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潭柘寺


行走潭柘寺


中学时曾读过一篇有关潭柘寺的游记,至于作者是谁、写了那些内容,早就被我抛到九霄云外了,可我依旧记得文中提及了"潭柘寺的钟声",是潭柘寺的钟声让我开始注意潭柘寺,就像是寒山寺的钟声把我引进了苏州的寒山寺一样。

可真正对潭柘寺感兴趣,则是因为牟其中。大学刚毕业时,就买了一本《大陆首富牟其中》,特佩服牟其中的"聪明才智",但不知何故,我把其"智慧"与潭柘寺联系在了一起,也许是因为书中曾提及牟其中经常带着他的那群精英们到潭柘寺品茶论道吧。

后来又看过了《大陆首骗牟其中》,其中又提及过潭柘寺,好像是一位记者曾在潭柘寺采访过牟其中。

姑且不论牟其中的是是非非,一个可以"品茶论道"的地方,应该是一处"处处闻啼鸟"的幽静之地,并且还应有几分神圣的成分。

鸟巢据潭柘寺不足50公里,但其中却相差了1700年,据史学家考证:潭柘寺创建于公元307年(西晋永嘉元年),当时镇守北方的王浚,其公署在涿郡(今河北涿州市),领蓟城(今北京),为晋朝镇守河北北部以及北京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在平定"八王之乱"中,王浚立下汗马功劳,平定"八王之乱"的第二年,晋怀帝司马炽改年号为"永嘉元年"(307)。永嘉元年二月,王浚夫人华芳逝世,王浚将其"假葬"于蓟城西二十里,即今八宝山下。王浚在其妻墓志中表示了深切的哀思,并建造了潭柘山的"嘉福寺",公则为国祈福,祈福业之海,祝国家平安;私则为夫人祈福,家有余庆。又正逢永嘉改元,取永嘉之嘉字,命名为嘉福寺。即永嘉之年祈家国幸福喻意。

最近因为看《郑和下西洋》,查阅了好多姚广孝的资料:姚广孝功成名就后,辞官隐居潭柘寺,每日与老友、潭柘寺日本籍住持无初德始禅师探讨佛理。

姚广孝隐居修行期间,明成祖朱棣曾专程看望过他,当年修建北京城的总设计师就是姚广孝,他从潭柘寺的建筑和布局中获得了不少灵感,北京城的许多地方都是依照潭柘寺的样子修建的,所以北京城的很多地方的建筑与潭柘寺同名,例如紫竹院、龙潭、白石桥、牌楼等。潭柘寺有"九门九关",北京城的内城也是九座门。就是姚广孝仿照潭柘寺设计的,现在城门大都不在了,但地名还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阜成门、朝阳门、西直门、东直门、德胜门和安定门。在修建紫禁城时,姚广孝仿照潭柘寺的地方就更多了,例如太和殿就是仿照的大雄宝殿,都是重檐庑殿顶,井口天花绘金龙和玺,所不同的是更高大了一些而已。

因此,当地就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民谚,在中国的寺院中,通常是一个寺院属于某一宗,但在潭柘寺,却是各宗派相容并蓄,并没有宗派之别。

中国佛教出现过许多派别,现在流行的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五是禅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

唐代是潭柘寺历史上最初的兴盛时期,被奉为开山第一代祖师的华严复兴了潭柘寺。华严祖师在唐武则天时就居在幽州城北,其所诵华严经一城皆闻之,如在庭庑之下。

五代以及辽代,幽州旧城中的大万寿寺为从实禅师、开龙禅师古道场,奉龙泉寺(潭柘寺)为祖庭。寺虽两处,法脉为一,从实禅师与其徒千人讲法潭柘。开龙禅师继之,整个辽代以禅宗这一法脉为其主流。金代也还是沿袭了这一法脉。

元代、明初仍名龙泉禅寺,高僧云集,法脉连绵,不曾中辍。

公元1457年(明天顺元年),明英宗改龙泉寺为嘉福寺旧名。中断自辽、金、元三代以来潭柘寺的法脉世系,命西竺道源和尚为重开山第一代住持。这个世系,直到明末也没有排成系列。

清康熙年间派高僧震寰律师到寺为第一代住持,清代中兴律宗。

如今的毗卢阁一层殿堂内供奉的是密宗金刚界五佛;孔雀殿内供奉的是孔雀明王菩萨,孔雀明王菩萨是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交融结合的产物。

潭柘寺初名嘉福寺,以后名字多有改变,明朝明宣宗赐名"龙泉寺",明英宗又"敕改仍名嘉福寺",清朝康熙帝亲赐寺名为"敕建岫云禅寺",今天潭柘寺的寺额就是由康熙帝亲笔所题,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

自鸟巢据潭柘寺虽然不足50公里,但走起来却不是那么轻松,一则今天是清明,出行的人堪比黄金周的游客,二则要翻越有"十八弯"之称的盘山路。

走进潭柘寺镇,才发现此处委实属"幽静"之地,但沿路全是卖香的小摊贩,他们像繁忙的十字路口的交通警察一样,始终高举着像指挥棒一样的"香",初来乍到,还有点不习惯。

潭柘寺据潭柘寺镇还有5公里,仅仅这5公里,就将潭柘寺包围在了山林之中,沿途全是统一标识的"农家小院",游人或香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农家饭,也可以在这里住宿,感受一下山间的宁静。

早上9:30分离开鸟巢,到达潭柘寺下塔林时,已经接近11:30,山下的停车场已经塞不进一辆车,幸好这里多的是山地,只要交5元钱就可以停车。

潭柘寺的门票仅需要40元钱,可售票口的长队依旧像春运期间的火车售票窗口,好不容易买好了票,进山也是一个挨一个,进入寺门则可以感受"摩肩接踵"的热闹了。

一手端着相机,一手抱着女儿,行走很难,要拍照更是难上加难,因为这里根本"不差人",要想听清楚潭柘寺的钟声、享受潭柘寺的宁静,只有等到夜深人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