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青天”海瑞,真是大明朝的“堂吉訶德”嗎?

提到海瑞,大多數人對他的評價都是一代清官,不論是在戲劇中還是電視劇裡,海瑞永遠都是人們心中正面的形象。其實,海瑞在生前,就已經在全國範圍內很有名望,連皇帝都曾誇讚過他。他去世時,據《明史》載:“小民罷市。喪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夾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絕。”但是,海瑞生前最高也僅僅是一個南京吏部右侍郎,這難道有什麼特殊原因嗎?

“千古青天”海瑞,真是大明朝的“堂吉訶德”嗎?

海瑞

可能會有人提出疑問,吏部右侍郎正三品的官職,這很低嗎?如果單看吏部右侍郎,這當然不低。但是前面加上“南京”二字,就不一樣了。眾所周知,朱元璋建立明朝時,都城設在應天(今南京),後來朱棣為了鞏固北方防禦,遷都北京,應天改稱南京,同時也保留了中央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雖然南京也設立了六部,但是這六部並不實際掌權,只是虛職,真正掌權的依然是北京六部。所以海瑞的南京吏部右侍郎只是聽起來不錯,實際並沒有什麼權力。

“千古青天”海瑞,真是大明朝的“堂吉訶德”嗎?

要想真正瞭解海瑞,首先簡單瞭解一下他的身世。海瑞的父親海翰有兄弟五人,除海翰外,其餘四人均中過舉。而海翰,只是一個靠著政府補助勉強過活的在學生員。海瑞四歲時,他的父親就去世了,留下他和母親相依為命。海瑞的母親是個剛強的女人,她對海瑞的教育方式十分嚴格,從來不許小海瑞像其他孩子一樣玩耍,只能待在家裡讀書學習。這倒是和現在很多家長的教育方式如出一轍。海瑞的童年,缺少了這個年齡本該有的天真和快樂,他的世界裡只有聖賢書。海瑞在這樣的環境下,立下了自己的志向:要當一個不謀私,不貪汙,剛正廉潔的官員。海瑞帶著自己的從聖賢書中所學的理論,開始向自己的目標前進。

“千古青天”海瑞,真是大明朝的“堂吉訶德”嗎?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海瑞入京參加會試。然而,海瑞連續兩次會試落榜。畢竟努力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優秀的孩子。在此期間,海瑞向朝廷上疏,提出治理海南黎患的相關政策,即《平黎策》。文中,海瑞提出的方案是開通十字道路,設縣所城池,中峙參將府兵備道,這些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仔細一想,海瑞提出的方案可行性並不高。海南地處偏遠,在當年旅遊業還沒有開發的時候,這裡只是一片蠻荒之地,居民以當地黎族百姓為主。明代對於邊遠少數民族地區採取土官治理的方法,選擇的土官多是本族豪強,姓朱的皇帝在北京,土官就是當地的皇帝,他們對於當地人民的壓迫要比中原殘暴的多。所以要想在海南搞工程,難度是非常大的。海瑞只把黎患當做是農民暴亂來處理,而完全不考慮當地實情,正應了那句話“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果不其然,海瑞的方案並沒有得到朝廷的重視。兩次落榜的海瑞決定放棄科考,因為之前中過舉人,所以海瑞被派去福建南平縣當了一名老師。

“千古青天”海瑞,真是大明朝的“堂吉訶德”嗎?

直到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海瑞才終於進入了官場,任淳安知縣。這一年海瑞已經四十八歲了。但是海瑞似乎並不在意,至少他終於可以當官了。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知縣,海瑞卻表現出了十足的幹勁。從上任以來,他清丈土地,親自斷案,且生活簡樸,深得百姓好評。當時朝中正是嚴嵩的天下,其黨羽鄢懋卿巡查到淳安縣時,聽到海瑞的名字,也要繞著走。海瑞初入官場,就在百姓心中成功塑造了一個清廉正直的形象。

“千古青天”海瑞,真是大明朝的“堂吉訶德”嗎?

瓊劇《海瑞》

而真正讓海瑞聲名遠揚的事件,是在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他提前買好棺材,向嘉靖皇帝上《治安疏》,也就是《直言天下第一事疏》,此疏的內容相當的勁爆,海瑞毫不隱晦地罵了嘉靖皇帝不理朝政,沉迷修仙煉丹的現狀,甚至連皇帝的私生活都要評論幾句。這讓嘉靖皇帝大為惱火,令人立刻把海瑞抓起來。在聽說海瑞早就買好棺材在家等死後,嘉靖沉默了,隨後又把《治安疏》撿了回來,反覆讀了好幾遍,最後說了一句話:“這個人可與比干相比,但朕不是紂王(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紂耳)。”但是不久,病重的嘉靖還是讓人將海瑞逮捕入獄,幸有徐階和刑部尚書黃光升暗中的幫助,才免於一死。同年十二月,嘉靖皇帝駕崩。獄中的海瑞聽說此消息後,將剛吃的東西全部吐出,痛哭一夜。

“千古青天”海瑞,真是大明朝的“堂吉訶德”嗎?

嘉靖皇帝

隨著新皇帝登基,海瑞大赦出獄,隆慶三年(1570年),海瑞升調右僉都御史,外放應天巡撫。江南地區在當時屬於富足地區,油水自然也是最多的。很多官員聽說海瑞要來,紛紛辭職。最誇張的是權貴把自家大門的紅漆全都換成了黑漆。這件事聽起來都會覺得好笑。或許我們可以把這理解為一種心虛,畢竟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但是我們可以看一下海瑞到任後的所作所為。海瑞對待當地豪強,全部無一例外權力摧毀,不少人只能跑到外地暫避。而且海瑞對政令要求極嚴苛,官員執行時全都膽戰心驚,《明史》用了“惴惴奉行”四字形容。政令執行過程中,甚至有不少奸民藉此機會誣告,從中獲利,海瑞也沒有考證,被誣陷的世家大族不計其數。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和海瑞的成長環境有很大關係。前面說過,海瑞從小和母親相依為命,對於地主豪強有一種天生的厭惡情緒,說句不好聽的,和我們現在所說的“仇富”是一樣的。所以,只要是平民和富人的相關案件,海瑞會不自覺的產生偏見,導致冤假錯案。

“千古青天”海瑞,真是大明朝的“堂吉訶德”嗎?

明代江南城市

萬曆十二年(1584年),海瑞被任命為南京吏部右侍郎。萬曆皇帝的此次任命,實際也只是利用海瑞的名聲,在官員中樹立一個廉潔的標杆,並沒有準備真的讓他有多大的作為,畢竟海瑞此時已經七十二歲了。直到萬曆十五年(1587年),海瑞在南京病逝,為其祭奠之人百里不絕。

“千古青天”海瑞,真是大明朝的“堂吉訶德”嗎?

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對於海瑞的評價往往正面居多,對他清正廉潔的讚揚更是數不勝數。確實,海瑞的官場作風著實獨特,或許他是歷史上真正做到“大公無私”的官員。但是,對於海瑞的家人,正史的記載卻很少。有野史載,海瑞前兩任妻子均被他休了,第二任妻子甚至過門不到一個月。而第三人妻子王氏,海瑞說是病死,有人說是自殺,黃仁宇先生所著《萬曆十五年》也認為王夫人的死極為可疑。更可疑的是,王夫人去世前十一天,其妾韓氏上吊自殺。這一連串的事件都讓人不寒而慄,海瑞家庭的內部究竟是什麼樣的。還有一個記載,海瑞五歲的女兒吃了一個糕餅,海瑞得知這個糕餅是僕人給的後,大怒,並稱只有餓死才是海瑞的女兒,孩子受到驚嚇,活活餓死。一個五歲的孩子,竟要被自己的父親這樣辱罵,“虎毒不食子”,海瑞只因這樣一件小事用如此惡毒的語言對待自己的女兒。

“千古青天”海瑞,真是大明朝的“堂吉訶德”嗎?

海瑞究竟是清正廉潔的官員,還是家庭裡暴躁狠心的“暴君”,我們不得而知,至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標準。但在我看來,海瑞的清廉不能掩蓋他刻板的執政理念,這是他所生活環境所造成的,我們不能忽略。我始終認為,公正的歷史評價不存在功過相抵,我們看到一個人“功”的同時,更要注意他的“過”,決不能否認任何人的兩面性。

由於本文有較強的主觀性,為避免引起爭議,故列舉本文主要參考文獻供各位參考:

《明史》(清)張廷玉等

《明實錄》

《萬曆野獲編·補遺》(明)沈德符

《見只編》(明)姚叔祥

《萬曆十五年》(美)黃仁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