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體現漢族文化強大吸引力

兩晉與十六國時期五胡亂華,北方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建立政權,經過不斷的兼併戰爭,鮮卑人擊敗眾多民族建立的政權建立北魏,一統北方。自此就形成了北方與南方對峙的局面。北方是鮮卑人建立的北魏,南方是漢人建立的政權。但北魏孝文帝一直致力於漢化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體現漢族文化強大吸引力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北魏統一北方

2、鮮卑族社會發展水平落後於漢族

3、相互融合是社會發展趨勢

4、鮮卑貴族實行民族歧視政策,激化社會矛盾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1、均田制 北方戰亂不斷,土地無人耕種,政府掌握大量無主荒地。於是就把土地按一定條件分配給農民,分配的土地不能買賣,分到土地的農民必須交租稅,服徭役兵役。

2、三長制 廢除宗主督護制改行三長制,鄰長、里長、黨長為三長。負責清理戶口,田地,徵發徭役兵役。

3、整頓吏治 使北魏吏治得到一定改善。

4、遷都洛陽 洛陽處在中原地區,遷都洛陽既可以很好控制中原地區,威脅南方。也可以遠離鮮卑舊貴族的勢力,更好的漢化。

5、實行漢制 廢除一切鮮卑舊制,一律改行漢人制度。

6、移風易俗 改穿漢服,改漢姓,與漢人通婚,改說漢語。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義

1、促進了北魏社會的發展

2、商業得到較大發展

3、洛陽成為了北方政治中心也成為貿易中心

4、北方手工業有所發展

5、促進各民族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強大了北魏的國力,推進了民族融合的進程。使當時北方政治經濟貿易等等方面都得到了發展,使北方達到東晉與十六國以來空前的大繁榮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