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歷史:西晉湖南人口規模

關於西晉湖南人口規模《湖南省志地理志》認為:“西晉武帝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湖南戶口合計148.000戶,約972,360人”;何業恆、張錫田認為“西晉太康元年湖南有148.500戶,以每戶五口計摺合74.2萬”;毛況生認為“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湖南有戶148萬,按當時全國人口平均每戶6.5口推算只有9.620.000人”;趙文林、謝淑君認為西晉太康三年湖南戶數合計125.500戶,郡國人口合計828.300另有武陵蠻等150.000口,人口合計978.300:袁祖亮則認為西晉湖南人口合計131,268戶,若換算成口數,約有862.431人”:路遇、藤澤之認為西晉整個湖南省的人口當在172萬以上”。6以上敘述反映了學者們之間對西晉湖南人口規模的意見分歧不小,估算出的人口最小值74.2萬與最大值172萬之間相差近100萬口,其結論尚難人滿意。

湖南歷史:西晉湖南人口規模

造成學者們之間意見分歧的原因,首先在於推算行政區交叉錯位部分人口數量時採用的方法不同。《湖南省志地理志》的作者及何業恆、張錫田、毛況生等雖然注意到了西晉所置南平、零陵二都有部分地區屬今湖南鄰省,而臨賀郡有二縣錯入今湖南境,卻對這部分人口沒有進行測算或以“戶口不詳帶過。而趙文林、謝君與袁祖亮雖然都是採用“原戶口統計區州縣戶口算術平均法”,在確定各縣縣治是否在今湖南境內時卻又有不同意見。趙文林、謝淑君認為天門郡五縣的縣治都在湖南境內,而袁祖亮認為只有充縣、淡中、陽、陽四縣在湖南境內:趙文林、謝淑君認為南平郡所轄四縣的縣治都在湖南境外而袁相亮認為作唐、南安二縣縣治在湖南境內;趙文林、謝君認為武陵郡10縣有2縣的縣治在湖南境外,而袁祖亮認為均在湖南境內。

湖南歷史:西晉湖南人口規模

其次是對每戶的平均口數有不同意見。目前推算西晉時期湖南人口數量的主要依據是《晉書地理志該志正文詳細記錄了西晉各州郡的戶數,卻沒有記載口數。只是在總序中說“太康元年,平吳大凡戶二百四五萬九千八百四十,口一千六百一十六萬三千八百六十三,平均每戶6.57人一般學者均按全國平均每戶口數來折算湖南人口,但也有依據習慣.按每戶5口折算的。事實上,西晉戶調的徵收以戶為單位而不按丁口徵收,所以家庭規模越小則人均負擔越重,因此西晉的家庭規模遠遠大於按丁徵稅的兩漢時期採用戶均5口折算應該是不合理的。

湖南歷史:西晉湖南人口規模

第三在於對沒有著籍人口的估算。大多數學者在推算湖南人口時均忽略了這方面的內容,這主要是由於缺乏可靠數據。趙文林、謝淑君與路遇、澤之等考慮到了西晉官方戶籍登記中的隱漏因素,但由於在現有史料中確實找不到最低限度的原始數據,所以在估算各類隱漏人口的數量時隨意性很大其結論還無法人接受。

湖南歷史:西晉湖南人口規模

《晉書地理志》所載戶口分區統計數字,歷代史家均將其視為太康元年數據。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學者指出其中很多數據是後來的。如梁方仲在《中國曆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西晉太康初年各州郡國戶數及每縣平均戶數“一表的注中指出:“其戶數與本表據同書所載各郡分計數統計得出的全國總戶數2.494.125不符。除了可能由於傳鈔而造成數字說誤的影響外,《晉書地理志》中所記有戶數的郡(國),不少是太康二年、太康三年以至太康中才建置的.因此各郡(國)戶數分計相加起來的總數不同於《總序》所載太康元年的戶數,是不足為奇的。事實上《晉書地理志》所載湖南所在的荊州戶數與荊州各郡國戶數之和便不一致前者為357548戶,而各郡國數相加之和為391458戶,相差34000戶。但為計算方便起見,我們仍然將其均視為太康元年數據。

湖南歷史:西晉湖南人口規模

西晉地方行政區劃實行州、郡、縣三級制當時與今湖南地域範圍有關的州有兩個,即荊州和廣州。荊州轄22郡,其中郡治在湖南境內的有衡陽、湘東、桂陽、天門、武陵、長沙、零陵、邵陵8郡另南平郡郡治雖不在湖南,其轄境卻伸入了湖南之地。廣州轄10郡,其中臨賀郡轄地伸人了湖南。這樣轄境涉及命湖南地區的郡總共有10個。

湖南歷史:西晉湖南人口規模

南平郡原為吳南郡,晉太康元年滅吳後,分南郡長江以南地為南平郡。初治作唐(今安鄉縣),後徙江安(今湖北公安)《晉書地理志》載南平郡轄居陵、江安、作唐、南安4縣,共有700戶。南平郡總面積7594平方公里,其中作唐、南安在命湖南境內,面積約2100平方公里;屏陵、江安在今湖北境內面積約5494平方公里。以平均人口密度相當計,西晉南平都境內的湖南人口為1938戶,平均每戶6.57口共有12733口。

湖南歷史:西晉湖南人口規模

武陵郡為漢舊郡,治臨(今常德市)《晉書地理志》載武陵都轄十縣即臨沅、龍陽、漢壽、沅陵、西陽、城、沅南、遷陵、無陽、甜陽,共14000戶,趙林、謝淑君認為武陵都有2縣縣治在今湖南省境外,從而推算出西晉武陵郡內的湖南人口為11200戶。而直祖亮認為武陵郡各縣縣治均在今湖南省境內,因此武14000戶都是湖南人口。18據《中國歷史地圖集》,武都各縣中只有陽縣治在今湖南、湖北、重慶三省市交界處,其餘各縣縣治均明顯在湖南境內應以袁說為是。但武陵都畢竟有部分地區伸人了今湖北、重慶、廣西與貴州境內,袁祖亮將這些地區的人口全部忽略又明顯不妥。西晉武陵都面積98794平方公里,其中位於今貴州、重慶、廣西三省市的面積與東漢時期相同,分別為38938平方公里、3400平方公里、3500平方公里,位幹今湖北省的面積為394平方公里,位幹今湖南省的面積為4862平方公里由幹武陵轄縣縣治均位於今湖南省境內,這裡的人口分佈相對密,我們以其他地區的人口密度只有武陵平均人口密度的30%計算,則西晉武郡填內的湖南人口為11920戶約783140口。

湖南歷史:西晉湖南人口規模

天門都系吳永安六年(263年)分武陵郡置,初治漆中(今慈利縣西),後移陽(今石門縣內)。《晉命湖南省境內,從認為充縣、臨潭,造陽五縣,有100戶,趙文林、謝灌君認為天門郡各縣縣書地理志》載天門都統零中,充縣、陽四縣縣治在今湖南省境內因此天門都中的湖南人口只有2480戶。事實上《水經注油水雲充縣廢省,臨縣即其地臨縣之故治,臨側水,即為縣名.晉太康四年置《宋書州邪志》也說充縣“後省。《晉書地理志》是將改名前後的充縣與臨都統計在內了天門都應該只轄四縣並且縣治全部在今湖南省境內。然而,西天門都畢竟跨今湖南、湖北兩省位幹今湖北境內的人口必須從總人口中扣除,西置天門都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其中位幹今湖南省境內的有16506平方公里,位幹今湖北省境內的有3494平方公里。由於在命湖北省的地區沒有設立縣治,表明這裡的經濟當不是很發達人口相對稀疏我們以這一地區的人口密度只有天門郡平均人口密度的30%計算,則西晉天門郡內的湖南人口為2938戶約19303口。

湖南歷史:西晉湖南人口規模

長沙郡系漢舊郡,治臨湘(今長沙市,但其轄區已大大縮小。《晉書地理志》載長沙郡統臨湘、飲縣、下、醴陵、瀏陽、建寧、吳呂、羅縣、蒲沂、巴陵10縣有33000其中下、蒲沂在今湖北省境內。長沙都總面積30538平方公里,其中位於今湖南境內的有26444平方公里位於今湖北省境內的有4094平方公里。以今湖南境內地區的人口密度相當於長沙都平均人口密度計算,西晉長沙境內的湖南人口為28576戶,約187744口。

湖南歷史:西晉湖南人口規模

衡陽郡系吳太平二年(257年)分長沙西部都置,治湘鄉(今鄉市西)《晉書地理志》載衡陽統湘鄉、重安、湘南、湘西、柔陽、衡山、連道、新康、益陽10縣,有23000戶西晉衡陽都面積28344平方公里全部在今湖南省境內,故這23000戶都是湖南人口,以每戶6.57口計,有151110口。

湖南歷史:西晉湖南人口規模

湘東都系吳太平三年(258年)分長沙東部都劇置,治縣(今衡陽市東湖)。《晉書地理志》載湘東都統都、茶陵、臨、利陽、陰山、新平、新寧7縣,有9500戶。西普湘東都有16206平方公里全部在今湖南省境內.故這19500戶都為湖南人口,以每戶6.57口計,有128115口。

湖南歷史:西晉湖南人口規模

零陵都系漢舊郡,治泉陵(今永州零陵區),但範圍較前也有很大變化。《晉書地理志》載零陵郡統泉陵、陽、陵、營浦、瀋陽、永昌、觀陽、營道、春陵、道、應陽11縣,有25100廣。其中瀋陽、香陵、觀陽3縣縣治在命廣西境內。西晉霧陵郡總面積24119平方公里,其中位幹今湖南省境內的有17550平方公里位於今廣西境內的有6569平方公里。以今湖南境內地區的人口密度相當幹陵平均人口密度計算西晉陵都境內的湖南人口為18264戶,約119993口。

湖南歷史:西晉湖南人口規模

邵郡系吳寶期元年(266年)分零陵北部都附置,初名昭陵西晉避司馬昭諱,改名,治陵(今邵陽市)。《晉書地理志》載部陵郡統邵、都梁夫夷、建興、邵陽、高平大縣有12000戶。依《宋書州都志》,西晉邵能縣應該還設有武岡縣,共陸七縣邵能都各縣縣治均在今湖南省境內學者們大都認為這12000戶應該都是湖南人口。但實際上部陵都有一塊地區伸入了今廣西境內,儘管面積很小。西晉部陵都面積共21650平方公里,其中位於今廣西境內的有375平方公里如果以平均人口密度計算,這一地區當有209戶,約1373口。當然,該地區的人口密度可能達不到陵都的平均水平。但即便只有平均人口密度的三分之桂陽都系漢舊郡治郴(今郴州市,但吳甘露元年(265年)以桂陽南部置始興郡,桂陽領域於是大大縮減了。《晉書地理志》載桂陽都轄郴縣。來陽、便縣、臨武、晉寧、南平6縣,有1200戶桂陽郡原本跨今廣東、湖南兩省,在置興郡後,桂陽郡面積21506平方公里,全部在今湖南境內。因此桂陽12000戶應都為湖南人口,以每戶6.57口計,共78840口。

湖南歷史:西晉湖南人口規模

臨賀都系吳黃武五年(226年)分兩漢蒼梧郡置,治賀(今廣西賀州市)《晉書地理志》載臨賀郡領六縣,共有2500產,其中縣治在今湖南境內的有謝沐、馮乘兩縣。格賀都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其中位於今南省境內的面積有4325平方公里。如果這一地區的人口密度與全稻平均人口密度相當則西臨賀郡內的湖南人口應為676戶,以每戶6.57口計,共4440口。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大家有補充的可以給小編留言!感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