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人士:鎳鋁等有色金屬年內不具備走高條件

5月7日,LME亞洲年會在香港舉行。在“2019年的基本金屬市場:波動的結束還是暴風雨前的平靜”的專題論壇上,就新能源汽車、廢銅進口等話題,多位市場人士發表觀點認為,銅仍然是今年有色市場最具有潛力的品種。就目前情況來看,雖然市場情緒暫時影響銅價,但是預計年內主導銅價的因素將回歸基本面,需要關注廢銅進口政策走向。鋁價則不具備長期上漲的條件,鎳價預計在年內維持穩定。

近兩年,銅成為投資者最為關注的有色品種。對此,Freepoint Commodities商品策略師David Wilson表示,目前銅處於牛市的後半段,廢銅進口政策的改變將成為影響銅價的關鍵。

據期貨日報記者瞭解,從今年7月1日起,“六類”廢銅將列入限制進口清單,並且在2020年年底前,將限制進口所有品位在99%以下的金屬廢料。隨著我國打擊“洋垃圾”進口的力度加大,運往我國的廢品供應鏈將面臨更多挑戰。

“銅價大概率在4月已經見頂,隨著發達國家經濟增速放緩,銅價存在著下行風險。但結合目前中國進口情況,下行的風險不會立即體現在盤面上。”David Wilson認為,目前美國建築業對銅的需求處於較低水平,德國則非常依賴中國的銅進口。從宏觀層面來看,目前英美等國的經濟數據並不如市場預期樂觀。

Marex Spectron環球市場分析主管蓋伊.沃爾夫從資金面分析了銅市場的近況。在他看來,投機資金從2017年開始就在有色市場積累,2018年三季度以來,銅市場的資金並沒有集中在單一方向,價差波動性加大,波動的主要原因是套利與套期的量化策略在銅市場逐漸增加。

他表示,與CTA策略相比,套利的量化策略的市場活躍度正在提高,表明電子化交易的影響力在增強,這一現象值得市場關注。

“實際上,中國供給側改革並沒有改變鋁市場的供應結構,雖然去年供應量出現近年來首次下滑,但這種下滑是由市場本身的供需決定的,當利潤率上漲時,預計鋁供應仍將增加。”對於鋁目前的供需面情況,SMM新加坡辦事處總經理Ian Roper表示,2019年中國電解鋁新產能為290萬噸,整體來看中國電解鋁供應過剩的情況正得到緩解,因此近期鋁價表現良好。

“預計到第二季度末,電解鋁新增產能在100萬—130萬噸,產量增加將給第三季度的市場帶來壓力。”Ian Roper認為,雖然短期鋁價出現反彈,但結合目前供需情況,預計反彈只是暫時性的,電解鋁的供應過剩很難出現大反轉情況,因此鋁價不具備長期上漲的條件。

就鋅市場而言,Ian Roper認為,隨著產量從第二季度末開始回升,鋅庫存在2019年下半年也將出現反彈,短期來看鋅價將出現一定波動。

針對鎳市場情況,中銀國際環球商品市場策略主管傅曉表示,相比於歷史趨勢,近期鎳價格出現波動性下降的情況,主要由於印尼供應和電動車電池需求發生改變,目前的鎳價低於以往的市場均價水平。“此前,受鎳價格低迷與宏觀經濟的影響,投機資金大舉進入鎳市場,近期則出現資金離場現象。隨著印尼鎳礦出口配額陸續獲批,目前額度已經增加至3800萬噸左右,預計鎳供應將繼續增加。同時,印尼加大對國內首家生產電池級鎳化學品工廠的建設投入,如果今年年底前工廠能夠實現投產,鎳價的上行空間將受到限制。”

在她看來,中國今年不鏽鋼生產情況樂觀,目前正處於鎳原料補庫過程中。電動車電池需求方面,預計2024—2025年會迎來需求高峰。“實際上,目前國內電動車電池需求主要集中在低級別公里數的電動車,雖然國內電動車生產補貼正在下降,但仍鼓勵中級別公里數電動車生產,市場消費也並未受到限制。除此以外,從電池的成分構成來看,鈷鎳的需求都在相應增加,預計鎳的電動車電池市場整體需求將從5萬噸提升至40萬噸,鎳價將維持穩定。”

Ian Roper則表示,出於中國電動車補貼政策改變的考慮,鎳在電池市場的需求在2019年可能會遭遇困境,但長期來看仍將保持強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