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土著也不知道的100条冷知识!479学校的冷门知识不一定知道!

1. 一年成聚,两年成邑,三年成都,成都自建城起,从没改过名字。

2. 成都城市中心点,并不是在天府广场,而是锣锅巷与文武路的路口:成都原点。

3. 成都府治一向很大,但是成都府城内只有两县,居住在这两个附郭县的人才是省内常说的“成都人”。两县一名成都,一名华阳,大致来说,东南属华阳县,西北属成都县,暑袜街一带分界,所以说成都有歇后语“成都到华阳——县过县”。

4. 成都现在的华阳,原来是华阳县的农村,后来归于双流,实际叫做中兴场,华阳县撤销后就占了华阳的名字。

成都土著也不知道的100条冷知识!479学校的冷门知识不一定知道!

5. 成都现在所说的皇城,是后蜀王建时候大致圈定的,后来蜀王爷朱椿就藩,府邸设在天府广场,科技馆一带。现在天府广场旁边“东西御街”可证。科技馆前身是文革时候的“敬祝毛泽东主席万寿无疆展览馆”,老年人多清楚。

6. 人民公园里的鹤鸣茶馆和华兴正街上的悦来茶园来历。鹤鸣茶馆过去相当于是教师人才市场,老师们在这里等待各地的校长(多是县份上的)来考察下聘。悦来茶园到今天也是川剧的圣地,选在这里是因为挨着祖师爷唐明皇的庙子。

7. 成都话的梅花音历史并不十分悠久,不出百年。流沙河先生又说,大慈寺原来读的是“太慈寺”。

8. 散打评书不是传统的四川曲艺,而是李伯清自己的发明创造。

9. 过去成都有上五县一说,所谓“温郫崇新灌”,随着今年上五县中的最后一个县——郫县撤县设区,上五县的历史完全终结了。

10. 老话说“金温江,银郫县,叫花子出在双流县”。一种解释为:双流以前很穷;另一种解释相反:指双流人有钱,叫花子愿意去那边讨口,所以叫花子多。

11. 崇州市就是过去的崇庆县,是宋高宗的“潜邸”,宋人有潜藩升府的惯例,所以升其为崇庆府。《宋史》又记录重庆府也是高宗潜邸,是错的。有说重庆府是光宗潜邸升府取名重庆的,不过《四川通志》说重庆府是位于两“庆”之间而得名的。

12. 自古割据巴蜀,莫不以成都为首都,只有元末明初的明夏政权以重庆为都。

成都土著也不知道的100条冷知识!479学校的冷门知识不一定知道!

13. 接上条,在隶属中央王朝时期,成都也基本上是四川地区的首府,但满清前期,由于成都经明末大乱毁损严重,四川督,抚,御史等大员不得不移驻阆中。

14. 李劼人《死水微澜》被誉为当代的《华阳国志》,故事发生在成都北门外天回镇,他说这是玄宗西幸,至此乱平,可以回都,故为“天回”。

15. 接上条,唐朝有两位皇帝幸蜀,第二位就是僖宗,僖宗逃至北门外新都县,驻跸废寺,夜见废墟中残塔大放光明,可以还都,赐名宝光寺。

16. 成都有大量外省命名的街道,如陕西街,湖广馆街,江南馆街,都是各地的会馆所在。但是九中在的宁夏街却是宁夏籍士兵驻扎在此得名。

17. 成都过去在火车北站五块石附近有玉局观,即苏轼退休后所谓“提举玉局观”所在。

18. 成都的东西南北四门不正,所谓北门,对的是东北方,南门,是西南方。且俗云东穷西贵南富北乱,至今如此。那时所说的东穷是指大批工厂如420厂、512厂、红光电子管厂90年代下岗潮后不止是穷,简直是惨。西贵是因为浣花溪附近,省市高官别墅云集于此。

19. 从前童谣说“石龙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断成都府”,故老相传张献忠沉银事,还真从彭山挖出来了。

20. 成都有所谓东西城根街,东城根街却在城西,其实是以满清少城(满城)为参照,东城根是少城的东城墙边,事实上,成都本来也就没有所谓“城根”的说法。

21. 诸葛孔明八阵图现有两处,一在奉节,长江之畔,俗称水八阵,一在青白江弥牟镇,即俗称唐家寺处,称为旱八阵。青白江由新都,金堂二县割裂而成,弥牟原在新都县治下,明人杨慎有《新都县八阵图记》传世。

22. 民国时期成都市区内有所谓四大名校,为石室中学(今存),省立成都中学(今成都二中,即北师大成都实验),成都县立中学(今成都七中),树德初级中学(今成都九中)。所以,现在成都名校都是有基因的。

23. 成都旧有尊经、锦江、墨池、芙蓉、潜溪等大书院,墨池芙蓉是青龙街上隔墙并排,后合为今成都七中。锦江书院析出一部,与尊经书院合为川大,剩余一部留在文庙为今四中,潜溪书院后改为华阳县中,今为成都三中。

24. 成都过去也是水城,小码头小渡口并不少。成都市内的最后一个渡口为望江楼渡口,70年代末龙舟路修好公路桥后撤销。现在成都渡口多在金堂、龙泉二地,但是也不多了。

25. 抗战时期,成都作为西南大后方空军的大本营,在临近地区建设了15座机场。包括广汉新店子(旧属成都),彭山,新津,邛崃桑园,华阳太平寺,双桂寺(今双流机场),双流马家寺,双流彭镇,凤凰山,温江黄田坝,简阳平泉,灌县蒲阳,蒲江寿安方坝,崇庆王场猴子坝,华阳中兴场。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从凤凰山机场起飞向台湾。

26. 成都府辖三州十三县,合称十六属。三州崇(今崇州市)汉(今广汉市)简(今简阳市),十三县为成都、华阳、双流、温江、新繁(今归入新都)、金堂、新都、郫县、灌县(今都江堰市)、彭县(今彭州市)、崇宁(今归入郫县)、新津、什邡。解放后设立温江地区,将三州十一县剥离出成都,只留成华二县。80年代撤销温江地区,简阳归资阳,什邡、广汉归德阳。今年成都收回简阳,老成都十六属只余什邡,广汉流落在外。

成都土著也不知道的100条冷知识!479学校的冷门知识不一定知道!

27. 接上条:成都市区的口音和周围的一圈基本都不一样,十六属中和成都口音接近的,大概只有广汉和金堂,实际上绵阳、德阳与成都口音的接近度远大于成都周围的属县。

28. 郫县有很多又红又专的地名,比如团结、合作、友爱、红光,这些地名不奇怪,当年很多很多,但是坚持不改,我猜大概和毛主席58年巡视红光有关。

29. 接上条:毛主席58年来成都开会,是他此生唯一一次来到成都。会议地方就在金牛宾馆,当时准备了两个合作社让他巡视,一个就是红光,一个是在新都。

30. 成都市区也保留有又红又专的地名,比如:红星路。红星路由原来的北打金街、南打金街、丝绵街、四维街四条街组成,最长的时候北到八里庄,南到磨子桥。分为北中南三段,后来红星北改名府青路,红星南改名新南路。

31. 成都有很多“某家某”格式的地名,城北尤其多。著名的就有梁家巷、曹家巷、李家沱这些地方。其实曹家巷没有住有曹家人,梁家巷也根本不是一条巷子。《成都城区街名通览》说过去曹家巷都是泥巴路,只有坡坡上铺了石板。鸡公车往来不觉,碾压不断,石板上留下沟槽,成都人诙谐,干脆就叫“槽家巷”了。梁家巷就是北门上头一环路一带,没有具体的街道。

32. 南京有个地名叫“后宰门”,成都也有个地名叫“后子门”,其实是一个东西,叫做“厚载门”,都是皇(王)宫的一道门,取“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意思,时长讹变了。

33. 成都站俗称火车北站,真正的成都北站在新都,是货运站。成都东站有两个,一个老站在八里庄,是货运的,改名“八里火车站”了,新站就是现在的大站成都东站。高新桂溪还有个成都南站,青羊苏坡有个成都西站,是东站和火车北站两站的辅站。

34. 成都东站在沙河堡,是成都铁路局下头最大的站了。沙河堡以前就是交通要道,是成都到重庆的第一驿站。相对应的,重庆轻轨有一站叫“二塘”,是重庆去成都的第二个驿站。第一个驿站是头塘,到成都总共有七十二塘。

35. 蜀王爷在四川开支散叶,二代纷纷封王,但除世子之外,都只能袭郡王号,所以他们的封号对成都人来说就比较接地气了。比如华阳王,崇州(其实是崇庆)王,郫县唐昌镇(其实是崇宁)王。

36. 其实成都地铁的宣传标语“成都地铁,生活一脉”是押了韵的(四川人都懂)。

37. 十陵原名石灵,这里的蜀王爷陵墓不到十座,但加上王妃、太监陵又不止十座陵。

38. 民国政府办学,建立国立大学从师范学校着手,在全国的六座核心城市建了六个高等师范学校,即北京、南京、武汉、广州、沈阳、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成都高师后改名国立成都大学,最终归为国立四川大学。而现成都大学(学院)始建于1978年,最早位于荷花池一带,后迁至十陵。

39. 后蜀的皇帝孟昶,干了大概三件事。一:确立了“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二:把九经三传列入广政石经;三:就是我们知道的第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如果说还有一点什么成绩就是留了一句“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这个对苏轼的文学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后来苏轼又续写了这个残句,等于孟昶和苏轼合作了这一阙《洞仙歌》。还有对百姓也是不错的。但这些都是次要的,他主要的他就是三件事情,很惭愧,就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谢谢大家。

40. 前蜀皇帝王建的墓永陵封土是圆的,很像个台子。成都人一直说这是司马相如的抚琴台,1942年挖防空洞才发现这是王建的陵墓。且永陵是全国第一座被科学发掘的皇帝陵,也是唯一一座地上皇陵。

41. 文殊院供奉有一份玄奘法师的舍利,玄奘法师也就是在成都大慈寺受的具足戒。这份舍利得来相当不容易,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去搜下。

42. 成都有个地方叫“杉板桥”,杉读沙,此地原名就叫“沙板桥”。

43. 华西坝最先出现的学校是五个基督教会办的华西协和中学,然后才有了华西协和大学,俗称“五洋学堂”。抗战时大学内迁,这里又集合了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中央大学医学院、燕京大学、齐鲁大学五所大学,合称“五大学”。

成都土著也不知道的100条冷知识!479学校的冷门知识不一定知道!

44. 成都总共有三个文庙,两个都在石室中学附近,文庙前街上的成都府文庙,何公巷的华阳县文庙。文庙前、西、后街的参照物是府文庙。

45. 《成都通览》统计清朝末年成都城内有名字的桥总共192座,其中青羊宫一带的桥多带“仙”字,成了系列,如望仙桥,迎仙桥,会仙桥,送仙桥。

46. 成都的法场在东,北两个较场。“落虹桥”原名“落魂桥”,就是因为罪犯押到这里,多半就吓安逸了。但“凌迟”是在荷花池行刑。

47. 文革的时候,春熙路改名反帝路,盐市口改名英雄口,驷马桥改名解放桥,南门大桥到九眼桥改名红专路,牛市口改名胜利口,沙河堡改名革命堡。

48. 接上条,成都四中改名抗大战校,七中改名红旗中学,盐市口中学改名向阳中学,最火的名字是东方红中学,锦江中学、十六中、西北中学等先后改为此名。当时最豪华的锦江宾馆也改名叫做东方红宾馆。

49. 瑞典汉学家,把莫言介绍到西方的马悦然曾于48年在峨眉山报国寺出家当了8个月和尚。

50. 成都第一家肯德基开在总府路,1995年开始营业。但94年德克士就在成都开店了,这也是德克士在中国开的第一家店,所以德克士曾经掌控了成都的多半快餐市场。直到前几年,德克士也是成都的郊县天王。

51. 最受全体成都人喜爱的商场一定是伊藤洋华堂。事实上,洋华堂在中国只进入了北京和成都市场,且成都的洋华堂比北京开的早。位于双楠的伊藤是全亚洲收入第二高的店。

52. 80年成都发行了新中国的第一家股票蜀都股票。八十年代中期,当网上谣传的“第一支股票”上海飞乐发行的时候,成都已经推出了第二种股票汇通股票。

53. 成都的老饭店努力餐原来是地下党的秘密据点,所以这里也是全国唯一一家以餐馆为址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4. 成都的公共汽车始于1925年,由华达公司经营,设东南西北中五条线路,每条7到10站不等,按站收费,每站铜元一百文,环城大洋五角。

成都土著也不知道的100条冷知识!479学校的冷门知识不一定知道!

55. 少城是专给满蒙八旗居住的,所以命名全都按北人习俗,内部除主街长顺街外都叫胡同。著名的宽窄巷子中,宽巷子原名仁里头条胡同,窄巷子原名仁里二条胡同。

56.成都的双楠伊藤是全亚洲收入第二高的伊藤洋华堂

57.成都喜欢把跑腿的,打下手的,还没有成气候的员工成为丘娃儿,很多人自我调侃时,也喜欢自称丘娃儿,此字来源于兵这个字,去掉两条腿,意为他人手下的小卒子,跑断了两条腿,是以称之为丘娃儿。(感谢诸位的回复,大家指出还有一种说法是称之为鰍儿,意为泥鳅一般微不足道的含义,总是大致意思都是殊途同归,都可以拿作参考。)

58.成都乃至四川,都喜欢称一些人为哥老倌,现在可以作为尊称,但是以前这是一句江湖上的黑话,来源于巴蜀文明的哥老会,哥老倌就是堂口的话事人,但时过境迁,这个词的含义现今早已今非昔比。

59.成都四川乃至重庆,都有位召人喜欢的老伯,李伯清,英文名为贝利马列斯,里贝金,日文名为,金岛僬焕,韩文名,金教奂,我想成都忍自然会会心一笑。

60.谭谈交通,谭乔戴帽子与否,年龄大概在二十岁上下浮动,且谭谈交通上过日本节目,是数十年的长青节目。

61.成都是全国离婚率都能够排进前三的城市,成都人乃至四川人在外地人的眼中也是集贪图享乐与吃苦耐劳于一身的矛盾群体。

62.你在北方的暖气里大雪纷飞,我在成都的棉裤里度日如年。


成都土著也不知道的100条冷知识!479学校的冷门知识不一定知道!


65.著名的五朵金花分别是 盐道街小学,龙江路小学,泡桐树小学,实验小学,成师附小

66.其实所谓的四七九只有七中还在用数字代码的校名,四中已经改回原名石室中学,九中已经改回原名树德中学。

67.成都七中校址在电脑城百脑汇会对面,这个地方以前周围是菜地,不像树德中学和石室中学的校址一直在城里,所以才有七中在城外的说法。

68.成都七中有一句名言叫 少壮不努力,长大考隔壁。现在的话已经不是这样了,一方面七中扩招,另一方面川大合并了成都科技大学(94年),之后又吞并了华西医科大学,现在是四川的巨无霸学校。川大的录取分数线大概在七中的平均分左右,所以要很努力很努力在七中考过一半的人才能去川大。至于川大的医学部,口腔八年只比清华低两分(2014年)。而且七中隔壁不光有四川大学,曾经还有成都科技大学,还有西华大学。当然还有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医学部),那是非常难考。

69.成都孩子的著名升学一条龙服务其实就是 五朵金花+四七九的初中部+四七九的高中部+名牌大学(至少是川大,现在流行去美国读本科,答主列表出国党几十个)。其中龙江路+育才+七中是顶级一条龙(单纯从录取难度上讲,龙小最难进,七中的中考收分最高,育才是老牌名校,最近几年生源不行了,现在有新学校七中初中部也很不错)。

70.成都外国语学校和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的老板是同一个人。

71.四七九各有各的优势。首先,从学校扩张方面,最成功的无疑是石室中学,拥有两个校区集团内有十五所学校其中十所冠名。而七中只有两个校区集团内有四所学校。树德则是十二个学校。成绩方面,树德中学宁夏校区的高考平均分首超七中林荫。七中林荫的TOP5(清北交旦浙)多达100人,是重点率最高的学校。

72.石室中学的校长名叫田间,曾经有一场误会“石室中学校长田间勤奋工作”导致外省某校把石室中学当作贫困中学援助。然而尽管名字很土,田间校长在学校扩张和教育集团化方面成果显著,被该校师生称为田老板。

73.四川大学最开始的校址只有现在望江校区的东区。以前的西区是成都科技大学。后来两个学校合并,改名四川联合大学。结果因为名字太土了,导致学生不买账,录取线降低,后来又改名四川大学。从此,曾经的四川理工科牛校

成都科技大学消失在历史的滚滚尘土当中。之后,四川大学又合并了华西医科大学,成为了名牌985。


成都土著也不知道的100条冷知识!479学校的冷门知识不一定知道!


74.四川拥有的名牌大学211,985在全国省份算多的,比四川多的只有北京上海广州江苏武汉和陕西,然而四川的一本率只有5%,果然四川人还是喜欢坑自己人。

75.成都的211,985的认可度本省比外省高很多,收分档次本省也比外省高很多(排位/考试人数),而且前提是四川的大学在本省有招很多人。很多外省人考的分数都比本省人低很多都进来了。

76.西南财经本部所处的光华校区,校区名光华的来历并不是因为周围是光华村,而是它的起源是民国时期上海的光华大学内迁,而光华村名字由来便是光华大学所处这个地方。

76.西南交大的交通大学和西安交大、上海交大的来历还不一样。西交和上交同族同宗,源自前国立交通大学。而西南交大的交通是原交通部第二交通大学,校址在唐山,又称唐院,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内迁到四川。很多人都以为西南交大的峨眉校区是新校区,实际上最开始唐山交大迁入四川先到的峨眉,后来才去的成都。另外,名为交通,国内所有的交通大学只有西南交通大学的专业方向跟交通有关。时至今日,唐山人还幻想把西南交大迁回来。

77.四川的五所211,985学校,学校历史最长的是西南交大(120年,比川大早几个月),最晚的是成电(1956年)。因为四所(西南交大、川大、成电、农大)学校建校年代都是6结尾,今年(2016)出现了四所大学庆祝校庆,而且学校基本都是大手笔,各种消息铺天盖地,整个成都都是盛况,举市同庆。

78.四川大学医学部是合并前的华西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华西协和大学,是一所具有教会背景的学校。很多成都人以为华西一直是医学院,其实在50年代的国家院校改革之前,华西协和大学一直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华西协和大学的校址就在现在的华西坝,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另外,成都很多医院都有教会背景。

79.五所211,985里面,面积最大的并不是川大,而是四川农大的雅安校区,因为有试验田。

80.四川农大并不在成都,本部在雅安。不过在成都的温江有一个校区。

81.关于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最近几年四川考这两个学校越来越难,因为这两个学校一年比一年招的人数少。热脸都去贴外省人的冷屁股了。

82.成都,又名蜀都、蓉城、龟城、锦城、锦官城、车官城、天府之国。

83.现在位于高新区的华阳、中和,自古即为膏腴之地。文革期间,开办协和公社与中和公社,相隔一条府河,有五岔子大桥连接。三年大饥荒,协和公社饿死一半。公社旧址即今环球中心。

84. 杜甫看的西岭雪山不是今天的西岭雪山,而是成都以西连绵百里的邛崃山脉的雪山。事实上,“西岭雪山”成为正式的地理名称才不过30多年。

85.“成都正统在一环,三环之外无成都,绕城之后皆蛮夷——一些所谓成都“土著”居民的逻辑

86. 成都人打麻将习俗:打缺 永向前 下雨 血战 有封顶

87.成都是全球人口超过1kw的特大城市里距离雪山最近的

88. 成都机动车保有量全国第二

89.李伯清老家在西糠市街,就是现在太古里西广场的位置

成都土著也不知道的100条冷知识!479学校的冷门知识不一定知道!

90.文殊院旁边有条街叫楞伽庵街,念leng qie an街,成都人讹读传为ling qin an街,很多人光看字的都认成leng jia an街。

91成都女人最爱用反语的手法

92.成都人一般见 IFS上的熊猫次数比真的熊猫多

93.青羊小区在金牛区

94.老成都人指路:拉撑走,抵拢,倒拐。

95.恒大广场那个地方是原来的成都市劳动文化宫 90年代男同志 还有男异装癖喜欢在那里秘密聚会

96.冒菜的“冒”字其实是热水烫的意思。同样可见冒鸭子,冒结子等。其实这个字在很多地方的方言里面都有。

97.冷锅鱼是滚烫的。

98.盐帮菜是以辣出名的,而且盐放得很少。

99.成都乃至四川都莫得白味火锅。真的是因为川耗子些只晓得傻拙拙地吃海椒嗦,其实不是得,白锅还是有的。只是红锅是火锅,鸳鸯锅是火锅,但白锅就叫『汤锅』了,只是开除火锅籍贯了。

100. 九眼桥,国家AV级景区。


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