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市2156家公司2018年成绩单:平均每家净赚2.7亿

随着年报季收官,深市公司2018年的“成绩单”也新鲜出炉。

5月5日,深交所综合研究所发布的《深交所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公司2018年报实证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4月30日,深市2159家上市公司中的2156家披露了2018年年报或年报数据,实现营业总收入11.95万亿元,同比增长13.33%;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合计5834.83亿元,同比下降22.88%,平均每家公司净赚2.7亿。

2018年深市上市公司总体业绩情况

深市2156家公司2018年成绩单:平均每家净赚2.7亿

成绩之外,风险犹在。2018年是A股承压的一年,尤其是资产减值损失对不少上市公司的净利润都造成较大的影响。

2018年深市资产减值损失3592.86亿元,同比上升72.26%,对深市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影响为38.11%。其中,商誉减值1278亿元,同比上升近4倍;坏账损失977.08亿元,同比上升58.22%;存货跌价损失546.86亿元,同比上升93.24%。少数因资产减值而导致巨额亏损的公司,对整体业绩影响较大。

上游行业表现亮眼

从产业链来看,上游行业业绩增速普遍较高,中游制造业成本抬升逐渐显现,下游大消费行业业绩表现较好。

2018年,由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环保限产,采掘、钢铁以及化工行业供需格局改善,产品价格上涨带动利润维持较高增速,根据申万行业分类,三个行业净利润增长率分别达到15.51%、35.09%和17.51%。受水泥行业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建筑材料业净利润增长率达到34.25%。

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抬高了中游制造业成本,汽车零部件、轻工制造、机械设备行业均有所表现。

汽车制造业受上游成本端压力及购置税优惠退出等影响,净利润下滑55.42%。国防军工、轻工制造、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行业受成本及政策环境影响业绩下滑较明显。

下游需求强劲,消费继续稳居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2018年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6.2%。这也体现在上市公司层面。

2018年,商业贸易增速领先,净利润同比增长88.63%,中百集团、苏宁易购等龙头企业净利润超过上年的2倍。食品饮料业绩保持平稳增长,净利润增速达29.32%。家用电器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6.44%,行业整体业绩增速排名靠前。

几家欢喜几家愁。前期增长速度较快的计算机、传媒、通信等行业,受外部环境变化和并购重组整合效果的综合影响,业绩有所下滑。

去杠杆成效几何?

受去杠杆及民企信用风险影响,上市公司外部融资收紧。2018年深市非金融上市公司筹资性现金流入增加4.92%,但是流出增加了25.35%,导致筹资活动净现金流较上年同期减少7861亿元。

在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方面,非金融类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不过,整体上保持了稳定,去年非金融类公司期末现金余额同比增长1.06%。

在这一波去杠杆中,国有企业去杠杆成效较为明显。

2018年深市非金融地产类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52.85%,较上年增长0.8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46%,同比下滑1.16个百分点。

但民企负债率处于攀升状态,负债率为50.37%,同比上升2.14个百分点。弥补自由现金流缺口、满足资本性开支需求,是债务扩张的主要因素。

另外一组数据,也可反应二者的差异:2018年民企负债总额同比增长14.61%,国有企业同比增长9.23%;民企资产规模同比增长9.75%,国有企业同比增长11.48%。在短期偿债能力方面,民企流动比率为1.38,高于国企的1.16。

1278亿元商誉减值稀释风险

在市场化改革和全链条监管“双轮”驱动下,2018年深市并购重组延续理性回归态势。

2018年深市完成110单并购重组,同比下降40.86%;并购交易金额2395.99亿元,同比下降63.00%。虽然重大资产重组数量、金额有所下降,但提质增效成果显著,突出服务实体经济主旨。

各板块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件数量和交易金额(2017-2018年)

深市2156家公司2018年成绩单:平均每家净赚2.7亿

产业并购形成明显导向。2018年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中超过六成为产业整合,出现多单上市公司之间的大额交易。既有A股公司之间的并购,如美的集团换股吸收合并小天鹅;也有A股和H股之间的整合,如中粮地产收购大悦城;还有A股公司与海外上市公司的交易,如天齐锂业收购在圣地亚哥、智利和美国三地上市的锂产品供应商SQM公司23.77%股权。

海外并购有所增长。2018年深市中小板、创业板披露海外重大资产重组方案11单,交易金额578.04亿元,多于2017年的6单与197.68亿元。海外标的主要集中于欧美等地,分布于电子、装备制造、研究和实验发展等行业。在重组上市方面,2018年深市共8家公司披露重组上市方案,交易金额543.59亿元,方案数量同比增加4起,交易金额同比增长9.45%。

此外,记者注意到,并购主体八成为民企,交易金额占比超过七成。且并购形式灵活多元,涌现出民企参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案例,如东方市场收购国望高科。

同时,平台化整合成为国企改革亮点,如招商局集团连续实施招商局蛇口吸收合并招商地产、招商公路吸收合并华北高速、深赤湾发行股份购买招商局港口等整合,有效推动地产、公路、港口等资源整体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深市商誉规模随着并购重组的活跃而迅速攀升,2018年并购重组业绩承诺集中到期,部分公司为避免商誉减值影响未来业绩而选择一次性出清风险。2018年深市公司共计提1278亿元商誉减值,虽然对当期业绩带来较大冲击,但减值风险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释。随着并购重组的理性回归,预计商誉对净利润的影响将有所下降,但部分公司仍面临一定的减值压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