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時期的名馬獅子驄讓李世民念念不忘,天下大定後還下旨尋找它,這是為什麼?

張浩天Tony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在冷兵器的古代萬人軍中取敵將首級靠的不僅僅是將軍的藝高人膽大,更重要的是有一匹好的戰馬。自古名將多配有寶馬,例如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項羽的烏騅,大名鼎鼎的關羽關二爺的赤兔馬,檀溪救了劉備一命的的盧,隋末唐初山東秦叔寶的黃驃馬,這些將軍霸王憑藉著好馬和武藝高強,在亂世裡獲得了不錯的戰紀。



戰將出身,愛馬的李世民

而大唐王朝的第二人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從戰場上摸爬滾打過來的人,他也是個愛戰馬之人,我們熟悉的有“昭陵六駿”李世民為紀念陪自己南征北戰的戰馬,特意令工匠採用浮雕的方式把自己騎過的意義非凡的六匹戰馬雕刻在自己的陵前。



隋唐網紅馬獅子驄粉絲可是皇帝

李世民對一匹迷一下的馬念念不忘 話說隋唐的時候,江湖上有匹出了名的寶馬,名喚獅子驄(cōng)(毛色青白相間,不是你想的斑馬)。這匹馬不是產自中原,而是來自遙遠的西域的大宛(yuān)國。(漢朝時汗血寶馬多來於此)這隻外來馬到了隋朝憑藉著自己的高大威猛,桀驁不馴放在馬群裡很是突出。



由於這匹外來馬脾氣不好很難被馴服,於是隋文帝就問身邊的臣子誰能馴服它,忽然聽到裴仁基說他可以,(隋唐裴仁基,起初是隋文帝侍衛,在隋朝建立過程中屢立戰功,升遷成了統兵大將,隋朝末年天下大亂他帶著兒子還有秦叔寶羅士信等到處平叛,可惜被誣陷不得不投瓦崗李密,後李密不聽其建議兵敗王世充,不得已投王世充,王世充還把女兒嫁給了裴仁基兒子,但王世充心胸狹隘不信任裴仁基父子,父子倆人想著先下手為強可惜事情敗露最終被殺)



關於裴仁基馴服獅子驄有這樣的描述

在《朝野僉載》描述:“隋文帝時,大宛獻千里馬,其鬃曳地,號曰獅子驄。惟郎將裴仁基能馭之,朝發西京,暮至東洛。隋後不知所在。”

翻譯過來就是,隋文帝的時候大宛國獻上了匹千里馬,它的鬃毛搖曳著垂在地上(這個不懂怎麼翻譯了),被稱作獅子驄。(怎麼這描述像是長得像獅子的斑馬黑白相間和青白相間)這匹馬只有郎將裴仁基能夠騎,早上從西京長安出發傍晚就可以到達東都洛陽,隋朝末年後這匹馬不知所終。 後來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門兵變逼迫自己老爹讓位,作為曾經南征北戰的皇帝李世民聽了獅子驄的傳奇故事,坐擁天下的他也想看看這匹名馬,於是下了道聖旨全天下的官吏就開始找馬。



唐太宗名為找馬實為求賢

顯然他可能是學習千金市骨的故事表達自己朝廷初立,求賢若渴的心情吧!(假設)後來同州刺史宇文士及在一間磨坊裡找到了獅子驄,這匹曾經的外來王者馬居然淪落到拉磨普通馬的地步。雖然名馬變成了普通馬都不如的落魄馬,但是李世民對於它的到來還是很隆重的,不僅出城迎接它還令人用中藥調理,好在獅子驄地盤不錯不久又恢復得差不多了還生了五隻小馬。雖然這時天下太平兵收府庫馬放南山了(還沒到這地步不過天下總體太平),但是通過李世民對一匹過氣的網紅馬的隆重對待,表達出李世民求賢若渴的心情,讓天下賢人紛紛投效最終開創了“貞觀盛世”。



文筆有限,不當之處,萬望賜教!感恩點贊關注,謝謝評論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