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後者為人子,魏明帝禁止外藩尊崇本生詔,影響兩個朝代二百年

魏明帝曹叡是繼漢成帝劉驁之後,第二個生前過繼嗣子的皇帝,和其他皇帝過繼孩子有一點不同,曹叡對外隱瞞了兩個嗣子的身份,“宮省事秘,莫有知其所由來者。”在他立嗣之前,曾經頒佈過一道嚴禁外藩皇帝尊崇本生的詔書,影響了近二百年。 

為人後者為人子,魏明帝禁止外藩尊崇本生詔,影響兩個朝代二百年

兩漢小宗入繼大宗

兩漢時期,從漢宣帝入繼大宗,尊本生父劉進為皇考,到漢哀帝追尊本生父劉康為恭皇帝,雖然被王莽高舉禮法大旗撥亂反正,毀掉宣帝皇考廟、恭皇帝廟,但是仍然約定成俗,在東漢時期,小宗入繼大宗的皇帝們,都紛紛追尊本生父為皇。
為人後者為人子,魏明帝禁止外藩尊崇本生詔,影響兩個朝代二百年

漢安帝劉祜身為漢和帝劉肇嗣子,追尊本生父劉慶為孝德皇;漢桓帝劉志追尊本生父劉翼為孝崇皇,本生祖父劉開為孝穆皇;漢靈帝劉宏也追尊本生父劉萇為孝仁皇,本生祖父劉淑為孝元皇。

東漢經學那麼鼎盛,也沒人吵吵皇帝這種違背禮法的事了,反倒是後來的魏明帝曹叡為禮法憤憤不平。

魏太和三年(229)七月,曹叡鑑於漢代以來皇室支庶入繼大統,都私自尊崇本生父母,引起一系列糾葛,特別頒佈詔書:嚴禁小宗入繼大宗的外藩皇帝尊崇私親,哪個大臣敢攛掇皇帝追尊本生,誅無赦!

為人後者為人子,魏明帝禁止外藩尊崇本生詔,影響兩個朝代二百年

詔曰:"禮,王后無嗣,擇建支子以繼大宗,則當纂正統而奉公義,何得復顧私親哉!漢宣繼昭帝后,加悼考以皇號;哀帝以外藩援立,而董宏等稱引亡秦,惑誤時朝,既尊恭皇,立廟京都,又寵藩妾,使比長信,敘昭穆於前殿,並四位於東宮,僣差無度,人神弗祐,而非罪師丹忠正之諫,用致丁、傅焚如之禍。自是之後,相踵行之。昔魯文逆祀,罪由夏父;宋國非度,譏在華元。其令公卿有司,深以前世行事為戒。後嗣萬一有由諸侯入奉大統,則當明為人後之義;敢為佞邪導諛君上,妄建非正之號以幹正統,謂考為皇,稱妣為後,則股肱大臣,誅之無赦。其書之金策,藏之宗廟,著於令典。"(《三國志》卷三·明帝本紀)

曹叡頒佈詔書的前一個月,他的次子繁陽王曹穆剛剛夭折,第三子曹殷還沒有出生。能不能揣測,25歲的曹叡頒佈這個詔書時,已經擔心自己生不出來了呢?

為女瘋狂的曹叡

不知道是報應的原因,還是曹家基因的問題,曹家的子嗣成活率很低,曹操25個兒子,夭折8個,早亡7個;曹丕10個兒子,夭折8個,只剩下2個;曹叡3個兒子全部夭折,大宗直接絕嗣了。

為人後者為人子,魏明帝禁止外藩尊崇本生詔,影響兩個朝代二百年

曹叡的三個兒子,長子清河王曹冏在他繼位的當年(226)十月,就夭折;隨後,次子繁陽王曹穆在太和三年(229)六月夭折,25歲的曹叡當時只有一個女兒齊長公主。

太和五年(231)七月,三皇子曹殷出生,曹叡因為生子而大赦天下。他的養子曹詢也在本年出生,大概是出生後就被曹叡養在宮中,並不知道曹詢的本生父是何人。

次年(232)五月,曹殷夭折,追封安平哀王。六月,後宮又誕育一位小公主曹淑,這是28歲的曹叡最後一次做父親,雖然是閨女,也愛若珍寶,但很可惜,小公主連滿月都沒有,就夭折,追封平原懿公主。

為人後者為人子,魏明帝禁止外藩尊崇本生詔,影響兩個朝代二百年

對小公主的夭折,曹叡無比痛心,沒有滿月的小娃娃,追封公主還追上諡號;又在洛陽立廟,葬在南陵;還給沒滿月的小娃娃整一個冥婚,把生母文昭甄皇后夭折死了的小侄孫甄黃,挖出來,與小公主合葬,追封甄黃為列侯;又把後宮寵妃郭夫人的堂弟郭德過繼給甄黃和曹淑做嗣子,改名甄德,襲封公主爵為平原侯。 

這還不夠,曹叡還準備親自送葬,司空陳群、少府楊阜都勸諫他別去,楊阜甚至懟曹叡:你爹、你奶奶死你都不送葬,現在一個沒滿月的娃子你跑著去送葬,合適嗎?“文皇帝、武宣皇后崩,陛下皆不送葬,所以重社稷,備不虞也;何至孩抱之赤子而送葬也哉!”曹叡捂著耳朵說我不聽我不聽,反正要去給閨女送葬,攤手。

從曹叡的行為看,當時他的身體大概已經出什麼狀況,最少是生育無望了,知道自己身體情況的曹叡才對最後一個孩子的葬禮如此勞師動眾,連輩分都不顧了,讓小老婆的堂弟去做沒滿月的女兒的嗣子,也真是夠荒唐的。

收養嗣子

就在平原公主夭折這一年(232),曹芳出生,當年就被曹叡收養在宮中。

去年曹叡已經收養了曹詢,為何又收養曹芳,原因大概有二:其一,曹詢的身體也不好,曹叡只能多收養一個做備胎;其二,曹詢的身體沒有問題,曹叡只是想多一個選擇。

兩個嗣子是宗室中誰家的孩子?沒人知道,曹叡隱瞞了兩個孩子的出身,“宮省事秘,莫有知其所由來者。”

當然,肯定是曹家的種這個毋庸置疑,他們曹家祖輩辛苦篡奪的江山不會肥水外流的,曹叡本人和兩個孩子的親父自然知道真相。《魏氏春秋》記載說曹芳是曹彰的孫子、任城王曹楷的兒子,至於曹詢的出身,一點小道消息都沒有。

曹叡為何隱瞞嗣子的出身呢?他已經頒佈了不許尊崇本生的詔書,難道還擔心嗣子到時候違背不成?果然是帝王心思難猜啊!

為人後者為人子,魏明帝禁止外藩尊崇本生詔,影響兩個朝代二百年

青龍三年(235)八月,31歲的曹叡封兩個嗣子,曹芳齊王,曹詢秦王,這表明曹叡已經把兩個嗣子過了明路,兩人就是板上釘釘的皇子了。

當時,與曹叡血緣最親近的東海王曹霖還活得歡蹦亂跳呢!生性暴躁的曹霖都對大哥封倆嗣子沒意見,可知宗室們對曹芳、曹詢的身份都是心知肚明沒有疑問的。

景初二年(238)十二月,生病且病情日漸加重的曹叡冊封寵妃郭夫人為皇后,是為明元郭皇后。僅僅一個月,景初三年(239)正月初一,曹叡病重,當即立曹芳為皇太子,託孤給司馬懿和曹爽,隨即駕崩,年僅35歲。

當天,才八歲的曹芳登基,成為大魏第三位皇帝,尊郭皇后為皇太后,由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輔政。

因為曹叡太和三年頒佈的不尊本生詔書,曹芳並沒有尊崇本生,當然,或許是沒人告訴他親生父母是誰。

為人後者為人子,魏明帝禁止外藩尊崇本生詔,影響兩個朝代二百年

猴格說

嘉平六年(254)九月,23歲的曹芳被司馬師廢為齊王,在郭太后的建議下立東海王曹霖之子高貴鄉公曹髦,以曹髦為曹叡嗣子繼承皇位。

"臣等聞人道親親故尊祖,尊祖故敬宗。禮,大宗無嗣,則擇支子之賢者;為人後者,為之子也。東海定王子高貴鄉公,文皇帝之孫,宜承正統,以嗣烈祖明皇帝后。”(《三國志》卷四·三少帝本紀)

甘露五年(260)五月,20歲的曹髦被殺,六月,曹叡的堂弟曹奐被司馬昭立為皇帝,已經沒人管輩分問題,也沒人管大宗曹叡絕嗣不絕嗣的問題了。

為人後者為人子,魏明帝禁止外藩尊崇本生詔,影響兩個朝代二百年

選擇嗣子過繼,其實還是鑑於維護“大宗不可絕”的原則,為了確保皇統的順利延續。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經常出現反面效果。

權臣或者擅權的太后打著“大宗不可絕”的旗號,選擇年齡小或者方便自己的繼承人,不影響自己繼續掌權,西漢的霍光、王莽,東漢的竇、鄧、閻、梁諸太后莫不如此。

再加上入繼者本人也出於私心違背“為人後者為之子”的原則,去尊崇本生,從而造成政治鬥爭並引起動亂。因此,曹叡才下詔嚴禁外藩尊崇私親,以防止內亂的發生。

為人後者為人子,魏明帝禁止外藩尊崇本生詔,影響兩個朝代二百年

雖然後世依舊存在小宗入繼者尊崇本生的現象,但是,曹叡頒佈的不允許尊崇本生詔書影響還是挺大的,魏國三個小宗入繼大宗的皇帝,都沒有尊崇本生,甚至影響兩晉司馬家,外藩入繼大宗者都沒有尊崇本生。

就是這樣。

簡表系猴格自制。

圖片系猴格截圖電視劇。

參考資料:三國志、後漢書、晉書、資治通鑑等

透過表象尋找歷史真相,以史為論,訴說個人見解。有喜歡遼夏金元的朋友可以關注猴格,不會讓您失望!當然,還有後宮八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