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红楼物语


五四——红楼物语


  五四运动百年的日子里,坐落于北京沙滩红楼的“新文化运动纪念馆”,迎来了它2002年开馆以来最大的参观量,奏响了自己新时代新的华彩乐章。

五四——红楼物语


  红楼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的镇馆之宝。

  红楼因北大而出名,而北大的名扬四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五四。红楼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发源地,无可争议;红楼虽说不上是新文化运动的源头,但它至少一度是运动的大本营、最重要的阵地。因蔡元培主政北大,奉行“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办学宗旨,延聘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新派教授,在恶劣专制的大环境下,为新文化的研究宣传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小环境,新文化运动因此得以蓬勃发展。

  五四百年,来红楼缅怀,到新文化运动纪念馆观展,来对了地方。


五四——红楼物语


  百年五四,指的是五四爱国运动。作为文化运动的五四运动,则始于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第二期改名《新青年》),结束于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其第一阶段是思想启蒙运动,高扬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与封建主义思想体系彻底决裂;第二阶段是马列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五四爱国运动始于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生天安门集会,“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要求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拒签丧权辱国的巴黎和约,惩办新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结束于当年6月28日中国拒签巴黎和约。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段重要历史,一个重大事件。

  运动的发生有其历史必然。

  1911年的辛亥革命赶跑了皇帝,推翻了“民之主”的统治,剩下的似乎应该是实行民主政治了。然而遗憾得很,闹腾了几年,中华民国除仅有一块好听的招牌,其他方面则依然故我,正如鲁迅所描述的那样:“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中国向何处去?又一次成为中国人心头久久不能忘怀而苦苦思索的问题。

  痛定思痛。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开始相信,中国问题的真解决,既不限于技术问题,也不单纯是政治问题,而是更深层次的文化问题。用当时的话说就是“改造国民性”。

  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社会思想放出有史以来绝未曾有的奇彩”,并由此开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彻底的文化革命。这场革命势头之凶猛,真像鲁迅所言:“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密制膏丹,全都踏倒他。”它与封建主义思想体系彻底决裂,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青年毛泽东的话,对此有着鲜活的反映:


五四——红楼物语


  正是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打破了封建思想的禁锢,带来了思想大解放,才有了在闻听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后的五四爱国运动发生;正是靠着这股子“干”劲,新文化运动的“真的勇士”们便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中,就由礼赞法兰西文明,转而坚信马列主义,并以他们为桥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而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就焕然一新了!1919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新文化运动,使先进的中国人坚定地选择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模式;延安整风运动,使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观点为中国共产党全党所认可,从而确保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模式在中国的最终出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使国人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从而将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模式最终在中国的成功,这是中国现当代史上的三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决非妄言!

  

红楼的有名,还因其与一大批名人有着割不断的勾联。

  胡适曾说过,北大的出名,要归功于“三只兔子”,即属兔的三个人,大兔子时任北大校长蔡元培,中兔子时任北大文科学长陈独秀,小兔子,则是年龄最小的北大名教授胡适之先生自己。红楼当然是这“三只兔子”重要的“一窟”。

  毛泽东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 原本设在红楼二楼的文科学长陈独秀办公室,为方便观众参观,挪到一楼。屋内的办公桌椅摆放照旧。

  距离红楼不远,箭杆胡同20号(原9号)即是当年陈独秀租住的寓所,也是《新青年》杂志编辑部,胡适、鲁迅、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常在此商讨刊物的文章选题。

  红楼还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长期工作过的地方,时任北大图书馆主任。机缘巧合的是,也就是在此期间,1918年8月,毛泽东为组织湖南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之事来到北京。10月间,经杨昌济介绍,毛泽东当上了北大图书馆的一名助理员。每天的工作除打扫外,便是在第二阅览室登记新到的报刊和阅览者的姓名,管理十五种中外报刊,月薪8元。相对于当时北大教授每月二三百元的薪金,收入是少了点,但毛泽东还是满意的,因为可以免费阅览各种新出的书刊,可以结交名流学者和有志青年,精神收获很大。他参加了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哲学研究会;组织在京的新民学会会员同蔡元培、胡适进行了座谈;结识了“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陈独秀;认识了谭平山、王光祈、陈公博、张国焘等后来颇为有名的人物,并与邓中夏结下真诚的友谊;既在李大钊手下工作,大钊的言行自然对毛泽东产生重要的影响;还有,红楼工作期间,毛泽东与杨开慧建立了恋爱关系。近20年之后,在陕北的窑洞里,摇曳的灯光下,当着夫人贺子珍的面,毛泽东向斯诺娓娓讲述:与开慧漫步故宫筒子河畔、北海皇家林苑,看洁白的梅花盛开,赏湖面垂柳枝头悬挂的冰柱。

  今天的纪念馆还恢复了李大钊的办公室、毛泽东工作过的阅览室、学生的大教室。物因人而名,人去物在,睹物而思人。

在今日的北京和中国,红楼说不上摩登和高大了。但在人们心中,红楼所占空间却很大,分量依然很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