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张居正的工作准则

张首辅佐不仅是交际达人,也是位工作达人。在位十几年,且不论在这样的涡旋中心生存有多难,光是工作职能内的任务就足够考验住他,而这位昔日的青年,硬是凭借自己高超的工作原则完成业绩,在他有序治理下,经过一系列改革使这个腐败的王朝有一次焕发生机。那么,身处在这样全员毫无安全感的朝代,他又是如何处理眼前的情况的呢?

首相张居正的工作准则

把握时机,出手干脆。古往今来,时机毁灭了多少功成名就的人,又成全了多少蓄势待发的人,做大事讲求得天独厚的条件,只有在各种条件都齐聚的情况下才能走向成功,这点上也需要当事人独具慧眼把握节点。在双方同样水平相差无几时,决定双方胜利人选的便是善于把握时机的人,从张居正与高拱的政场切磋就可看出。在和高拱竞争首辅地位时,张居正及时抓住了隆庆皇帝驾崩的契机,与冯保拟写遗诏,葬送了虎视眈眈的高拱的高位,若是张居正没有察觉到这个契机,便不会出奇制胜,之后的一代首辅便花落他家了。自此看出,就是一次次地抓住和制造时机才成就了张居正身处政场春风得意的结果,对于我们,不能一味等待时机和被动地接受时机,否则只是命运操控地囚徒罢了。

首相张居正的工作准则

适可而止,别把失势的对手逼入墙角。古今中外凡是成大事的人都是给别人留有余地的人,能够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事物,善于求同存异,从全局着眼的。放他人一条生路最终是放自己一条生路,张居正在政场上的处事态度,可以看出他是立足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而非一己私利。在张居正打败高拱后,朝廷上下无不对这个失势的人避而远之,唯有张居正立刻请旨皇帝收回成命,虽然请旨失败,但张居正尽自己所能让这位昔日的对手离开的更加体面,并在得知他生活贫困后救济高拱。相对于其他政治家赶尽杀绝的做派,张居正的宽厚可以说是十分难得的,他理智的处事态度让大脑不陷入极端,日后处事也收放自如。张居正的处事态度对于现在的我们依然适用。

内外相通,稳持事务。在张居正时代看来得内外便是内廷和外廷,分给是主管皇帝生活得宦官和主管国家事务得官员。而任何体系都有内外之,能够长期持续得把持朝政的往往是那些内外关系处理得当的人,古代一些直言忠臣不谙世故,不懂得内外兼顾,往往会得罪一些内廷的宦官,而造成自己未展抱负而命陨朝廷。要想长久的让自己身在高位,张居正就做了很好的榜样,张居正在嘉靖皇帝登基后很荣幸的跻身内阁,初到内阁他并未阔斧大干,由于皇帝年幼,张居正很机智的先与内廷做好沟通,联手冯保与李太后,就这样形成了一个权力支撑的三角形,在之后,张居正便大刀阔斧的推行改革,形成了一片大治的局面。我们可以从此看出,眼光放宽,道路也就宽阔了。

首相张居正的工作准则

改革创新,新酒还需老瓶装。改革这两字,首先必然想到会打破旧的权力结构、利益分配和社会秩序,所以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抗衡,面对改革的阻力,没有一个改革会是一帆风顺的。古代许多改革都因为各种矛盾的阻隔而以失败落幕,张居正又是如何推行自己的改革并且取得成果的呢?在十几年前,雄心勃勃的张居正呈递上了自己的政治宏图,到今日昏暗的明朝是时候一展抱负了。张居正首先建立强大的权力基础,阐明改革内容,取得信任,在万事俱备后,他进行变法,在变法时,他宣扬的是继承祖先体制,不必纷纷改革。由此看来,这一招便是张居正改革的杀手锏了。

首相张居正的工作准则

张居正重视时机、适度、宽容、调和的能力使得他成为政坛上的佼佼者,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的抱负,最终一手成就了盛世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