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中国道教的百科全书

中国道教在数千年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被完善,不断成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理论体系,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个流派,在各自传承中形成了独有特征,并且各有传承,但是在宏观描述的时候缺乏一种概括,这就需要一个具体的描述这庞大而系统的理论体系,这这就是道藏。(关注微信公众号道教氤(daojiaoyin),皆可免费领取全套道藏!)

《道藏》中国道教的百科全书

自黄帝问道广成子,道教经书的产生和传播一直绵延不断。魏晋以前“道教从东汉张陵至东晋中叶上清派出现以前大约230余年间,所造经书是不多的……大约共有道书300余种,1300余卷。”东晋中后期道教的一些新派别产生后,经书很快多了起来。经书多了以后,就有了编纂《道藏》的需要。刘宋时道士陆修静广泛搜集道经,编成《三洞经书目录》,总共有“一千二百二十八卷,其中除道经、符图之外,还包括一些医药书籍,这是《道藏》最早的结集。”(关注微信公众号道教氤(daojiaoyin),皆可免费领取全套道藏!)

三洞四辅分类法实质上是东晋南北朝道士按当时道书的传承、流别而采取的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方法,既反映了道书的渊源和传承关系,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当时道教各派高低的评价。

道藏版本的历史发展

《道藏》今指明朝的《正统道藏》及《万历续道藏》,可以总称为《明道藏》。唐宋金元各代,都有汇编成集的《道藏》。《道藏》的辑成始于唐玄宗,在开元时唐玄宗下诏搜访道经,并命令崇玄馆道士编辑了最早的一部《开元道藏》。《开元道藏》共有三千七百四十四卷,分为三洞十二部,由道士张仙庭编成目录三卷,取名为《三洞琼纲》,在天宝七年诏传流布。宋太宗时曾命徐铉等校正道经,至宋真宗时,在徐铉等编校的基础上,由王钦若领衔、张君房主持辑成《大宋天宫宝藏》。分“三洞”、“四辅”,总共有四千五百六十五卷。《大宋天宫宝藏》编成后,张君房又摘其精要万余条,编为《云笈七签》一百二十二卷,所以《云笈七签》有《小道藏》之称,此书尚存。(关注微信公众号道教氤(daojiaoyin),皆可免费领取全套道藏!)

《道藏》中国道教的百科全书

宋徽宗时,又把《大宋天宫宝藏》增加到五千四百八十一卷,装成五百四十函,名为《政和万寿道藏》,并在福州闽县刻板,《道藏》始有刻本。当时,《政和万寿道藏》虽然尚存于世,但其经版却已残缺不全。于是金世宗大定四年(1164年)补全经版,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命令冲和大师孙明道又搜访遗经,编成《大金玄都宝藏》,总共有六千四百五十五卷。元初全真道士宋德方遵其师丘处机的遗志,奉命刊印道藏于平阳(今山西临汾),经历八年刻成《玄都道藏》,总共有七千八百余卷,是卷数最多的《道藏》。可惜的是,上述五种《道藏》今皆亡佚。(关注微信公众号道教氤(daojiaoyin),皆可免费领取全套道藏!)

《道藏》中国道教的百科全书

(政和万寿道藏)

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是明代《道藏》,明朝的《正统道藏》刊成于正统十年(1445年),总共有五千三百零五卷,四百八十函。前后由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及其弟张宇清、通妙真人邵以正等主事,历经四十年完成。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又命五十代天师张国祥校刊《续道藏》共一百八十卷,三十二函,称为《万历续道藏》,其版毁于庚子之乱。

民国十二年(1923年)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以“涵芬楼”的名义,影印了北京白云观所藏的《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即是涵芬楼影印本。现在学术界使用最多的是1988年由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三家根据涵芬楼影印本重印的《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版本。(关注微信公众号道教氤(daojiaoyin),皆可免费领取全套道藏!)

“三洞”、“四辅”、“十二部”分类法及其历史由来

历代的《道藏》,其内部结构都是按照三洞四辅十二部的分类法来编纂的。道教经书分类法,首先出现的是三洞分类,继之才是四辅分类。在四辅出现的前后,“十二部”的分类法也出现了。“三洞”所指,上面已有论述,即洞真、洞玄、洞神,上清经称洞真,灵宝经称洞玄,《三皇文》及同类召劾鬼神之书为洞神。洞就是通的意思,修习这些经书能够使人通达于真正、玄妙、神灵之境界。

所谓“三洞”,就是洞真、洞玄、洞神。“洞真”是说通向真仙之道,类似于佛教的大乘经典。“洞玄”的意思是通向玄妙之道,指的是中乘。“洞神”是通于神灵,能够召制鬼神,这是小乘。(关注微信公众号道教氤(daojiaoyin),皆可免费领取全套道藏!)

在“三洞”之中,每洞又分为十二部(类),内容如下:

1、本文,指经书的原本真文;

2、神符,指龙章凤篆之文,灵迹符书之字;

3、玉诀,指对道经的注解和疏义;

4、灵图,指对本文的图解或以图像为主的著作;

5、谱录,指记录高真上圣的应化事迹和功德名位的道书;

6、戒律,指戒规、科律的经书及功过格;

7、威仪,指斋醮科仪方面的著作;

8、方法,指论述修真养性和设坛祭炼等各种方法之书;

9、众术,指外丹炉火,五行变化和其他数术书;

10、记传,指众仙传记、碑铭及道观志书;

11、赞颂,指歌颂赞唱神灵的著作;

12、章表,指建斋设醮时上呈天帝的章奏、青词等。

所谓“四辅”就是把“三洞”以外的经论分为太玄部、太平部、太清部、正一部四类。“太玄”取玄之又玄的重玄之义,“太平部”因以《太平经》为首而得名,“太清”取至清虚无之意,传说此经降自太清境,因而得名,这三部分别辅助洞真、洞玄、洞神三部。“正一部”是以道德为宗,贯通三洞,所以“正一部”是辅助“三洞”,遍陈上中下三乘之义。(关注微信公众号道教氤(daojiaoyin),皆可免费领取全套道藏!)

《道藏》搜集了几乎全部道家哲学思想的名著、注释和道教教义、科仪符录、仙传、山志等方面的文献,还网罗了大量儒家著述以外的历代典籍,不仅有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料,还有大量的古代科技资料,是中华民族的大宝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道藏应该为更多的人所熟知,道藏不单纯是道教信徒受众本身的,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深刻感情的每一个人,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编辑整理甘棠,图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公众号道教氤(daojiaoyin),可以免费领取全套道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