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罵了嘉靖反而被放了,學者:看了奏疏才恍然大悟

正德十六年三月,明武宗駕崩。由於明武宗沒有孩子,張太后和內閣首府楊廷和按照《皇明祖訓》商議之後,就將正德皇帝的堂弟、興王朱厚熜為皇位繼承人,這就是嘉靖皇帝。

海瑞罵了嘉靖反而被放了,學者:看了奏疏才恍然大悟

嘉靖皇帝登基後,就想要給自己的生父追尊皇帝的封號,而當時的大臣們都不贊同,可是嘉靖皇帝一直堅持,他就採取了殺人,或者貶官的手段。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人提及此事。但是,這一切都因為他的出現改變了。

嘉靖四十五年二月,一個叫海瑞的六品官員,給嘉靖皇帝上了一道疏,將皇上大罵了一頓。當時的官員都為海瑞感到可惜,如此清廉的官員就這樣死了。但是,意外出現了。嘉靖皇帝雖說非常生氣,但是並沒有殺掉海瑞,這一切都比較反常,現在也成為了人們好奇的地方。

海瑞罵了嘉靖反而被放了,學者:看了奏疏才恍然大悟

嘉靖不殺海瑞,眼下比較流行的說法,大致有二。

一是海瑞為官清廉。我們都知道當時的海瑞官聲非常好,也為當地的百姓謀了很大的福利。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海瑞殺了徐瑛。徐瑛是何許人也?他的爸爸是徐階,是非常厲害的官二代。

徐階的職務是明朝的宰相,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這個徐瑛霸佔民田,強佔民女趙小蘭。趙小蘭的母親就去告狀,當時的縣令不敢得罪徐瑛,就把趙小蘭的爺爺當場打死了。後來,海瑞知道了此事,查明瞭真相,就判處徐瑛死罪。

徐階知道了此事後,就轉告了海瑞:“你如果敢殺我兒子,我敢保證你的職業生涯就結束了。”但是,海瑞仍舊處死了徐瑛。如此受百姓愛戴的官員,嘉靖如果把他處死了,對他的名聲肯定不好。

海瑞罵了嘉靖反而被放了,學者:看了奏疏才恍然大悟

二是欣賞海瑞。嘉靖認為海瑞在自己死後的價值會很大。嘉靖皇帝深知明朝制度的弊端,並且他還知道自己的兒子不爭氣,他必須給自己的兒子留下一個人,這樣他兒子進行改革的時候可以重用海瑞,他們朱家的天下也才能得到保障。

以上的這些答案不足以完全說明問題。畢竟,嘉靖皇帝的性格脾氣,向來獨斷專行。他已經混成了當時中國最厲害的人物,想殺掉海瑞豈不是易如反掌。他完全可以保證自己名聲的前提下,輕鬆的解決掉海瑞。另外,明朝的牛人也很多,海瑞也只是一個六品的主事,也完全沒必要留給自己的兒子。顯然,嘉靖不殺海瑞,定有其他原因。

海瑞罵了嘉靖反而被放了,學者:看了奏疏才恍然大悟

我們仔細看看海瑞的奏疏也許就能看出一點貓膩。《明史海瑞傳》記載原文說:“昔漢文帝賢主也,賈誼猶痛哭流涕而言”。這篇奏疏很巧妙。開篇將嘉靖皇帝比為漢文帝,海瑞自比賈誼。我們都知道,漢朝有“文景之治”。文帝的時候有一位重要輔臣,就是賈誼。景帝的時候也有一位重要的輔臣,就是晁錯。但是兩個人的結局是完全不同的。

賈誼是因為憂傷而死,而那個晁錯,是被景帝殺掉的。賈誼曾寫過《過秦論》一直都受漢文帝賞識。於是海瑞自比賈誼,可見是有心計的。然後海瑞筆鋒一轉,給當今天子下了結論:“陛下天資英斷,過漢文遠甚”。可見,海瑞的奏疏在開始的時候,都是給嘉靖戴高帽子,嘉靖看完開頭肯定是高興的。

既然嘉靖皇帝英明,甚至比漢文帝還要賢明,為什麼世道卻不及漢文帝的一半呢?於是,他提出問題的關鍵是臣子們不敢正言提醒,背後卻怨聲載道。所以這一切的問題都是我們這些當大臣的問題,和陛下沒有任何關係。

海瑞罵了嘉靖反而被放了,學者:看了奏疏才恍然大悟

海瑞還說:“陛下如此的聖明,卻碰到一群如此平庸的屬下,真是太為難你了。”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海瑞的罵貼實質是:皇上是無辜的,一切罪責都是屬下的問題。特別是奏疏的結尾,海瑞又將嘉靖皇帝與“堯、舜、禹、湯、文、武”並列,只要“陛下一振作間而已”,則“天下何憂不治”?話說得也太大了。依嘉靖之政跡,幾無圈點之處。海瑞難道就不知道嗎?顯然不是這樣。海瑞明顯的是在給自己留了後來。可見,

海瑞是有大智慧的,他不像那些愣頭青那樣,拿起筆就開始罵皇上,什麼後果都不想。

上疏之事,讓海瑞聞名天下,不過他並沒有因為此事官運亨通。 萬曆十五年,海瑞因病死於任上。海瑞死後葬於海南島瓊山,墓前正門石碑坊,有“粵東正氣”四個大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