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赏析:诗中有画之“动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辞书 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一首并不是苏轼最好的作品,在全部宋诗中,也不算神品,但是代表了一种风格,一种写法,非常典型,不仅仅是宋诗的,而且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其特点,就是全诗都是写景。诗中有画,是苏轼称赞王维的诗,其实苏轼自己也经常诗中有画。何止王维和苏轼,整个中国的绝句和律诗都有这样的风格。这和西方的抒情诗歌不一样。西方的浪漫主义诗歌,更多是采用直接抒情的方法。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同样是写眼前的怅惘失落化为未来的亲切怀恋,李商隐和普希金不同,一个用图画,一个直接抒情。当然,这样的区别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我国的古体诗,如《古诗十九首》,就是以直接抒发情感为主的。这种手法在唐以后的古风歌行体中,仍然有相当的分量。

古典诗词赏析:诗中有画之“动画

不过这一首,则是以视觉图画为主的绝句。整篇就是一幅图画,也没有在第三句、第四句让句法发生变化,更没有从描绘转入抒情,可以说是典型的诗中有画的杰作。当我们说诗中有画的时候,意思是,诗与画作为艺术形式,其规律有共同性。但是,任何共同性中必然包含着差异性,统一中必有矛盾。德国文论家莱辛在《拉奥孔》中早就论述过诗与画的矛盾。现代艺术理论一直强调:画是视觉艺术,是共时直观的;诗是语言符号艺术,是历时的,二者的规律有所不同。所以在苏轼说了诗与画的同一性以后,明朝人张岱也说,诗中之画,画中之诗,都不一定好,而且有些好诗也画不出。他说“蓝田白石出,玉川红叶稀”还可以画,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难画了。

诗与画的矛盾,主要是诗的历时性和画的瞬时性的矛盾。画只能是静态的,而诗则可以是动态的。苏轼这首诗,当然是一幅图画,但是他的追求似乎就是突破图画的静态。

第一句,“黑云翻墨未遮山”,倒是一幅图画,大致符合静态的规律。好在很有特点:黑云黑到像打翻了墨水一样,应该是很浓重的。但又不是,只遮住了一部分山。这说明雨势来得很猛,还没有遮住全部。下面的“白雨跳珠”,很明显,是用色彩上的对比,写雨的特点。不仅仅是云黑,而且有雨白,其最白者为雨珠。“乱入船”,活蹦乱跳着,闯进船来。这里有一个疑问:船从何来?题目上写的是“望湖楼”,不是在楼上吗?应该是乱入“楼”才对。但是,文献没有给我们支持,只能设想,这是诗人的想象,或者是他在望湖楼上喝醉时想起当时乘船游湖时的情景。好在诗的空间想象性是比较浮动的。但这却是画所不允许的,在船上是一种画法,在楼上又是一种画法。这就说明,虽然是诗中之画,所遵循的却仍然是诗的规矩,好就好在以诗的规矩突破了画的规矩。如果一味拘泥于画,就不但这一句成了问题,而且下面的诗也没法写了。

古典诗词赏析:诗中有画之“动画

如果说,第一、二句的“黑云翻墨”与“白雨跳珠”,是比较微观的对比的话,那么第三、四旬“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则与前两旬明显形成宏观景观的双重对比。第一重仍然是色调的对比,浓黑的云忽然消失,变成了明亮的天。这个对比是比较强烈的,因为“水如天”,不但和原来的浓云遮山形成对比,还写出了水天一色,分外透亮。但光是这样的对比,还不能算是很杰出,因为这在宋诗中,是比较普通的技巧。苏轼的才华集中体现在第二重对比,就是从相对静中有动的视觉画面,经过大动态的风云变幻,最后又定格在静态的“水如天”的画面上。这样的转折,之所以给读者以深深的触动,是因为这里有一个心灵感应的动态过程。从色彩的黑白对转,到心灵的由动到静的变幻,使得本来静止的画面,变成了诗所同化了的“动画”。而这种“动画”,对于诗人的内心来说,是非常微妙的刹那。这是画所无能为力的。外在的大变动,隐含着内在的隐秘的颤动,这就以诗的优长克服了画的局限。

古典诗词赏析:诗中有画之“动画

对于中国古典式抒情来说,直接抒情是比较少见的,情常常与感联系在一起,“情感”一词可能由此而生。而诗缘情,情的本性就是动的。诗之感,与画之感的不同,就在于动。情之特点,在感而能动,故有“感动”之说(感动比之感触,更有情感的内涵)。感觉或者感触只有“动”起来,才能表现感情,动有“动情”或“情动”之语。《诗大序》日:“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要“动”起来,才能借语言而成形。苏轼在以动画写情方面,似乎是有意为之的。他的《有美堂暴雨》绝句有云:“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句旬都是画面,幅幅画面都是“动画”。没有动态,就没有苏轼豪放派的气概了。这样的“动画”艺术,在宋诗中也不少见。王安石有《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也是诗中有画的代表作: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第五章古典诗词美学品评 357前面三句几乎都是静态的画面,当然,其中多少有些动的暗示,如“扫”、“栽”、“护”,三字都是动词,但均为静态画面,可以忽略;到了最后一句,写的是门外的青山,明明是静止的,但王安石把它写成了动的,而且是大幅度的运动:远远的青山居然主动闯进门来。这更可以说明:诗中有画,应该是心灵之“动画”,绝非仅仅是可视之静画。心灵之动画,更妙在可视之静态中蕴涵着不可视之“动感”。这种动感是“动情”(或情动)的结果,也是读者“感动”的由头。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只有二十个字,全部是描绘,提供了一幅图画。《大历诗略》说它:“宜人宋人团扇小景。”意思是只有图画、视觉形象,没有直接抒发的成分。但是,这首诗的好处,肯定并不是只有视觉形象,如果只是画图,只是视觉的美,就肤浅了。这是中国古典抒情诗歌中的一种风格:通过图画来抒情。正因为抒情不同凡响,这首诗才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考验,今天的读者仍然不难受到作者情绪的感染。类似这样全篇都是图画的绝旬名篇举不胜举,王维的《田园乐》就是一例。此外,杜甫的《绝句四首》之一:两个黄鹂呜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也是以图画来抒情的,却并不能列为上品。那么刘长卿这一首的好处究竟在哪里?在这首诗的视觉画面中,有没有超视觉的因素?有没有一种特别的情致,隐隐渗透其间?要把这些说清楚,相当不容易。历代诗话,对之赞不绝口。有的赞其“清”“却不寂寞”(《批点唐音》),有的称其“凄绝干古”(《唐诗正声》),有的更说“无限凄楚”(《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所有这些评论,尽管看法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除了《大历诗略》认为它是一幅画图以外,其他都认为此诗中有一种情致,挺精彩的。

古典诗词赏析:诗中有画之“动画

但是,究竟是什么样的情致,却不很容易说得清楚。

“日暮苍山远”,关键在一个“远”字。苍山为什么远?如果认为只是写景,就只能说,这是写实。青山由于日暮,光线暗淡,而变得模糊了,这是光的效果。但是这句话中,还含着更多的意思,这就要联系诗的题目“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来思考。“逢雪”,这是很重要的。日暮,而且又下雪了,苍山,青色的山,当然就模糊了,产生遥远的感觉。在这样一幅图画中,那暗淡的光线,是不是暗示着心情的暗淡?下雪了,天快黑了,在这一幅图画中,空间那么广阔。远景镜头,是不是暗示着,人在这样阔大的空间中,显得比较dx?是不是感到有一点压力?投宿何方呢?是不是有一点四顾茫然,甚至有点焦虑的感觉?所以这第一句,并不是纯粹的描绘,在画面上隐含着隐隐的茫然、焦灼的情绪。

古典诗词赏析:诗中有画之“动画

“天寒白屋贫”,又是一幅图画。从句法上来说,和前面那一幅是并列的。但是,它们不是分裂的。因为两幅图画,在形态上是一致的。白屋,一般注解,都说是贫寒人家的屋子,但是不是还有一点雪下在屋顶上的效果?和日暮苍山一样,同样是大空间,冷色调,暗淡的情绪。从标题上“逢雪宿……”,就可以知道,这是投宿了。在一片苍茫、在冷色调的图景之中,从散文思维的角度来说,这多多少少应该有一点安慰吧。然而,诗人却回避了这样的情致。为什么呢?好像觉得还有比这更有特点的,也就是更重要的:柴门闻犬吠。在这一片冷色调的画面之中,突然来了一声狗叫。意脉在这里发生了默默的转折,是不是可以意会得到?本来视觉画面不但是冷色调的,而且是无声的。这一声犬吠,带来了一点热闹,视觉画面就转向了听觉,无声就转向了有声。“犬吠”在汉语里,是属于“鸡犬之声”,其文化韵味是人世的生活气息。这种颇具热闹气息的声音,打破了视觉的冷清,意脉的内在蕴藏,就暗暗地转化了。这就是一声狗叫之所以能感染读者的原因。接下来:风雪夜归人。这一句,从直觉来说,更加精彩。为什么呢?第一,刚刚感到听觉美好的读者,又一次被诗人带进了一个画面:归人,是在黑夜和风雪交加的背景上出现的。第二,诗人不让这个场景发出任何声音,却把默默的安慰、无言的温暖留在画面之中,于结束旬,不作结束之语,以延长读者的想象。《唐诗笺注》说:“上二句孤寂况味,犬吠人归,若惊若喜,景色入妙。”由此可知,虽然是一幅视觉图画,但其中隐含着的情感,不是直线式的,而是视与听、寒冷与温暖、孤寂与安慰的意脉转化。

古典诗词赏析:诗中有画之“动画

以画面和声音交织而取胜的唐诗绝句,还可以举出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也是一幅图画。前两句写静,细细分析,有两种静,一种是外部的景物静,一种是内在的心灵静。内心不静,怎么会感受到桂花落下来?这样的内心,不但静,而且是不是和春山一样有点“空”?下面两句,还是写静,但如果还是从画面上、视觉上去写,就可能是动,以动衬静,这就可能缺乏变化,陷入单调了。王维转向写听觉之静,不是以动来衬,而是以声来衬。“月出惊山鸟”,很精彩。精彩在什么地方?精彩在月亮出来了,月光移动了,本来是没有声音的,是静静的,却惊动了山鸟。这就是从视觉之静,转入听觉之静。视觉之静,是相对于物体之动的,而听觉之静,是相对于声音之动的。春山安静到月亮稍有变化,就会把小鸟惊醒。小鸟不是被声音惊醒的,而是被月光的变化惊醒的。这种效果说明,山里是多么的宁静。“时鸣春涧中”,“时鸣”,是断断续续地叫,以有声来衬托无声,在一座大山里,有一只鸟叫起来,整个山里都听得很清晰。可见山里是多么静谧了。同时,不可忽略的是,能够聆听这么精致的声音的人,他的内心又是多么宁静,多么精致,多么空灵。

这里,人的感受和大自然的状态是高度统一的。这种统一,不仅仅是诗学的,而且是佛学的。这种状况,是内心没有任何牵挂,没有任何负担的人的生命体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