用时4年创作“新巴渝十二景”

此图与本文无关,图片源自网络

綦江农民版画家李宗顺,历时4年创作完成了版画作品《巴渝十二景》。4月1日,笔者在李宗顺家见到了他创作的版画作品。李宗顺说,这是他对农民版画的一次大胆创新,拓印上更追求色彩的厚重感和层次感。

突发创作灵感

李宗顺创作《巴渝十二景》,始于2015新巴渝十二景评选公布那天。李宗顺说:“綦江农民版画的创作素材取材于綦江本地的乡村风情,看到《重庆晚报》上公布的新巴渝十二景时,我突发创作灵感,如果用綦江农民版画的形式来表现巴渝十二景,会是怎样的效果呢?”

綦江农民版画家:用时4年创作“新巴渝十二景”

此图与本文无关,图片源自网络

有了这个想法,李宗顺便开始收集巴渝十二景图文资料,也试着创作了两张,但创作出来的作品并不理想。为什么不理想?李宗顺最终找到了原因:太过于写实,构图太呆板,色彩变化少,画面没有灵魂。

怎样才能让自然景观活起来,有血有肉,富有灵气呢?有一天,他突然明白了,因为他创作的素材来源于网络图片,而且基本上是照搬照片上的画面。要想抓住景区的特点,让景区充满灵气,必须到景区实地考察,亲身感受景区的美。

于是,李宗顺拟定了一个考察计划,他从身边的“古剑山云海”开始,一边考察一边创作,花了3年多时间,完成了《巴渝十二景》的构图。“自然景观最不好表现的是动感,比如永川竹海,风吹竹叶动,要想让画面上的成片竹林动起来,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李宗顺说,这12个景区,每个景区他都有三四个构图,最多的是永川茶山竹海,他前后构思了6张草图。

寻找景区灵魂

景区除了花草树木的美丽,还有人文历史的积淀,人文是景区的灵魂,灵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让景区的灵魂活起来呢?

在景区考察时,李宗顺发现每个景区都有许多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比如,武隆仙女山的由来就出自于民间传说。李宗顺眼前一亮,神奇的民间传说就是景区的灵魂。于是,他将民间传说故事融入版画创作当中。照母山森林公园,远观郁郁葱葱,犹如一条绿色长龙,蜿蜒起伏。李宗顺在构图中大胆地把起伏的森林想象成一条长龙,巴渝十二景就有十二个不同的形象。

綦江农民版画家:用时4年创作“新巴渝十二景”

此图与本文无关,图片源自网络

拓画版画比绘画难度大,特别是细节的拓印难度更大。构图、刻版是前两次创作,拓印又是一次创作,拓印的成功与否,决定了这张版画最终的命运。李宗顺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反复探索拓印手法,才拓印出《巴渝十二景》版画成品。

“《巴渝十二景》的创作吸取了綦江农民版画的艺术精华,大胆地将自然景观与民间传说的情节进行时空组合,构图夸张浪漫,色彩厚重。”《巴渝十二景》版画创作完成后,得到了同行的认可,綦江农民版画院院长桂焕勇认为,这是綦江农民版画的一次大胆尝试,虽说艺术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就版画体裁来说已经超越了綦江本地风情。

目前,李宗顺的版画新作《巴渝十二景》已经送到綦江农民版画院,不久就将展出与观众见面。

艺术贵在创新

今年72岁的李宗顺是东溪镇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版画创作,30多年来,他创作的《扑蝴蝶》《晨曲》《山乡风情》等70多件农民版画作品,先后在“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精品展”等大型美展中获奖,其中12件作品入选《全国农民绘画展文献集》等选集中。

值得一提的是,李宗顺创作的《晨曲》入选2011年第十二届亚洲艺术节暨第三届中国重庆文化艺术节展览,还被作为重庆市文化礼品送到亚运会组委会。《晨曲》代表李宗顺版画艺术的最高成就,作为綦江农民版画的代表作,先后20多次被国外艺术家和博物馆收藏。

“艺术贵在创新,农民版画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李宗顺希望自己的版画不断创新。文|张学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