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父辈多能相爱到老,而我们的爱情却太多半途而废?

不赌不毒不妒不独


在父辈那一代的他们,爱一个人,便是一辈子;陪伴一个人,便是一生。到了我们这个年代,为什么不能呢?年轻时,谈过的恋爱,便是好几对,为什么和以前不一样了呢?

在那时,我也在童年时经历过,生活水平很差,但是有衣服破了,便是缝缝补补,有东西不好了,仍然是吃下去,我父母亲便是如此,我看了很惭愧。现在,有衣服破了便扔掉,食物稍微有不好便丢弃,感情也是如此,生活水平提上去了,思想却差了很多,两个人之间,如果有矛盾产生,有时候却不是解决,而是分手。分手,在现在的这个年龄时候说的最多的几句话,不是我认为你哪不好,就是我认为你在哪方面有问题。

观念思想和以前已经变化很大了,大概是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吧,我对这有些排斥吧,对于自由却有些超出了,超标了,有些事,差不多就行,过度了就不好了,今天喜欢上了谁,明天却有另一个去喜欢,观念的变化不止一点大。对于中国的传统思想,我还是个人更加喜欢,因为,一辈子,喜欢一个人,足矣!

生活,需要有一个度,度量的界限。东西多了,便不珍惜,如今,缺水的地方恨不得能多次利用,不缺水的地方天天浪费;粮食多的地方不知珍惜,粮食少了,才珍惜。对于爱情,有些人,不知珍惜,等到了自己丢失的时候才懂得珍惜了!我认为,喜欢一个人,便珍惜她吧,别等到哪天你把她弄丢了,才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

喜欢一个人,陪伴她,便是一生,自己本来想要一个陪伴自己的人,最终却一无所获,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忘记了自己本来的想法与观点,我们常常说的一句话,不忘初心,但是,最后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被权利,被欲望,被自身……忘记了自己本来的面目,又有何能力去面对未来呢?有如何能够在生活中过的很好呢?

人这一生,最悲哀的便是自己拥有着无尽的野心,却没有那么强大的能力去完成,想要得到更多,最终却连自己本来的东西都丢失了,还有什么资格去说其他的呢?

我希望,在未来,你能够遇到自己喜欢的那个女孩子,不让她受苦,能够在她困难时陪伴,守护,不要忘记自己的最初目的,不忘本心,牢牢记住自己的本来面目,懂得珍惜,别在失去时才后悔。

从前的生活很慢,车马很慢,陪伴一个人便是一辈子,我希望,我能够和你,慢慢度过,和你,走一辈子!





余生有你陪伴我不孤独


是父辈压抑了自由天性,还是我们太挥霍自由,这句话问的真好。

我觉得是环境,主流意识形态使然。

我们父辈生活的时代,提倡婚姻的忠贞,尤其对于女性,离婚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

记得小时候,在众人洗衣服的井边,看到一个女人一瘸一拐的过来洗衣服,大家很随意的问她,又给老公打了?她也很自然说是,还跟旁边人说笑。我问我妈妈,为什么这个女人不离婚,我妈说,离婚多丢人啊,而且还有三个孩子,离婚了孩子怎么办?

这是那个时代的主流思想,民间不也有,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说法吗?人们都是劝和不劝分的,包括娘家。

我自己的小姨也曾经被家暴,我两个舅舅冲上门去把姨夫一家人都打一顿,但是两边谁也没提要离婚。我外婆最疼小姨,可是我小姨哭诉要离婚的时候,我外婆甚至说,死在外面都不要回来。我当时听了觉得好绝情,好在舅舅们去出头了,我心里还好受点。

我家婆婚姻也不幸,年轻时起早贪黑做批发生意,成了当时的百万富翁,可是老公吃喝嫖赌,不着家还把家都败了,两栋房子三个铺面百万存款,一夕之间化为乌有。除了自己偷偷躲着哭,外面绝不露身色,兄弟姐妹也是很久以后才知道她破产,也是一句话,丢不起这个脸。家公没钱了回家蹭饭吃,两个人吵吵闹闹现在也还继续着。我作为媳妇都想不通这样的凑合有什么意义。

到了我们这一代,离婚已经时有耳闻了,跟女性独立性提高有关系,女性经济独立,思想也会跟着独立,当然,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也很重要,我们那时候看情感类的文章,都是提倡婚姻要有质量的,但整体离婚率不高,主要的舆论导向还是教导大家要用心经营婚姻,不要轻言放弃。

到了现在这一代,离婚率就有点恐怖了,有的地区居然达到了50%,简直把婚姻当儿戏。这个和独生子女一代,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有关系,双方都不能迁就人,包容性不够。社会意识形态也更多的认同人要为自己而活的言论。

所以我觉得这是每代人所受教育和社会舆论影响造就的。

但很多时候,意识形态也好,流行也好是有轮回的。

当离婚率超高而引发一系列问题时,舆论导向又会变化。

下一代可能又不一样了,也许不结婚的多了,也许婚姻变稳固了,也许同居多了,也许未婚生子多了,谁知道呢。

短短一生人,别太为难自己也别太为难别人。





沙粒和蚂蚁


为何我们父辈都能相爱到老,而我们的爱情却太多半途而废

先说说我们的父辈,很多不是相爱到老,而是相伴到老,那个年代人很纯洁,离婚是丢人的事情,天天吵架也不离婚,怕别人笑话。再说那时候都很穷,为了生存能得到温饱天天在地里的干活儿, 也没时间去计较很多,天天吵也都是些锅碗瓢盆的小事儿,没有原则性的问题。我爹我妈吵嘴拌嘴了一辈子,根本谈不上相爱,但不离不弃相伴了一辈子。

而我们太多的婚姻半途而废,和社会的发展太快有关系,吃饱了喝足了还要你抢我占,你争我夺,得到的越多越不满足,总觉得自己吃亏,人变得越来越自私,甚至为了一句话就大打出手,谁也不在乎谁,谁也不珍惜谁,把婚姻当儿戏,把出轨当游戏,现在的社会真的是一个大染缸,我们父辈的一些传统美德都已经不见了踪影。

社会在发展,人也在变,变的让我们那个年代的人觉得很不适应这个社会,也觉得有些事情不可思议,我女儿说的,不管是好是坏,不适应社会就会被淘汰。


大眼赵姐


如果按照三十年为界限,和现在对比的话,确实是有像题主所说的这种区别。我作为一个七零后,经历了这个跨度,就给大家从四个方面进行对比说明,为何父辈多能相爱到老,而我们的爱情却太多半途而废?

一、婚姻组成方式不同

父辈那一代的婚姻,多由中间人介绍,比如亲戚或者工作单位的领导,自由恋爱的很少。通过中间人介绍的好处就是,已经把双方的家庭条件,工作背景等情况,都匹配好了,然后再谈感情。

那时候的情况,并非是旧社会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能违背,如果两人情感没有谈好,是可以不同意的。介绍人往往都是长辈或者领导,双方对介绍人比较信任和尊重,有的甚至是“先结婚,后恋爱”。

所以,那个时候的婚姻,相比于现在来说,就具备了婚姻生活的稳定土壤。也就不那么轻易的出现问题。

而现在的婚姻,多是自由恋爱而成。无论是什么原因,两个人从相识到相恋,待到两人情感深厚的时候,才开始谈婚论嫁。此时对于双方的现实条件就失去了选择的余地。


他们对于情感之外的因素也不那么看重,认为只要两人情感好,其他的都不是事。但是,情感是美好的,婚姻是现实的。情感之外的那些因素(原生家庭的影响、教育背景等),如果相差太多不匹配的话,婚姻中就可能会出现多种障碍。

(相关延伸内容,大家可以关注我,并查阅我在《相亲结婚的幸福还是自谈的幸福?》问题下的回答。)

二、社会舆论方面影响

在父辈当时的社会舆论下,离婚是一件很丢人的事。一个人离婚了,会波及到父母、家庭、单位等等各方面。如果有了婚外情,不仅父母、亲戚的脸面无光,就连工作都可能丢了,最起码是记大过,失去终身晋升机会。这种对个人的影响,直接给婚姻加上了稳固的绳索。

而现在的社会舆论方面,离婚则是相对比较中性的,很少再有人会因为离婚而对其进行道德审判。而且父母亲人对婚姻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小,至于单位和社交关系的影响,对婚姻就更没有任何约束力了。

三、意识方面的不同

由于当时社会物资比较匮乏,人们的收入水平也比较低,所以就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思维意识。那就是“东西怀了,要修,而不是换”。

所以,当婚姻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不会直接想到离婚,而是试图修复和弥补。那个时候,夫妻闹别扭了,往往会找比较信任的第三方,比如共同的朋友,老师等等,来帮着调节。这就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夫妻矛盾对婚姻的冲击。

而现在,人们的思维方式相比于三十年前,有了很大的改变。东西坏了直接就想换掉,很少再想到拿去修理了。

所以,当婚姻出现问题的时候,很容易就想到放弃,他们并不想找其他的第三方来帮助调节。很多情况是直接闹僵,然后就奔民政局离婚了。而此时,可能父母、朋友都还一无所知。

四、信息方面影响

三十年前是一个连电话都很少的年代,信息流通相对比较闭塞,与外界联系都是通过书信。因此,生活的圈子仅仅是方圆几里的区域。城市中的话,都是生活在单位的家属院,院里的每个人都互相认识。正是因为这种闭塞的环境,导致家庭社交关系相当稳定,更没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诱惑。


而现在我们处在一个科技进步、城市化极高的网络社会,大量的人通过城市集中或者网络连接出现在我们的社交范围内。而且,我们与外界的联通方式也是多样化的。社交的发达伴随着的就是无尽的诱惑,这就直接冲击了婚姻的稳定性。这也是婚外情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这多方面的巨大差异,才导致了父辈和我们这一代,在处理婚姻问题上表现出很大的不同,使“父辈多能相爱到老,而我们的爱情却太多半途而废”这种现象成为一种现实。同时,也希望现在的我们,能够从这些不同之处获得启发,来促进我们当下婚姻的进一步稳固。

在这里,我只是对比描述了四个方面的不同,一定还有其他的方面,希望答友们在评论里继续补充。(end)

欢迎【关注】大象生,专注回答情感、两性、婚姻、家庭等问题。希望您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大象生


父母辈的婚姻家庭比较稳固,现在人的婚姻越来越脆弱的原因,是很多因素造成的。

  • 父母辈生活的年代,物质条件相对匮乏,那时候每天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忙于生存上。一天到晚累的要命,生活也没有太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差不多,没有太大的贫富差距,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 那时候没有执行计划生育,不像现在一家一两个孩子。六七十年代的家庭,三四个孩子,五六个孩子都属于正常,生活的担子比现在重的太多,扶养孩子长大已经够累的,没有闲暇时间考虑别的,也没那个精力。

  • 那时候的人们文化程度普遍比较低,没读过书没有文化的占比很高。人们过着纯朴自然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文化程度跟人的欲望程度是有关系的,想法相对简单,容易满足,吃得饱穿的暖就可以了。

  • 那时候,城镇化率低,更多的人生活在乡村,务农的也多。农业时代,‘’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典型的小康社会,还追求什么呢?

  • 那时候,也没有互联网,人们都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局限在身边有限的范围内,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没有那么多的诱惑。

  • 慢慢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越来越丰富,交通越来越发达,互联网打开了人们广阔的视野,为更多的人呈现出眼花缭乱光怪陆离的视野,于是一切都变了……

人们开始变得不满足,追求越来越高,欲望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层面,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也越来越浮躁,物质的追求精神的追求都开始发生更加多元的变化。
这一切促成了现代人跟上一代人在婚姻家庭方面的巨大变化。

营养师周启祥


父辈们年轻时生活条件普遍差,大都在为了解决温饱而奔波操劳,再者那会儿的讯息也闭塞,人们的思维相对也就单一。

即使现在条件好了,他们也度过了婚姻中最危险的那个阶段,同时自己的孩子也大了,就连自己都满头白发了,哪还有那么多的心力去折腾。



而年轻的一代就不同了,他们正值青春,也赶上了好时候。当下的人们不仅接收讯息快,而且接触的人与事物也多,这在开拓了视野之余,也难免会萌生出很多浮躁的想法。

这并不代表,现在的年轻人定力就一定差,而是在大氛围的渲染下普遍产生的一种现象,这难免与社会的进步相关。

时代进步了,人们的思维就会越来越开化,就会更加崇尚自由,不愿意被自认为不好的事物所束缚,一旦受点委屈就急着跳出,从而出现离婚率连年巨增,也在所难免。



就连对待工作也一样,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把辞职当回事,因为当下的选择机会多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这更是好多年轻人都曾有过的真实想法。

可父辈他们那时就不同了,由于工作岗位奇缺,要是谁能从农村出来,到城里当上一名有工资可拿的正式工人,那会是全家人的骄傲,又有谁会舍得丢掉那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呢?

这些所谓的种种乱象,其实都与社会进步认知开明相关。就算在父辈时期,离婚这种现象,不也是从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人群当中,首先发生的吗?


君心似水自媒体


父辈们的爱情,这里所指的是那些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人们,对于他们的爱情来说,我们眼睛里所看到的大部分事实是:他们的爱情,即便是感情不深厚、即便是吵吵闹闹一辈子,他们也依旧还能一起搀扶到老。

父辈们对爱情忠贞不一的态度和离婚罕见的现象,与现在社会高离婚的现象,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两种结果。

对于他们的爱情而言,也恰恰印证了那句: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的老话。

还有更多原因,也许是当时社会封建的思想,导致人们不会存在离婚的想法,一旦离婚别人就会说闲话,尤其在农村,更是让你抬不起头来,背地里说你坏话,特别是你再有得罪的人,更是把你说的一塌糊涂,让你颜面扫地。所以离婚一词,在当时的社会是很少提及的,当然了也会有,不过也是九牛一毛啊。按当时社会发展来看,经济条件还是非常差的,提到钱大家都没有,一些人性的诟病很少存在的,那个时候人们也特简单,一日三餐能吃饱,还能吃上白馒头就更不错了,这就是当时社会人民的真实写照。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他们虽然吵架了、有矛盾了,但也容易化解,因为在他们的心中,对家,彼此共同营造的心,比现在的年轻更看重和更注重。

可到如今越来,社会发展越来越快,逐步向好!可出现的系列问题反而更加严重了。离婚率逐年增多,为什么现在只要一吵架,离婚这个词就挂在嘴边,很轻松地说出来。现在的人们很少去在意家这个词,所存在的意义。

现在的年轻人,他们的侧重点,恰恰与父辈们的爱情观念,是截然相反的。现在的年轻人,对人的重视程度和感觉,远远高于家庭的概念。他们认为,在爱情中,只要对对方有不满,或者失去感觉了,没有爱了,哪怕这个家再留恋,也会因为一言不合,便会提离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而决绝地离开对方、离开这个家。

导致这一系列问题,既有来自社会的压力,也有个人存在的心里问题。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只能是两个人,且行且珍惜,社会的高速发展,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都将是发展的产物。如同城市的建设,到处都在拆迁搞发展,大力建设现代化,那么雾霾就是这个阶段的产物。我们不可避免,只能看人的自觉与素质。

愿善良的人都能够被温柔以待,愿每一段婚姻都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愿我们都能简简单单,平平淡淡!





山东巨蟹数字


阴历阳历都是双,是结婚的好日子。

那天吃喜酒,在展览馆一楼大厅,六十桌酒席,郎才女貌,十分登对。

半年后,听说他们离婚了,两家门当户对,各有一套婚房,各有一台车,离婚后的生活品质,完全不受影响。

受影响的是双方父母,觉得拼尽全力,风光无限的儿女情长,可以终到白头,未曾想昙花一现,还得抖擞精神,再来一次。

和父母比较,离婚率变高,是女性更独立,更有思想,更自我了?

女性思想进步,社会地位的改变,促进了当前的离婚率!

婚姻是两个人互相蹉跎的事,一方强,一方弱,双方完美切合可以吗?难!大多数都选择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谦让。

父母辈,男性一般比女性强势,农村强壮💪男的拿十个工分,女的再强也只能拿七八个工分;城市分福利房,以男方工龄,职务,职称为主。

现在社会,女性独立意识越来越强,无疑会和男性产生摩擦,双方难以包容。

父母之所以不离婚,是穷,男女无法各过各的,只能凑合在一起,即便互相折磨,也懒得离婚,看着儿女不离婚或没资本离婚。

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社会形态转变更快速。

现在年轻人大多处在社会富有时代,物质和娱乐的丰富而活得更自我。

我们的父母,婚姻哪有如今这样爱来爱去的,无非就是找个人搭伙过日子。

文明物质生活丰富,快捷,便利,俩人为了物质撕逼很正常,男女平等,谁也不依靠谁。

如今吃饭,下馆子,点外卖;做家务洗衣机,吸尘器,洗碗机,微波炉,钟点工;女的工资足够养活自己,夫妻互相依赖程度降低。

结婚分三种:

为繁衍后代,开枝散叶结婚;

因爱情而结婚;

因需要合作伙伴而结婚

真正联姻的有钱人,即便感情不合,有钱各玩各的,他们的婚姻是资本联合,是形式,是壳,而不是爱情。

各种避孕方式的出现,性和生育分离,婚前性行为被广泛接受;丁克家庭结婚不生育。

离婚的理由只要一个:

三观不合,在一起真的很累!

这个时代的男男女女,懂得为自己而活,不像一些父母,感情即使破裂,也要委屈求全...

他们抛开道德世俗的眼光,走出围城,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桔红苹果


从前车马慢,书信慢,父辈总能相爱到老,现在科技快,讯息快,我们习惯半途而废。你问我具体原因是什么?且听我一一道来。

一、思想观念不一致:从前的人们崇尚从一而终,爱一个人,就要从一见钟情到白头偕老,在他们眼里,没有分手,只有丧偶。他们要把所有第一次都留给最爱的那个人,而且一旦遇到爱的人,就努力为他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能够与之匹配。



现在的人们对忠贞不渝几个字理解不够深刻,总觉得下一个才是更好,从而错过一个又一个,最后回头来看,发现自己变得一无所有。

二、讯息传播速度不一致:从前走路骑马,几十公里也要一天,那个时候写封信,几个周才能有回音,人们在等待中练就了不凡的耐心,对人对事都不骄不躁。

现在飞机高铁手机,几千公里一天就到,打个电话发个微信一分钟不回,对方就在质问你是不是不爱我?一切便捷了,人们的心却浮躁起来,喜欢上快节奏,再无法沉浸下来思考自己最爱是谁?



三、社会环境影响:以前要是一个女孩婚前怀孕或者三天两头换男朋友,那是要被方圆几十里路的父老乡亲口水淹死的,更甚者还要浸猪笼。要是谁家男孩睡了别人姑娘,就必须负责到底,要不然人家得拼命。

现在的人们总喜欢讨论谁又换男女朋友,谁交的男女朋友多,谁又睡了谁。谁家女孩换男朋友,几个家长还夸有魅力,谁家男孩隔三差五带女孩回家,周围邻居还夸男孩能干。人们心里想的不再是爱与情,而是利与欲,利欲熏心,爱情就变淡了。

从前东西坏了,人们喜欢修修继续用,现在东西还没有坏,只是旧一点,人们就要丢掉买新的。人们嘴里说着别人坏话,心里却想着比自己说的还要坏的事情。

从前到现在,变的不是爱,也不是那些所谓的情,真正改变的,只有贪婪不足的人心!


嗔痴情深


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坏的一面:

过去父母那一辈,观念中的“专一性”特别根深蒂固,嫁一个人就是一辈子,如果感情坏了,会想办法弥补,故而感情得到升华;

而现在,人越来越浮躁,越来越缺乏耐心,感情坏了,就想换一个拉倒,故而感情越来越难以到达一定高度。

2.好的一面:

父母那一辈,如果离婚,会被认定为一种耻辱,会遭到社会的谴责,因此就算俩人在婚姻中受尽了折磨,也得忍气吞声,凑合着过,人们都很在意他人的看法与感受;

而现在,观念越来越开放,人们不再固守陈旧观念,人们对离婚的批判性弱了很多,既然不爱就不要勉强,谁都有追求幸福的自由,人们更注重自身的看法与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