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只能姓“中”

看畫究竟看什麼?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很有內涵,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判別一個人究竟有多少文化修養、審美能力和專業知識。普通人看一幅山水畫,看到的僅僅是山山水水,有點文化的看出山水意境,專業人士則能看出筆墨精神。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眼界。所以,在他人作品面前不要輕易妄加評論。

中国画只能姓“中”

范寬作品

從專業角度看中國畫,簡單地說,就是看筆墨。有筆有墨方為好畫。所謂有筆,也就是古人說的“見筆”。什麼意思呢?就是無論你怎麼畫,要在紙面上看出你運筆的走勢,而不是塗抹,也不是刷牆,這種運筆的走勢,包括輕重緩急、抑揚頓挫,是筆尖發力還是筆肚、筆根發力?它們之間的組合運用形成不同的墨韻,畫出的筆道形態都是不同的。不懂筆墨的、未經書法訓練的人體會不出其中的妙處,這就是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中国画只能姓“中”

王蒙作品

看過潘天壽先生的作畫視頻,他也是喜用小筆作大畫(相對而言)。這種用小筆作畫的習慣,幾位大師有其共性,比如黃賓虹、陸儼少、傅抱石、、除非某些局部需要大筆鋪陳,一般用的都是小筆,小筆勾勒,小筆點皴,小筆敷色。為何要用小筆呢?這是因為,用小筆作畫可以充分利用筆尖、筆肚與筆根不同部位所產生的筆墨效果,若用大筆作畫,就只能用到筆尖,很少用到筆肚與筆根部位,即便大面積用筆,也缺乏細節變化,做不到筆筆見筆的墨色韻味和骨力。善用小筆,層層積墨,變幻無窮!我們看前輩大師的作品,為何感到非常耐看,原因就在這裡。

中国画只能姓“中”
中国画只能姓“中”中国画只能姓“中”
中国画只能姓“中”

潘天壽作品

中國畫特徵除了筆墨以外,用色方法也是很容易辨識的。傳統中國山水畫的用色很講究色調,主要分三大類色系:青綠、淺絳和水墨。青綠色系以石青石綠為主要用色,淺降色系主要以赭石花青為主要用色,水墨僅用墨色。一幅畫有了統一的色調就能產生視覺上的美感,倘若色相混亂,則會產生視覺疲勞、無所適從。

中国画只能姓“中”

張大千作品

中国画只能姓“中”

陸儼少作品

中国画只能姓“中”

黃賓虹作品

今人慾獨創新法,使用丙烯顏料、水粉顏料或水彩顏料畫中國畫,以求色彩豐富,此乃大忌。中國畫顏料有其獨特性,比較單純,且顏料的製作均為手工,對原材料的選擇特別講究。雖然用其它顏料也可以畫畫,但與中國畫的屬性不相符合,可謂不倫不類,畢竟中國畫的鑑賞系統已被固化,你可以在此係統中玩新意,卻不能跳出

系統搞異類;跳出了系統,它就不是中國畫。

有人會說,我就畫畫,不是為了畫中國畫。這說法當然對,但如果你的作品標註“中國畫”三個字的話,你的作品算什麼呢?

有人把中國畫理解成中國的繪畫,有欠妥當。當年之所以把中國傳統“紙上”繪畫簡稱“中國畫”,對應西洋畫和東洋畫,有其歷史原因。暫且不談原因所在,就中國畫的本質而言,以書入畫、強調筆墨精神是中國畫概念最基本的內涵,而書法性、筆墨觀恰恰僅存在於中國,脫離這些的所有一切繪畫,即便是中國人畫的,即便用的是中國毛筆、中國紙絹、中國顏料,它們也稱不上中國畫。現如今,人人追求個性化,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拋棄了以書入畫的要求,無視筆墨精神的表現,那麼,你所謂的獨特風格也僅僅是當代繪畫的一種標新立異,它不是中國畫!

作者介紹

王維新,筆名王唯行,1957年11月生於上海。

1982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主要獎項:

中國美協“第二屆中國美術金彩獎”,

中國美協“第二屆中國人物畫展”優秀獎,

中國美協“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美術作品展”銅獎。

代表作:

中國畫《家書》(上海美協收藏)、

中國畫《熱血》(中國美協收藏)。

中国画只能姓“中”

王唯行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