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重返中國:一波三折,一度被批賣國主義

可口可乐重返中国:一波三折,一度被批卖国主义

可口可樂的誕生可以追溯到1886年。當時,藥劑師彭伯頓在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家中後院調製出一款新口味糖漿,但他絕對想不到一百年後,這款糖漿會成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飲料。

目前,全球每天有17億人次的消費者在暢飲可口可樂公司的產品,大約每秒鐘售出19,400瓶飲料,目前,可口可樂公司排2018年全球100大最有價值品牌第14名;可口可樂為中國消費者提供超過15個品牌50多種飲料選擇,其系列產品在華的每天享用量達到1.5億杯。

可口可樂早在1927年就進入中國,並在40年代末成為可口可樂在海外的最大市場。然而,在1949年,隨著美國大使館撤離,可口可樂也撤出了中國大陸市場。自此之後的30年內,大陸市場上再沒出現過這種喝起來有點像中藥的飲料。

可口可乐重返中国:一波三折,一度被批卖国主义

可口可樂的中國美女海報廣告

可口可樂重返中國得從1976年說起。那時候的中國尚未改革開放,全國各地看不到一家外資企業,中美兩國也還沒有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

當時,時任可口可樂總裁的馬丁找到了時任中國駐美聯絡處商務秘書的佟志廣,向他表達一個願望:希望能向中國出口可口可樂,同時在中國建立可口可樂的灌裝廠。佟志廣的回答是,“現在想進入中國還為時尚早”。

然而,這番話並沒有讓馬丁放棄繼續開啟中國市場的決心。自那次談話後,可口可樂就向聯絡處免費贈送可口可樂,並邀請中國駐美聯絡處官員到亞特蘭大的總部參觀。

1977年,馬丁又找到佟志廣,再次提出重返中國的願望。這次馬丁提出了更有說服力的理由:在中國設廠,不是為了把可樂賣給中國人,而是滿足國外消費者,特別是到中國來旅遊的歐洲人和美國人的需要。馬丁還解釋說,他們和美國兵沒有聯繫,只是賣汽水賺錢的公司。

1978年,中國局勢漸漸明朗,中美關係出現新的轉機。當時的中糧總經理張建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建議引進可口可樂,得到了當時外經貿部部長李強的支持。在佟志廣、張建華等人的努力下,12月13日,可口可樂與中糧終於在北京飯店簽訂協議。

協議規定,美方採用補償貿易等方式,向中國主要城市和遊覽區提供可口可樂制罐、裝罐和裝瓶設備,在中國開設專廠灌裝並銷售;從1979年起,在裝瓶廠建立起來之前,可口可樂用寄售方式由中糧總公司安排銷售。

1978年12月17日,中美雙方發表《中美建交聯合公報》,宣佈“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這一切,不得不讓人感嘆可口可樂的敏銳嗅覺。可口可樂敏銳地觀察到破冰的跡象,成為新中國成立後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一家外資企業。

可口可乐重返中国:一波三折,一度被批卖国主义

80年代,北京胡同裡的可口可樂售賣點

其實早在1927年,可口可樂就曾在上海設立工廠——正廣和汽水廠。可是,當1979年中糧與上海有關部門聯繫,試圖在舊地上重建工廠時,遭到了上海方面的強烈抵制。無奈之下,可口可樂將裝瓶廠設在北京五里店。

當時所謂的“工廠”,實際是一間由中糧公司下屬北京分公司的烤鴨廠騰出來的車間。中方每年花30萬美元購買濃縮汁,其他生產線全由可口可樂公司免費贈送。在投入了近100萬美元后,可口可樂在中國的第一個瓶裝廠終於在1981年4月建成投產。

由北京廠生產的可樂,原本只是供應給旅遊飯店。1982年,經商務部同意,允許供應後的剩餘產品由北京糖業菸酒公司系統在北京投放市場。就在這年冬天的一個週末,可口可樂北京分公司在各大商場推銷買一瓶可樂,送一個氣球或一雙筷子。這種風風火火的促銷馬上引來了媒體的強烈反應。相關領導批示:只准賣給外國人,不許賣給中國人一瓶。外經貿部只好通知北京停止銷售。一夜之間,所有可口可樂都從商店的櫃檯撤下來了。

1983年,有些地方以“可口可樂含有咖啡因,不符合衛生標準要求”為由,阻止可口可樂在市場銷售。

為了反駁這個說法,可口可樂拿著從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蒐集的關於咖啡因的資料去遊說中國政府。

可口可乐重返中国:一波三折,一度被批卖国主义

理由是:中國的傳統飲料“茶葉”,所含的咖啡因是同等濃度可樂的6倍,但中國人照常喝;咖啡所含的咖啡因則是可口可樂的幾十倍,但沒有一個國家禁止賣咖啡。之後中糧出面,指出北京生產的可口可樂96%是國產原材料,可口可樂公司供應的濃縮液只佔成本的4%。北京內銷的可口可樂不僅沒有花國家一分外匯,反而為國家賺回了大量外匯。在事實面前,可口可樂峰迴路轉,得到了可以內銷的批示。

1986年10月,英國女王首次訪華。英國廣播公司BBC拍了一部紀錄片,中央電視臺想買這個片子播放,但缺乏經費,於是找到了可口可樂,希望對方能提供20萬元的贊助費,回報則是在片子前後播放可口可樂廣告。

當時的央視不允許播外資企業廣告,一旦答應此次贊助,即可獲得通過權威媒體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機會,實屬難得。

權衡利弊之後,可口可樂作了一個果敢的決定——用一年多的利潤來交換一次在央視露面的機會。這則廣告向全中國人民傳遞出這樣一個信息:可口可樂可以在中國市場光明正大地銷售了!

當時,普通人一個月的工資才幾十元,而買一瓶可樂要花四毛多,相當於工資的近七十分之一。然而,可口可樂是一種很不一樣的東西,它像中藥又不是中藥,像茶水又不是茶水、像糖水又不是糖水,這已經足夠讓人感到稀奇。

帶著各種疑惑和解除疑惑的心態,一些有能力的消費者開始試用並享受著這種昂貴“奢侈品”。可口可樂逐漸成為一種送人的佳品。據可口可樂老員工張壽君回憶說:“可樂一出手,事情就好辦了。老婆生孩子,給護士的禮物是兩瓶可樂,護士當時就樂了。”

可口可乐重返中国:一波三折,一度被批卖国主义

1984年,普通中國人手持可口可樂登上了美國《時代週刊》封面

隨著人們消費能力的逐漸提高,可口可樂作為少見的舶來品悄然地流行開來併成為一種時尚。這種潮流體現在1984年美國《時代週刊》的一期封面上。

【相關文章導讀】

♦ 中美國民彼此最初印象:美國人謙卑恭敬中國人寬厚

♦ 中美建交鮮為人知的故事:絕密狀態下討價還價

♦ 舉世聞名的中美“乒乓外交”是什麼事情引發的?

《非常歷史》

verydaily

長按右圖識別二維碼一鍵關注

敬畏 · 求真 · 鑑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