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事馆片区——助力郑州走向国际的一张“名片”

最近几年的郑州一直大步向前,成立自贸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世界级城市。然而,戴在郑州头上的这顶国际帽似乎仍缺一缕光环。毕竟,领事馆的存在,从政治角度而言,意味着国际社会对于大郑州的认可和重视。

眼下,航空港区领事馆片区规划批前公示正在进行,自然意味着郑州距离踏入地球村再次近了一步。这是怎样的一种欢欣鼓舞、举“市”同庆!


领事馆片区——助力郑州走向国际的一张“名片”


1.一座领馆区带来的“身价”暴涨


纵观国内,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都有集中的领事馆片区,集中的片区设置让各国大使馆和很多外国强企驻扎于此,不但活跃了区域经济,还使周围的房产价格成为区域高地,产生了20%~50%的增值效应,使馆区巨大的推动效应更使该区域价值得到极大提升,成为众人眼中的“财富区”。

比如北京建国门外的“中国第一使馆区”,不但有29家使馆、33座外交人员公寓,还有国际邮局、秀水街等商务服务项目,该区域历经经济发展的大潮,借助周边消费力上升的优势,逐渐自发形成一个外向型的商务服务区,成了世界性的商品贸易流通始发点;位于燕莎附近的第三使馆区,自规划落成之日起,周边房产便一直处于热销状态,周边项目每平方米均价直接飙升至5000元,这对于2005年的北京来说几乎已接近当时房价增速“天花板”,直接刷新了人们对于使馆区价值的认知;位于淮海中路的上海领事馆区不但商业氛围浓厚,区域里的房地产发展也相对成熟,很多知名房企都聚于此。

由此可见,领事馆的入驻,不仅能带来国际化配套设施的涌入,亦能带来大量的国际化人才,人口的增多也使得区域内置业群体基数急速扩大,从而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发展。而郑州航空港领事馆片区的建设未来也必将带动周边区域价值的提升,成为郑州区域内新的“财富区”。

2.多年规划,领事馆片区究竟发展几何


领事馆区是一个城市国际化的重要标志,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河南省领事馆片区的谋划,早在2013年就已开始。航空港实验区作为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我省对外开放的“龙头”,领事馆片区落户航空港实验区恰到好处。

2014年1月,河南省政府批复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概念性总体规划(2013~2040)》中,就包含了领事馆用地。省政府批复下来后,领事馆片区城市设计规划编制工作也提上日程,各项工作也陆续展开。

2017年6月22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领事馆片区城市设计》通过专家评审,领事馆片区的选址和面积得以公布。(

相关链接:重磅!郑州要建领事馆了,规划面积10.75k㎡,详址划定


领事馆片区——助力郑州走向国际的一张“名片”



规划范围:北至郑港三路、南至郑港六路、东至国道107、西至富航路,规划范围为10.75平方公里,规划拓展研究范围为23平方公里。

领事馆片区的规划通过“围、聚、联、拓、破、立”的设计构思,形成“一环、一心、两廊、三核”的总体布局,将区域打造为国际化高端领事馆片区、城市公共服务中心、智慧型创意研发片区、生态型开发宜居片区。

总体布局:

  • 一环指规划中的新G107生态廊道、快速路生态廊道以及龙中公路生态廊道和现状水系自然围合形成的环状绿化带;
  • 一心指冯庄文化公园作为绿地中心,服务整个片区;
  • 两廊指冯庄文化公园为中心往南北及东西发散为主要景观通廊;
  • 三核指围绕中心景观公园分布三个核心功能板块。


在郑州设立领事馆区,是其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的必然举措,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周边区域涉外事务的办事效率,同时也能带动人、物和资金的流动,领事馆片区建成后将与航空港区、自贸区、多式联运枢纽等优势形成叠加效应,放大空港新区国际化门户的枢纽优势。

地理位置优越,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领事馆区位于航空港北部城市综合性服务区,从规划布局上可以看到其与郑州国际机场、郑州高铁南站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领事馆片区在北边,郑州国际机场在西南,高铁南站在东南。纵观整个航空港实验区从北向南分别为北部城市综合性服务区、东部临港型商展交易区和南部高端制造业集聚区,而领事馆片区就在城市综合服务区附近。


领事馆片区——助力郑州走向国际的一张“名片”



四通八达,绿色环保的交通系统

在上述介绍中也提到,领事馆片区位于航空港的北部区域,而航空港区作为郑州“一主一城”总体规划中的一城,在未来的规划建设中必定能够与领事馆片区的建设相辅相成、互相影响。领事馆片区作为助力郑州戴上“国际帽”的重要一环,

规划有主次干道、支路等不同等级的城市道路,注重道路绿化景观的营造,将道路交通组织与城市设计相结合。

轨道交通:曾经,通勤是港区的硬伤,与主城相距大约20公里,无地铁直达,日常公交线路较少且耗时较长。但如今,地铁9号线十八里河至机场段已经运营,能直达港区的机场;建设中的11号线和17号线,预计在2020年建成通车;还有规划中的13号线和18号线……其中11号线和13号线从领事馆区域内穿过,区域内设置多处站点,承接对外交通的作用。


领事馆片区——助力郑州走向国际的一张“名片”



步行系统:结合滨水绿化、基地开放空间及主要绿化网络节点,构建了完善的慢行体系,设置慢行休闲步道。利用生态与运动资源,设置环线健康慢跑步道,结合慢行步道形成连续性、趣味性、多样性空间。

骑行系统:在绿道网络,公园游憩区及主要景观走廊设骑行车道,布置骑行服务站点,建立低碳骑行系统。在保证照明、绿化和路面行车舒适性的前提下,兼顾了循环性、连续性、健康性和休闲性。

▐ 六景辉映,魅力新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绿色环保成为各项建筑的基本要求,航空港区领事馆的建设更是严格以此为基准,这点从“围、聚、联、拓、破、立”的设计构思中的“围(借助外围绿化带构建环状绿色生态系统)、联(借水之利,联通东西,打造生态景观游憩走廊)、拓(从中心公园向南北拓展,形成南北景观通廊)”三点都与“绿”有关便可看出,并且

领事馆片区整体以冯庄文化公园为景观核心,统领整体空间构架,由中心向外层层扩散,依次安排公共设施、生活居住功能等。


领事馆片区——助力郑州走向国际的一张“名片”



  • 领事馆区位于冯庄文化公园北侧,居景观北通廊的南端点,分布于景观廊道的东侧。自建馆区位于冯庄公园北侧,环绕内部景观次轴布置,代建馆区位于自建馆北侧,采用围合式院落组合。领事馆自建馆体现各国风情,代建馆是统一的现代风格。
  • 配合领事馆区的功能需要,在领馆区的东侧布置高端商务中心和酒店区。沿城市发展轴布置高层现代建筑,提升片区形象,提高片区品质。
  • 东南侧设置供市民活动的文化活动和体育中心,通过不同类别的文化体育场馆以及室外运动场地,提供居民日常文化体育所需空间,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 同样在东侧但距离稍远处,设置公共服务中心,邻城市主干道,交通便利,建筑整体庄严雄伟,体现服务中心最初的设计中心思想——“亲民”。
  • 南侧设置有社区邻里中心,服务概念源于新加坡的新型社区,其摈弃了沿街为市的粗放型商业形态的弊端,立足于“大社区、大组团”进行功能定位和开发建设,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为百姓
    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 西侧为创智办公园区,以地块为单位围合成组团。每个组团均有独立的绿化水景开放空间,组团间又有绿轴相互串联,在灵活自由的公共空间与城市休闲景观间相互穿插,辅以适量商业、休闲便利服务设施,营造出一个大气简约平和环保的创智办公环境。

3.领馆区助推港区发展,对标国际范


回望郑州近10年的城市发展,从城中村的改造,到城市道路、环线快速路以及轨道交通的翻修新建;从城市紧缩、城市外扩,到各大新区的快速发展;从普通二线城市到一跃成为国家中心城市,郑州正以惊人的革新速度抢占世界瞩目的舞台。从国际化的角度来看,领事馆区划定航空港,无疑是国际郑在走向国际化道路上的又一里程碑。


领事馆片区——助力郑州走向国际的一张“名片”



纵观港区的发展,自获批以来,从原来的荒野之地变成如今高楼林立的核心住宅区。港区每次挂牌出地,都可谓吸引众多人的目光,而北港作为航空港区发展最早、最快的区域,更吸引了众多开发商的注意力,目前豫发、万科、永威、正弘等知名开发商在港区的布局都已具规模。

领事馆区占据北港地区的核心地带,除去南北部各一块安置区外,北部区域尚无房企进驻,南部区域也仅兴港、兴利和山顶等几家房企进驻。(相关链接:领事馆片区2019首次大规模出地!一月后花落谁家?)可见未来领事馆片区留给各大开发企业的机会甚多,但由于领事馆片区对于进驻房企的要求之高,企业在入驻后打磨的产品在质量上也更加有保障。

郑州航空港区随着领事馆的入驻,将加快建设与国际化相匹配的配套设施,打造空港、产业、居住、生态功能区共同支撑的国际化绿色智慧航空都市,为国际友人在航空港实验区工作和生活创造优美人居环境的同时,把它打造成为提升郑州国际化大都市整体城市形象和城市影响力的亮点,对外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的窗口,吸引外商投资入住的重要平台。


领事馆片区——助力郑州走向国际的一张“名片”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进步,如今航空港区的变化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航空港是郑州、开封和许昌经济联合体的总中心,是整个河南对外的一张“名片”,而领事馆区的落地建成,又将成为河南走向国际化的另一张“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