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公差带CZ之进化史


组合公差带CZ之进化史


洋名:Michael Wu

工作编号:ASME GDTP S 3990

“CZ”外国名字叫:Common Zone或Combined Zone(2017年ISO给起的新名字),中文名字叫:公共公差带或组合公差带(SAC/TC今年刚起的)。为什么会有两个名字,因为时代在变化。为什么用“或”,因为我看到的图纸它们都在被使用。说起“CZ”的进化史,这里不得不谈ISO 1101的起源。

据ISO档案馆查询,1969年的7月诞生了第一版ISO1101标准,当时该标准名称为:ISO/R 1101-1:1969,这就是ISO 1101的前生,不要问我为什么会有那个R,因为我猜是Recommend,推荐版本。再后来就到了1983年的12月迎来了ISO 1101标准的真正诞生,相信各位前辈们对那时的记忆是深刻的。“CZ”的概念正式在标准里被提及,请看下图:岁月的记忆。


组合公差带CZ之进化史



由上图可以看出,这时的ISO 1101并没有引入“CZ”修饰符号,而是用“common zone”进行标注描述。对应的国标GBT 1182-1996的描述是这样的,用“共面”或“共线”进行标注描述。


组合公差带CZ之进化史



这么多年来,没变的是这两张图样,变的是它的名字,下面就来看看一场更名背后的故事。先做了一个不完全统计表,如下:


组合公差带CZ之进化史



以上是“CZ”名字的起源与进化,随之发生的用法拓展又是如何呢?一开始“CZ”的概念多用于几个独立的平面有共面需求的情况,到了ISO 1101 2012,随着ISO对轮廓度的进一步重视,“CZ”可用于几个独立且有相对距离平面使用同一公差带的情况,即:公共公差带,如下图所示。


组合公差带CZ之进化史



到了ISO 1101 2017,“CZ”有了新的名字Combined Zone,组合公差带。除了以前的技艺,“CZ”还可以有如下使用:“CZ”can be used to create a pattern。居然让我找到“CZ”失散多年的亲兄弟,在哪里?


组合公差带CZ之进化史



“CZ”你已让我头发凌乱,下回再见。欢迎扔砖指教。

组合公差带CZ之进化史


年底钜惠课程推荐

组合公差带CZ之进化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