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室一炉香,虚窗一杯茶

木心曾说:“人生在世,需要一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

平淡无奇的生活之余,人们还需要一点仪式感、一点美。《梦梁录》中写到:“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适累家。”在清闲时,沏茶慢品、焚香闻道、挂画插画,把美根植于生活。

静室一炉香,虚窗一杯茶

“静坐一炉香,万事可思量”。在古代,焚香是一种融入日常的生活雅趣。从宫廷到民间,从墨客到百姓,都有着焚香的习俗。

香之品类

对于香品,可从不同角度划分为不同种类。例如:根据形态特征可分为线香、盘香等,根据所用原料的种类可分为沉香、檀香等,依据香气散发方式可分为烧香、涂香、香汤、佩香等。

这些香,分散在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香韵和品性。在宋代,人们对好的香品有“清、甘、温、烈、媚”五品之标准。一款好香,当香气充盈时,会带至喉部,继而扩散在胸腔,行气在体内,达到人香合一的天然韵味。

静室一炉香,虚窗一杯茶

香之器具

使用香品所需要的一些器皿用具,称为香具或香器。随着制香、用香的广泛盛行,各种香具也应运而生。人们最常见的是香炉,除此之外,还有香斗、香筒、卧炉、薰球、香插、香盘、香盒、香夹、香箸、香铲、香匙、香囊等。

造型丰富、玲珑别致的香具,既是为了便于使用不同类型的香品,也是具有美观作用的饰物。

静室一炉香,虚窗一杯茶

香之作用

早期,古人为了驱逐蚊虫,去除生活环境中的浊气,便将一些带有特殊气味和芳香气味的植物放在火焰中烟熏火燎,这就是最初的焚香。

除了驱虫除浊,香还有沐浴、熏衣、祭祀、辟邪、医疗、饮食等用途。香之气味最初满足感官所需,而后发展到气味评定,分清俗之别,更进而延伸到静心宁神、悟禅修道的精神境界。

静室一炉香,虚窗一杯茶

香是古人灵感的来源,感情的寄托。而当代的我们,追寻的是流传下来的香文化给人带来的闲情雅趣,以及这种文化本身沉淀的历史魅力。

香之禅悟

一缕袅袅青烟,丝丝迷人香味,层层觉悟禅意。

香,非木、非火、非烟、非气。它既不是实有,亦非虚无,不过是从“存在”到“意识”间的幻化百态。它从物质而来,但超越了物质,成为人们净化心灵、舒缓身心的精神享受。

品香,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香是从时光深处飘来的精灵,吸纳了日月星辰、风霜雨露之精华,它由内而发散发着质朴悠远的香韵,随岁月流长,愈久弥香。

静室一炉香,虚窗一杯茶

对于品香,宋人早有“鼻观”的说法,并且提出了品香时“犹疑似”的审美判断。“犹疑似”就是在似有若无之间,去把握一种灵动之美,这与禅宗“说一物便不中”的境界十分吻合,也就是借有相之香,因物证心,反照自性,远离一切杂念,以与觉悟解脱相照应。

静室一炉香,虚窗一杯茶

香之事,看起来是虚无缥缈的味道之惑,但背后承载的,是中国一种雅致而富有仪式感的古老文化。我们要用一颗出离而清淡的心,来品这香中之魂,人间香韵。

静室一炉香,虚窗一杯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