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已经对伊朗石油出口进行了全面封锁,让伊朗一滴油也运不出去的目标实现了吗?

直击军武


从美国高调宣布5月2日取消豁免,特朗普和蓬佩奥心里全清楚零封伊朗出口石油不现实。让人奇怪的事情就在这里——明明目标无法实现,为啥要满世界嚷嚷自己打脸呢?

(图:海上伊朗钻井平台仍然在坚持生产)

这个困惑过了一天我才豁然开朗——原来答案竟然是这样!

第一,5月2日并非世界末日,繁忙的波斯湾依然繁忙。

5月2日、5月3日两天过去了,海明威的作品“太阳照常升起”,往日繁忙的波斯湾依旧繁忙。十几万、几十万吨级油轮往来穿梭,装载着那些血液般的波斯湾轻质原油奔向世界各地,其中有其它海湾国家的,也有伊朗的。

并未发生人们担心的事件,没有美国海军拦截查验,也没有海底下钻出一颗来历不明的鱼雷击沉过往船只。世界一如既往,丝毫不见末日的景象。


(图:伊朗首艘国产油轮)


(图:伊朗新建船台和储油设施)

伊朗石油输出海运通道并未完全被掐死,陆路伊拉克与土耳其方向、黑海对岸俄罗斯那头就更不用问了——滚滚黑金运出,滔滔外汇流入。

第二,明知做不到美国为什么还要大张旗鼓?反常为妖啊!

先前我在答题中隐约猜到了美国的两个目的: 一是故意制造紧张气氛,利用买家恐慌心理趁机推高油价,拯救美国不堪重负的页岩油产业,尤其是总数高达万亿美元的页岩油金融泡沫。

二是用中国进口伊朗原油60万吨的缺口,给2025计划添堵,拖慢我们发展的脚步,至少稍稍打乱一下你的节奏。


(图:美国页岩油生产即景)

但总觉得意犹未尽,下意识感到这里面还有别的名堂。道理很简单——高油价是把双刃剑,促进美国页岩油出口东方的同时,也加大了美国制造业的成本,削弱了美国大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这跟特朗普复苏美国制造业的设想背道而驰。

直到我获悉那个惊人的消息,心中疑团才一下子自动解开了!

第三,近日发生的两件事必须合起来看,牧羊人也有春天。

要说这两天国际上发生的事情可真不少,但要把这些事按重要性排序,委内瑞拉或泰王加冕、英国防长走马换将压根不用提,前两位肯定是伊朗石油归零以及美国议会批准两万亿美元基建大单。

噢,原来又是赶羊回圈的老套剧情!牧羊人的春天来啦!


(图:宗教绘画里的牧羊人)

美国用惯了的套路是在财富聚集地(例如海湾地区)发动战争或制造紧张,然后各国资本和国际游资恐慌性逃离,寻找安全且利益回报相对丰厚的地方落脚。于是美国成为首选,美元回流,带着各国人民劳动价值,主动送上门让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剪羊毛。

然而随着我中华崛起、东亚经济欣欣向荣,美国这个旧的套路好像不灵了。因为资本属性是趋利的,东方有大把发财赚钱机会,从欧洲或者海湾地区逃离的资本并没流向美国,而是汇聚到中国香港及周边的新加坡。

(图:美国这手牌打得精明)

所以这回美国双管齐下:一方面封锁伊朗驱赶资本羔羊逃离,另一方面抛出两万亿美元喷香甜美的大蛋糕作为诱惑,软硬兼施让羊儿们回圈……因为华尔街那帮剪惯了羊毛的大鳄们,早就闲得手指发痒了!

综上,美国是否实现伊朗石油输出清零的目标不重要。美国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也不在于石油,它是要引诱美元资本回流本土。

答题完毕,多谢阅读!


回马一腔


现在已经是北京时间5月3日,据半岛电视台报道,目前全球不同的海域和地区还有很多的船只载有着来自伊朗的石油或天然气,并运向不同的进口国。

因此,在美国全面实施对伊朗石油制裁的今天,世界上还是不乏有正义之国,依然敢于冒着被美国制裁的风险,继续购买伊朗的石油。面对美国发布的全球禁令,为什么还是有国家敢于购买伊朗的石油呢?

首先,这个世界并不是美国说的算。美国这次对伊朗实行制裁的做法,是明显的霸权主义和“长臂管辖”,为的是一己之私利,违背的是世界主要石油进口国家的利益。在去年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重启对伊朗制裁的时候,美国的这个决定不仅遭到了中、俄的反对,连美国的传统盟友欧盟、日本、韩国、印度都齐刷刷的站在了美国的反对面,可以说美国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

现在之所以很多国家放弃了进口伊朗的石油,最大的原因在于对美国的惧怕,但这个世界上不惧怕美国的国家还是有的,其中俄罗斯算作一个,俄罗斯和伊朗已经签订了500亿美元的“石油换商品”计划。亚洲大国也算一个,亚洲大国已经明确表示将继续保持和伊朗的正常合作关系,而亚洲大国目前是伊朗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只要亚洲大国力挺伊朗,伊朗在很大程度上的利益就能够得到保障。

除了这两个国家之外,别忘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面对美国的制裁,伊朗已经打出了降价促销的招牌,面对明显低于国际市场价的伊朗石油,早晚会有人为了赚取超额利润而铤而走险,因此,在背后蠢蠢欲动的印度、韩国、欧盟部分国家未必不敢继续购买伊朗的石油。

其次,炼油设备还需升级改造。因为伊朗之前就是石油输出大国,很多国家的炼油设备就是针对伊朗的石油特性专门修建的,因此突然之间停止购买伊朗的石油,改为购买其他国家的石油,这些炼油设备就必须重新改造,而这不仅意味着之前的投入都打了水漂,而且还要为重新改造炼油设备花费巨额投入,这从经济上看极不划算。

再次,国际上无法弥补因制裁伊朗导致的石油缺口。虽然伊朗的石油出口量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所占的比重并不高。其他国家如沙特、俄罗斯等石油出口大国,加大马力生产是能够满足国际需求的。但是伊朗主产的石油主要是重油,而沙特等国生产的石油大部分都是轻油,两者无法混用,而重油对亚洲两个大国来说,需求量很大,沙特等国短时间内是无法满足这两个国家的需求。

最后,签署石油购买合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今天实施制裁,明天就和其他国家达成了新的购油合同。这里面牵扯到的利益很多,时间的长短、价格的高低、费用的支付等等,都需要反复磋商,才能达成一致,而这都需要时间。另一方面,很多国家之前和伊朗达成的合同不可能说中止就中止了,好多国家之前签的都是长期合同,如果单方面毁约,必须向对方支付大笔违约金,同是还会面临国际信用方面的压力。

因此,综合以上种种分析,美国对伊朗石油出口实施的全面封锁,让伊朗一滴油也运不出去的目标是绝对不可能达成的。


大国纵横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仍然在继续进口伊朗石油,而俄罗斯也同样在这么干,这就足以表明美国人想要让伊朗一滴油都运不出去的企图成了一句空话,当然了美国人在此次伊朗石油禁运的行动中的目标,也并不是真的要伊朗运不出一滴石油。

从世界各国特别是被“豁免”的八个国家的反应来看,美国的计划已经初步达到了自己的设想,即减少伊朗石油的出口,将原本属于伊朗的石油出口份额夺到自己手里来。

伊朗石油出口虽然出现下降,但是并没有彻底停止,在这一方面中国和俄罗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美国想到达到对伊朗实施完全石油禁运,基本上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原因没有别的,主要还是因为美国在当今国际上并不是没有竞争对手,相对于这些有志于取代美国的其他强国来说,只要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他们都会乐意去做。


比如俄罗斯在美国发出石油禁令之后,就摆出了一副毫不关心的态度,宣布继续从伊朗进口石油,这不仅是因为在过去的数年时间里,俄罗斯与伊朗在叙利亚战争中,已经结成了相对稳固的战略同盟,而且俄罗斯进口伊朗石油也有着经济上的巨大收益。

要知道由于美国长时期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使得伊朗政府不得不想方设法尽可能多的出口本国石油,以弥补国内财政上的需要,这就导致从伊朗购买的石油价格要远低于国际上的原油价格,而这些也是很多国家对伊朗石油趋之若鹜的主要原因。

因此当美国在今年下达伊朗最严石油禁运令之后,购买伊朗石油的国家将会变得更少,让伊朗石油出口从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俄罗斯必然会以更低的石油购买价格购买伊朗石油,然后一个转手就是无比丰厚的利润,这就足以让俄罗斯横下一条心跟美国对着干了。

再加上美国也同样长期制裁自己,那么凡是能够让美国在国际上丢面子的事情,像这种既能出气又能赚钱的事,俄罗斯自然会会很乐意得去做的。

让伊朗运不出一滴石油,只是美国掩护真实目的的一种策略,求上得中,求中得下。

在此次伊朗石油禁运行动中,美国方面所采取的策略其实只是商业谈判中的惯用伎俩,即在谈判中提出一个对手难以接受的高要求,然后以此为基础向下浮动底线,并最终获取高于自身预期的谈判结果。

所以美国在此次行动中,扬言让伊朗运不出一滴石油,实际上就采用了这一种谈判策略,目的当然是为了让谈判参与国承受来自美国的更大压力,并在最后迫于压力而接受美国的原本预定好的结果,那就是放弃或者减少进口伊朗的石油,转而从美国进口石油。

到目前为止,美国人的策略已经基本获得成功的,在被“豁免”的八个国家里,除了中国还在表示将会继续进口伊朗石油以外,日本、韩国则已经明确的表示已经停止进口伊朗石油,而印度、土耳其、意大利的态度仍旧暧昧,估计是还想再坚持一下,看看能不能捞点好处。

当然了这些态度暧昧的国家在最后究竟会不会继续进口伊朗石油,这都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情。

美国最关注的事情是中国会不会重新进口美国石油,已经中国会不会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到目前为止中国虽然继续在进口伊朗的石油,但是也同样重启了对美国的石油进口,而后者才是美国努力的重点。


落下m


美国从5月2日开始不再给任何国家购买伊朗石油的豁免权。伊朗称将会继续选找买家,并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输出石油。不过美国《华尔街日报》5月3日报道,"伊朗在寻找石油买家时遇到了困难,目前的出口水平已经下降至100万桶/日”。有美国官员透露称,美国政府正考虑继续加大对伊朗的经济惩罚,以切断该国的美元收入来源。

针对美国发布实施的伊朗石油禁购令,持乐观和悲观态度的都大有人在。伊朗石油部长尚甘尼5月1号表示,一些伊朗和美国官员预计,到今年夏天,伊朗石油出口量或降至40万桶/月的低点。在美国退出核协议前,伊朗石油出口量为250万桶/日。但卡塔尔外交官员称,美国对伊朗的石油禁运制裁难有成效。

美国禁止其他国家购买伊朗石油,这只是基于美国经济和军事霸权而来的霸权手段,但只要是不害怕美国的经济制裁和军事恫吓的国家,都可以不遵从美国的禁令。我国就明确表示,会继续与伊朗进行正常、合法的贸易合作,这其中肯定也会包括能源合作。印度、土耳其等国也在观望或与美国交涉继续购买伊朗石油的问题。

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清楚,美国真的希望伊朗一滴石油也卖不出去吗?我认为并非如此,首先。美国很清楚,除了用军事封锁手段,切断伊朗陆海石油输出通道这唯一的方法之外,其他任何手段都不能完全封堵伊朗的石油出口。其二,美国不希望把伊朗逼入墙角铤而走险搞战略摊牌。也就是美国不希望与伊朗发生战争。

实际上,如果在美国的战略挤压下伊朗真的变天,像伊拉克一样加入美国、沙特阵营,那么美国就失去了一条操纵中东格局的鲶鱼。沙特等阿拉伯国家就会调整战略,与其他世界大国搞平衡战略甚至有把美国边缘化的可能性。另外一旦失去伊朗这个敌手,沙特为首的阿拉伯国家就会把矛头重新指向以色列。所以美国真心希望看到的结果是,伊朗在深入的制裁打击下“僵而不死”。


高峰军事观察


美国封杀伊朗石油出口大限已经到来,为实现这一强制性计划,美国派出数艘航母奔赴波斯湾海域以及地中海和印度洋,其架势简直要将伊朗卡死。

那么,在此背景下,伊朗是不是坐以待毙,真的一滴油没有卖出呢?

如果美国的确将伊朗石油出口困住了,德黑兰绝不会等死,必然来个鱼死网破,挣脱美国的束缚,打破美国的枷锁,以全民族的力量与美国相抗衡,那么冲突乃至战争就可能爆发。

然而迄今为止,并没有两国大打出手的相关报道,这说明美国将伊朗石油出口一棍子打死的罪恶企图根本不可能实现。而来自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的新闻报道无疑是有力证明,报道称,目前航行在全球不同海域及地区的众多船只,依然载着伊朗的石油或天然气运往相关进口国。

这说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得人心,也就不可能得逞。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如火如荼,美国却反其道而行之,极力遏制、打压他国经济发展,这必然触犯众怒。

在这些置美国的阻挠于不顾的国家中,定然有俄罗斯的身影,俄军能在叙利亚内战中与美军间接对抗并迫其撤军、派兵前往委内瑞拉吓阻美国入侵,必然无惧于美国所谓的“长臂管辖”,依然故我地与伊朗开展“石油换商品”交易。

不仅如此,俄罗斯还派出1164型巡洋舰、1155型大型反舰艇以及瓦良格号巡洋舰奔赴波斯湾,与伊朗海军举行盛大军演,有力地打击了美国一手遮天的野心。

除了俄罗斯,我国、印度、欧盟等各个大型经济体也不会不顾自己的发展,而屈从于美国的意志,这在之前对美国的抗议中都有所反映。

难怪卡塔尔副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阿萨尼勒在5月2日亚洲合作对话第16次部长级会议上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对伊朗石油的单边制裁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是的,美国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在全世界树立了极坏的典型,这种恶霸行为只会令人不齿,并不能奏效,试想古往今来与全人类作对的人有谁下场好看?

点赞太容易,评论显真情,欢迎关注、留言,等你评论,等你『一鸣惊人』!

江淮圣手


今天是美国时间的5月3日,也就是美国实施对伊朗石油全面封锁开启的第二天,翻遍所有的新闻除了说是美伊双方继续对抗外并没有更新的消息。伊朗石油能否运出去我们看看霍尔木兹海峡就知道,按照伊朗近日以来的多次表态,如果自己的原油出口受阻,伊朗将关闭霍尔木兹海峡这个承载着全球石油海运量1/3的通道。但是时至今日,并没有任何消息说伊朗关闭了霍尔木兹海峡,这就说明伊朗的石油还在继续外运。因为虽然大部分国家被美国取消豁免权这一卑鄙的手段所恐吓而不再进口伊朗石油,但是中国、土耳其、印度这三个传统大买家和最大的二道贩子俄罗斯还在,有这四个大客户在,伊朗石油就有出口的必要。

另外还需要说明一点的是,美国人就算封锁伊朗石油出口也不至于傻到派军舰拦截油轮这种最缺乏技术含量、风险最高的办法,完全可以在操控货币结算、油价涨跌的方式上大做文章。30年前美国制裁苏联石油出口就是先通过抬高油价让苏联大赚,把国民经济的命脉全押到石油上,紧接着使出操纵油价下跌、大量印刷美元两个阴招双管齐下给苏联放血。短短半年时间,苏联为了止血只好暂停出口石油。这一止不要紧,但是国民经济却在瞬间大幅下滑。没办法,只好两害相权取其轻,赔钱赚吆喝的再次出口石油。但是苏联突然发现自己连开采石油的钱都很难拿出了……

无独有偶,2008年美国人再次用这一招黑了俄罗斯一把,把俄罗斯的3000亿外汇干掉了1000亿。

由此可见,美国人用经济玩死别国比用军事玩死别国的手段要厉害的多的多,军事手段基本上就是最后的总攻。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所谓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更多的还是运用经济、金融手段去搞,而不是派军舰像强盗打劫一样拦截人家的油轮引起巨大的国际争端。


大将军威武K


美国让伊朗一滴油都运不出去的目标,当然不能实现了。因此要搞清现在美国封锁伊朗石油出口的手段还是一项经济制裁手段,而不是军事封锁手段。这两种手段有本质性的不同,一个是通过软实力,一个是通过硬实力,当然,从效果来看,还是硬实力实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软实力则稍微滞后一些,但软实力省钱。

毕竟不是真刀真枪的军事威胁,这个世界上本来有好多国家不怎么对美国买账的,所以从这方面来看,美国想要实现的彻底封对伊朗石油的锁几乎是做不到的,而且伊朗也有应对措施,并不是一味的被动挨打。

具体解析:

(一)美国政府对伊朗石油禁运政策说的也非常明白,就是在今年五月份之后结束对伊朗的石油出口豁免期,正是实施全面的对伊朗石油禁售政策,任何国家和机构都不得进口伊朗的石油,否则将遭到美国的经济制裁。



从政策的内容就可以看出,美国对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手段,终归是经济制裁手段,也就是说,如果有国家不怕美国的经济制裁,可以随便从伊朗进口石油,想进口多少石油就进口多少石油,只要能扛得住美国人的怒火就行。反正从伊朗运输石油的船,中途就会被美国派军舰击沉等,只要能顶住美国的压力,一切都OK。

从这方面来看,有两个国家是绝对不理美国这一茬儿的,这两个国家距离是我国和俄罗斯。我国不用说了,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石油的消费需求是巨大的,我国从伊朗进口的石油占伊朗石油出口总量的1/4左右,如此大的石油消费需求,不可能因为美国的警告(经济制裁)而就停止,另外,我国与美国还在贸易战当中,根本不怕美国所谓的经济制裁。



而俄罗斯就更不怕了,因为俄罗斯也和伊朗一样,都处于美国的经济制裁当中,但俄罗斯根本就不当回事,俄罗斯因为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做支撑。虽然俄罗斯也是石油出口国,按理说是不需要伊朗石油的,但去年七月份俄罗斯总统普京主持与伊朗政府签订500亿美元的石油购买协议,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伊朗对抗美国的制裁,现阶段正好是美国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时期,俄罗斯也应该根据约定履行协议。

(二)伊朗也不可能被动挨打,对于石油出口问题,绝对要强力进行出口,可能原来由于伊朗石油出口的主要市场都是大多数都是美国盟国(如日本,意大利,韩国),可能通过海运的石油出口会急剧下降。但伊朗可以通过陆上运输,甚至可以通过走私等方式把石油运出去,毕竟低价的石油在很多国家都是能卖掉的。



要知道,伊拉克和叙利亚现在都是什叶派穆斯林掌权的国家,伊朗有很好的石油走私渠道,特别是叙利亚还是中东地区能源枢纽,是最好的石油走私基地。现阶段伊朗石油有用被美国制裁,石油价格肯定很低,定会有很多国家或者机构,由于利益的驱使去购买低价的伊朗石油。这种走私方式是美国根本无法控制的。


大正看世界


这个问题很难答复,因为前些天关于美国禁运伊朗石油的新闻满天飞。自从5月2日美国定的最后期限之后,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好像没有了,所以以下是我个人猜想。

应该来说美国的禁油令大部分实现。上图为伊朗石油出口方向,几个出口国中,除了中国都已明确表态不买伊朗石油了。

在波斯湾,美国加法国有着四个航母战斗群的海上力量,应该来说已经足够能对伊朗进行海上封锁。不过随着俄罗斯海军派出1164型巡洋舰、1155型大型反舰艇与瓦良格巡洋舰进入波斯湾,与伊朗海军一起搞了个声势浩大的联合军演,这一海域情况变得有点复杂。



而我国暂时没有派出军舰到该海域护航,也未见任何有关中国进口伊朗石油的报道,说明我国对伊朗石油在逐步减少,但还未停止。我国应该是和美国达成某种默契,石油还是照样进,但是不能到处宣扬。这样既不会损害我国经济利益,也不会打美国的脸。军事上我们不是美国的对手,所以现在不是和美国撕破脸的时候!


745小强



5月2日已过,但仍然有装载伊朗石油的船只出入霍尔木兹海峡和波斯湾,也未见美国拦截。因此,有人断言,美国的“清零计划”尚未开始,却已经结束。其实,有不少吃瓜群众误读了美国制定的迫使伊朗石油出口的“清零计划”。以为制裁就是不允许伊朗卖,不允许别人买一滴石油。以为美军会拦截所有出入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的伊朗石油。其实,美国只是规定不能在美元体系下交易伊朗石油。美军两艘航母陈兵波斯湾也不是为了拦截运输伊朗石油的船只的,而是在防止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首先,美国所谓的伊朗石油出口“清零计划”只是个概念。意指用美元交易的伊朗石油出口为零。直白的解读就是“其它国家在购买伊朗石油时,不得用美元结算”。言外之意就是你当然可以用其它结算形式购买伊朗石油。比如用买方的本币,比如用“石油换商品”。所以,美国不可能阻止“非美元交易”的伊朗石油出口,当然也就无权拦截运输伊朗石油的船只。


其次,美国是如何实现伊朗石油出口的“清零计划”呢?经常有人提到美国的“美元霸权体系”问题,其实,美国这次制裁伊朗就是准备通过美元体系来完成的。也就是说,其它国家如果用美元和伊朗交易石油的话,美国就会在美元体系内对交易的企业(不是国家)进行“金融制裁”。另外一种方法就是“二选一”,这也可以说正是美国的霸道之处,解读就是:“如果你选择和伊朗进行石油交易,那就是在和我美国作对。那么,我美国就不和你做生意了!”这是典型的霸道行为。不过,在目前这个世界上,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关联性显然比伊朗紧密。所以,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担心“因小失大”而纷纷选择了停止对伊朗的石油进口。


再者,美国是在“单挑世界”。美国有很多盟友,在很多国际问题上也不乏追随者!但是,在针对伊朗石油出口的问题上,美国却遭遇了瓶颈,或者说是遇到了巨大的阻力。比如,英国,法国,德国等美国盟友,它们曾一度试图建立一个独立结算体系专门用于伊朗石油的出口结算,从而避开美元体系的制裁。只是由于迫于美国的压力而未能付诸实施。不管怎么说,土耳其是北约成员,也算是美国的盟友。但土耳其一直因为伊朗的石油出口和美国讨价还价。日本和韩国那就不用说了,虽然都宣布不再进口伊朗石油,但显然心有不甘。印度一直拖到5月2日来临之前才向美国表态,承诺不再进口伊朗石油。这些现象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说明伊朗石油出口确实牵扯到了多国利益。二是说明美国于世界经济的关联性使这些国家很无奈。


伊朗的抵制方法是否有效将决定美国“清零计划”的走向。美国和伊朗已经交恶了四十年,美国也就制裁了伊朗四十年。但是,从手段来说,实事求是的讲,特朗普现在的手段最直接,也最狠辣。不管是奥巴马,还是小布什,亦或是克林顿,甚至追溯到人质事件时的卡特,美国历届政府对伊朗的制裁都是形式大于实效。而特朗普的手段显然更注重实质。而且有着一环套一环的递进层级。先是退出了《伊朗核协议》,恢复了对伊朗的制裁,接着又制定两阶段实施的新制裁。在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列为恐怖组织后,又取消了8国豁免权,逼近了特朗普的计划“核心”,即重创伊朗的国民经济。目的自然是逼迫伊朗生变。伊朗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伊朗政府很清楚,如果美国的“清零计划”顺利实施的话,将会直接影响伊朗政权的根基。这显然是伊朗政府所无法忍受的。所以,伊朗也做出了相应的举措。比如,对等的将美国军队列为了恐怖组织,确保了在气势上不输于美国;接着破获了290人组成的美国中央情报局间谍网络,震慑了伊朗国内的蠢蠢欲动者;伊朗总统鲁哈尼公开宣称可能会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表达了孤注一掷的决心;就在5月2日,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表态说:如果欧佩克威胁到了伊朗的利益,德黑兰不会保持沉默,欧佩克组织也可能会因为某一成员的“单边行动”面临崩溃。言外之意就是在暗示伊朗会退出欧佩克。显然,伊朗是在用诸多因素的“捆绑”来解套美国的制裁。效果如何,将视国际社会在美国和伊朗之间的“选择和斡旋”的程度。

直白的说,美国对伊朗石油出口的“清零计划”,已经不是单纯的美国制裁伊朗,而是成为了一场世界性的“或明或暗”的博弈。甚至有人将其定义为“一场世纪绞杀”。由此可见,这场博弈的重要性。可以肯定的说,因为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这两大因素,美国的“清零计划”不可能顺利实施,同时,伊朗经济也不可避免的会遭到重创。但是,这场博弈的胜负将直接影响十年内的国际局势走向。


卞竞婉


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如果说这样的事情都能够实现,那么,伊朗还是伊朗吗?美国还用得了用几十年的时间和伊朗进行长期的斗争吗?显然不可能的。所以,美国想要对伊朗的石油出口进行全面的封锁,并且,让它一滴油都运不出去的目标,是实现不了的,而且,是永远也实现不了的。

单独的就伊朗的石油出口运输问题,伊朗就可以选择通过土耳其,以及通过伊拉克的土地,大量的运输出去。而且,这些都还在不使用任何水路和船只的情况下,就可以运输到各个港口,然后,才通过这些国家的港口,再悬挂上这两个国家的国旗运输出去。而美国不可能,因此又发动第2次伊拉克战争,更不可能发动土耳其战争。所以,就单单的从土耳其和伊拉克的土地上,美国就无可奈何,又怎么能够说美国能够让伊朗的石油一滴油都运不出去呢?这不是笑话,又是什么呢?

况且,伊朗还有俄罗斯的帮助,还有其他国家的帮助,伊朗还可以通过地下运输渠道运输出去,美国对于这些事情,也只能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美国声称为的不能让伊朗的一滴石油运输出去,但是,他也不敢说不能够让伊朗一车车的和一船船的运输出去呀?因为,伊朗有自己的办法。所以,无论是用车子,还是用船只,伊朗都会有办法。而美国说的那么厉害,实际上这是哄骗人的一种表现,不要被美国的这一不切实际的声音,所吓倒所迷惑,还是要看伊朗和美国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个人观点,切勿上心,谢谢阅读,欢迎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