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为什么连对联的平仄相对都不懂了?

滏阳之畔


估计是春晚里的小岳岳的相声让大家对春联的兴趣都上来了吧,所以最近关于对联的话题多了起来。

通过央视审查的节目,多少有些正经。所以,郭德纲也好,岳云鹏也好,上去了也只能表演一些过时、过气、过滤的段子。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对对子”算是经典相声艺术节目了。《笠翁对韵》也是相声里面最喜欢引用的,毕竟朗朗上口,又显得有学问。但是引用部分是可以的,你不能从头到尾都用吧,说相声不得抖包袱么,所以一般到了“赤日对苍穹”之后,相声演员就会进行加工,甩出自己的句子来,逗人一笑。

前有那谁对的“雷隐隐,雾蒙蒙,机器猫对维尼熊”,后有这位“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意思都差不多,艺术加工,在老经典里面出些新花样,再通过反复吟诵,让台下观众参与进来,达到一个节目效果而已。

不过在略知诗文对联的人眼中看来,多少有些尴尬。因为这些基础的东西,讲个两遍还行,三四次的反复感觉有点太看低观众的水平。

好像他们在台上讲了几副对联吧?当时听的时候就知道了,绝对没有符合平仄相对的,印象深点的就是“法海洗澡没法涂沐浴液”,这有什么平仄可言!这纯粹就是凑偏旁字数强行尬聊。只不过创造了效果就行了,是不是对仗并不重要。

至于其他的,都忘了,但是应该是没有好对联。

其实小岳岳吟唱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当然不是对联,因为没有内容。这只是一种对联的对仗规则,还是变格。一般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只不过对联相对格律诗来说,比较宽松,如果按照这种平仄写出内容,称为对联也未尝不可。随手填一联:

天地同庆新春祭, 平仄平仄平平仄

九州共欢幸福年。 仄平仄平仄仄平

“福”为入声字,仄音入韵。这是对联吗?当然是。不过很垃圾罢了。

相声嘛,听着乐呵就行了,别太计较。特别是央视这种洗衣粉洗了三遍的段子,能有点效果就算不错了。你看当年郭德纲上春晚讲的啥?

作为春晚这么大舞台的节目也没有对语言类节目的知识进行严格把关,那头条里面的乱七八糟对对子又算什么呢?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梧桐树边羽


1关于春晚上的“平仄平仄平平仄”。

本来《笠翁对韵》是没有这句话的,但相声不可能引用全部的《笠翁对韵》,所以要找节骨眼打住,我目前见过两种形式的节骨眼。

一种是抖包袱,我听过高峰说这段的时候是这样的: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机器猫对维尼熊。机器猫对维尼熊出现在《笠翁对韵》里太无厘头了。

另一种就是以“一句之内平仄两两相间”这种具体的对联格律要求为节骨眼。一般应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尾字落在平字,谐押东韵。

像岳云鹏说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在对联创作上来说肯定有毛病,七言律句是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潜规则,但他这个二四六已经错了,二平四必仄,二仄则四必平。

《妙言趣语》其实就是老节目《对对子》或者叫《对春联》,我发现几乎所有版本的《对对子》里用到《笠翁对韵》并用第二种节骨眼做结的无一例外说的都是“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所以应该是最早的版本就错了,后边就是传承的问题了。

2为什么很多人创作对联时不顾平仄

一句之内平仄两两相间,是古人总结的最优美的汉字阅读规律,近体诗和对联的律句是一定要遵守的,在联律中,这种规律又叫“马蹄韵”。

我认为创作近体诗和对联时不顾平仄大概有这样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好高骛远,可能刚刚接触创作,看了一些全平全仄古今某某长联就想大试身手,可是水平还达不到,怎么办呢?咱“不害意”为先吧。说起这个“不害意”我就感觉十分可笑,不害意这是学习古典文学的时候老师们经常说的话,目的是解释古典文学中一些个例为什么会被视为优秀,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对教育来说是有益的。但老师有没有告诉你你今天能创造的所有意境几乎都能在古人的作品里找到符合规则的“原创”呢?

第二种是天然偏见,就是我天生就是来破旧创新的,什么格律呀平仄呀都是应该抛弃的古董。我不喜欢,我就不用。

第三种就是重在参与型的,大家乐呵乐呵附庸个风雅凑个数就完了。谁有那个时间学规则去。

每一种都没有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出发点,那些联意清奇,格律质朴的作品也很多啊,不必注意力都集中在这里。

以上浅见,欢迎斧正。


风云散士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试着来分析一下。

首先,谈谈”现代人不懂对联的平仄相对“中的”现代人“。题主应该是看到头条问答中有不少人所对之联,不合平仄音律要求,所以才有此感叹。其实我认为现在人们受教育水平提高了,懂平仄的现代人总数应该是比任一时期懂平仄的古代人要多的,因为有文化、受教育的人数远远超过了古代。从这方面看,我们还是应该庆幸的,因为纵向上比较,懂平仄、有文化的人数是增加了的。

其次,为什么受教育、有文化的现代人数量多了,但是我们却感觉懂对联平仄要求的人反而少了呢?应该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对联平仄、诗词创作对古代文人而言,是基本功和入门课,古代很多文人墨客可以作出很好的诗词对联,而到了现代,对于对联诗词方面的重视不够,相关的教育培训少了,也没有什么硬性的要求,诗词对联的佳作就少多了,所以就容易产生现代人不如古代人懂对联平仄的人多的这种感觉。

二、古语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怎么显示出读过书呢,在古时候通过吟诗作对就可以看出人的文化品味、人格修养,诗作得好、联对得好,是值得被赞扬、被传诵的,所以古代有这个吟诗作对的良好氛围,读书人也愿意研究、愿意参与。但是到了现代,百无一用是书生更深入人心,能写会画、吟诗作对远不如豪车豪宅能获得认可,甚至如果沉迷于诗词对联,还会被人认为是不务正业,不如打工挣钱更实在、更实惠。也就是说,现代社会,少了吟诗作对的良好氛围,所以懂对联平仄的人感觉上是少了。

三、题主的感慨更多的是基于在悟空问答中对联的质量不尽人意,实际上悟空问答也正在发展中,很多楹联高手大师并未参与进来,出对应对的多是草根爱好者,未受过正规系统的对联知识培训,所以难免良莠不齐。但在我看来,这已是一大进步,说明还有人爱好对联、还有人在关注对联、这一传统文化还有成长发展的土壤和条件。如果在这个平台上出对应对的仅仅是十数个专家大师,虽然出对应对水平提高了,看起来严格遵守平仄格律了,但是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喜爱和关注,那么这一传统文化可能也就快要消亡了。

所以说,即便看起来现代人懂平仄的少了,但是如果有人还在喜欢着对联、还在关注着对联、还在想着对对联,那就很好,那就说明它消亡不了,它还活着。吾等爱好者,实应庆幸。

不知如此作答,题主可满意?

******更多佳联巧对、诗词歌赋,请关注头条号李说一,探讨学习,吟诗作对。


诗词对联李说一


我在小时候学习诗词时,还是用手抄本的王力《诗词十讲》,里面“—”代表平,“|”代表仄,这都容易明白,但看到“0”,就不明白了(后来才知道是表示可平或者可仄)。因为是自学,没有人教,也不知道问谁,后来问初中的语文老师,她看了,竟然大骂我:“课本的东西还没有学会,就学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后来我才知道,她其实不懂诗词格律,讲诗词,都是讲“中心思想”那些字面的意思。到了上大学,“古代汉语”有一个章节,讲格律,虽然分讲了普通话的四声,也讲了“入”声字的“消失”,相对粤语地区的学生来说,老师也讲了粤语的九音之类,基本明白了平、仄。但毕业后,大家都忘记这些古代知识了,除了个别写旧体诗的人,还了解平、仄,用它来写诗,或者分析诗词,其他都没了这些知识。由我的经历看,平、仄在教育领域,并不获重视,诗词创作也不受到重视,有些人识,大多是因为爱好,自学,或者跟老人家学的。所以,虽然目前很多人写对联、写律诗,但平、仄分不清楚,乱用字。这个搞不明白,诗的“粘”和“对”的格律也不明白、上、下联用字平仄要相对的规则以不明白,所以我们就看到很多不合格的律诗、对联出现了。这就是为什么现代人连对联的平仄相对都不懂原因,虽然现在引入不少古代文学入中小学语文课本,但都只是教育学生背诵、解释,引导他们学习写作诗词,还是很少老师在做这项工作。如此,平、仄不分,仍然会是一大现象。


李薇礼仪


现代人为何连对联的平仄相对都不懂了?

原因如下:

一、对联源于格律诗对仗联,多数人缺乏格律常识,将对联误解为对偶句。

对仗是律诗规则之一,要求上下句平仄相反,词性相同,句式结构相同。

对偶是修辞手法之一,词性相同,句式结构相同即可,无平仄要求。

二、对联创作审美态度不同。

头条用户普遍认为头条“玩对联”,是为了“玩开心”,“平仄是带着镣铐跳舞”,“束缚了意境发挥”,“平仄是驱壳,味同嚼蜡”,“意境美好,不论平仄,瑕不掩瑜”,对联与散文、小说体裁混同起来。要不,散文与小说等体裁难道就不讲意境吗?如果有人分享普及平仄常识,他们就群起而攻之,或者自命不凡,以“大师”自居,居高临下,简单贴标签,无事实无依据无论证地完全否定,甚至用粗暴语言谩骂喷人。平仄常识分享普及,举步维艰,令人堪忧!

三、诗联界崇古复古派敌视新韵正格平仄,造成平仄规则小众化,给大众参与诗联创作审美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困惑,使得大众畏平仄规则如虎。

以方言为基础的古韵及其入声字,严重干扰了当今国家颁布的现代汉语拼音方案四声系统平仄规范,给今人平仄概念造成了混乱。孤平失替的被追捧为“拗救格”,失对的被追捧为“偷春体”,失粘的被追捧为“折腰体”等等,无异于邯郸学步,难怪“现代人连对联的平仄相对都不懂了”!

君不见,古圣名篇争相炒作,崇古神话无人超越;君不见,畸格怪体滥觞横行,复古逆流弹冠相庆;君不见,新韵正格举步维艰,诗联领域萧条冷落!

呜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悲矣!惨哉!怜乎?痛焉?



诗联创作审美


很多年没有看春晚了。

所以对联相声的梗我不知道。



现在写对联,几乎都是娱乐。

有正经娱乐的,但非常少;有的都是纯娱乐的解闷儿,多到占据95%以上!


不考虑规矩,就是你上面几个字,我也以同样字数的招呼,有时甚至这点也彻底打碎。

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能够没有创新意识呢?!

我不知道该如何称呼现在的对联,因为它被玩儿得已经不是对联了,真是被玩儿坏啦!

但非要正经八百的让所有人都承认它的名号,它是"对联"!


看着如此这般,我也醉了。

以自己毅然而决然的方式进行文艺创作,快速的出手一幅幅对联,心情相当的舒畅!

用自己觉得得心应手的方法写对联,可以对别人讲,"这叫意境,懂吗?该创新啦!"

有没有指点江山的果敢劲儿?

大家都快乐!

大家都是文化人!

写对联,让自己的娱乐看着很正式,有组织,有拥趸,有点赞,有回应,有满足。

好!!!

把生活整得特别文艺范儿,其乐无穷!

我们的生活太需要文艺,

太需要艺术啦!

这是一个新时代!

走起!

该创作啦!!!


画大卫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问题。首先,我要说,不是所有的现代人都不懂春联的平仄,只能说一部分,或者很大一部分人不懂。我相信,还是有一部分现代人是懂春联的平仄的。


这个春节,我是在陕西过的。跟往年一样,也很关注春节的各种元素,当然也包括春联。现在各家各户贴在门上的春联一般都是买现成的,或者请有一定文化功底的人代写。所以,你会看到大家贴的春联还是比较讲究平仄的,但其中有一部分春联,确实谈不上平仄。当然,即使不平仄,很多人也看不出来,因为这些人也不懂平仄。 但古人对对子,是很讲究平仄的。

我记得我小时候,我们村有一个老秀才,走到一户人家门前,便驻足而念念有词,“平平仄仄仄平平”地唠叨个没完,然后提醒人家,春联写得不对。 当然,没人听他的,只把他的说词当成笑话。这是因为,新文化运动后,传统文化被打入冷宫,中小学教科书也不再讲平仄,因为考试不考这个,大家都认为这东西过时了。


现在,我们重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开始倡导文化自信。但我们忽然发现,老祖宗留下来的很多东西,我们看不懂了!这其中就包括春联的平仄。

平仄,是中国诗词(包括春联)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古人的诗词是严格按照格律写成的,如果我们不懂格律,不懂平仄,也就无从全面地欣赏古人留给我们的诗词之美。 从这个角度说,平仄并非古懂,我们现代人应该学习一下格律知识,掌握与古人对话的工具。


凌子看世界


语言环境变化了,科举考试也取消了,大众不懂是正常的,毛泽东酷爱古诗词,也是古诗词的大家,但他也不主张大众学古诗词。古诗词一种精致的文字游戏,了了几个字,却藏有诸多的规定,人言犹如戴着铁镣跳舞,能跳好非常不易,故属文人风雅之事,亦吸引诸多人喜爱并尝试。字数相同,平仄相间,词性相同,结构精巧,意境高雅,奇巧新趣。这些基本要求,是须坚守的,但古韵应过渡到新韵来,因为如今流行普通话,但不必排斥平水韵,肯定有个共存与渐进的过程。不讲格律肯定不行,就象下围棋,打扑克都有规章,没有规章也就非诗词对联了。


用户9296112696161


这确实是个问题,对联是传统文化中精品文化之一,没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就是绞尽脑汁也写不出精品对联。就像李旦写的上联:塔从地下直冒出顶上细来底下粗,下联:有朝一日调过来底下细来顶上粗。成为现在对联教学的笑料教材。对联不能简单的押韵就是对联,还要有寓意赞美抒情怀旧想往等思想内涵。

小时候先生总是让我们背书,就是唱读古诗背不好就要挨打,戒尺打在手心是很痛的,但背下来的书却是一辈子忘不了的。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暮鼓对晨钟。牛女二星河左右,两俱参商斗西东。十月塞边爽爽寒风经戍旅,三东江上漫漫瑞雪冷渔翁……。

不知对写作对联是否有帮助,但多学古文吸取精华对创作大有益处。至此新年之际向大家拜年:恭贺新年,年年有钱,钱能致富,富贵相连,连生贵子,子孝孙贤。大吉大利大发财源!


吉祥待完善


这个问题,我只说一句,从诗歌的改革,有了白话诗,有了新诗(自由体)的出现。古体诗就和新诗比拼了。至于谁好谁劣。要在生活中检验。

写绝句,格律诗,那是当考虑平仄,音律的。但是,古体诗中的,五言诗,七言诗

也有不是律诗的,如打油诗,诗经中的打夯歌等。所以愿意写什么体的诗是自己的自由。(但未格律的,不得称七律,绝句)。我的诗就在古体与新体诗之间。这是自己观点,只要读者喜欢,我想也可以称为诗。喜欢的人多,且持久(几十年。一百年,几百年才算好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