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稱號源自中國?此人稱帝后還差一點把李唐江山給推翻

在抗日電視劇中,“天皇”二字相信都清楚是對日本統治者的稱呼,很少人知道"天皇"的稱號最早是出現在中國的唐朝。據說在日本大化改新後,唐朝時期的中國成為日本效仿的對象,其國力之強盛,經濟之發達,制度之優越,令日方驚歎,他們派出了一批批遣唐使不遠萬里赴唐學習。而這個強盛國家的統治者正是唐高宗李治,上元元年(674年),李治稱“天皇”,皇后武則天稱“天后”,合稱二聖。日本在吸收、引進唐文化的同時,受其影響,日本的君主自己也稱起了“天皇”,一叫就是一千三百多年。然而在中國歷史上,還有一位自稱“天皇”的傢伙,還差一點就把唐朝給推翻了,他就是唐中時期的叛將朱泚(cǐ)。


日本“天皇”稱號源自中國?此人稱帝后還差一點把李唐江山給推翻


朱泚(cǐ)(742年-784年),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南)人,唐朝中期將領、叛臣。朱泚原為幽州將領,先後效力於李懷仙、朱希彩,後被部下擁立為節度使,上任後改善幽州與中央政府的關係,先派朱滔領兵入關中參與防秋,又親自到長安朝見,並留居長安。唐朝先後任命他為隴右節度使、鳳翔節度使等要職,加封中書令、太尉。

朱泚憑藉父親的恩蔭從軍,武藝並不出眾,雖然外表寬厚,但內心卻很殘忍。然而他不吝惜錢財,喜好施捨,每次打仗得到獎賞都分給手下將士,因此受到部下們的擁護。 朱泚早年是李懷仙部將,任經略副使。768年(大曆三年),幽州兵馬使朱希彩殺死李懷仙,自領盧龍節度使,因朱泚與自己同姓,對他非常信任。

772年(大曆七年),朱希彩被部下殺死。當時,朱泚駐紮在城北,其弟朱滔統帥牙兵,暗中派人到將士中大肆張揚道:“節度使非城北朱副使擔當不可。”將士們本來無所適從,聽後便一同推舉朱泚。朱泚於是自領留後,並遣使呈報朝廷。同年十月,朝廷任命朱泚為檢校左散騎常侍、幽州盧龍節度等使、幽州長史兼御史大夫,賜爵懷寧郡王。

774年(大曆九年),朱泚升任檢校戶部尚書。當時,河朔三鎮雖然歸順朝廷,卻從不曾入朝覲見,朱泚率先上表,要求入朝。唐代宗大喜,命人修建住宅等待朱泚。同年七月,朱泚行至蔚州(今河北蔚縣),身患急病。當時帳下將領都勸他返回幽州,等病情好轉後再動身朝見。朱泚道:“就算我死了,也要把我的屍體抬去朝中。”諸將都不敢再提此事。九月,朱泚到達長安,百姓爭相圍觀,唐代宗親自在延英殿設宴款待,賞賜甚厚。朱泚入朝後,朱滔統攝幽州軍務,卻著手削除朱泚的影響力。朱泚自知被兄弟出賣,失掉兵權,於是自請留在京師。唐代宗遂任命朱滔為盧龍節度留後,命朱泚統轄汴宋、淄青的邊防軍隊。


日本“天皇”稱號源自中國?此人稱帝后還差一點把李唐江山給推翻


779年(大曆十四年),唐德宗繼位,加封朱泚為太子太師 、鳳翔尹。780年(建中元年),涇州守將劉文喜起兵叛亂,朱泚被任命為四鎮北庭行軍、涇原節度使,討伐劉文喜。不久,涇州平定,朱泚進封中書令,回鎮鳳翔 (今陝西鳳翔),涇原節度使一職由 舒王 李謨遙領。781年(建中二年),朱泚進封太尉 。

782年(建中三年),朱滔在幽州造反,派人送密信給朱泚,結果被河東節度使馬燧截獲,奏知朝廷。朱泚非常惶恐,向朝廷請罪。唐德宗撫慰道:“你兄弟二人相隔千里,當初並非共同策謀,這不是你的罪過。”但還是解除了朱泚的鳳翔隴右節度使職務,將他留在京師,並增加他的食邑。

783年(建中四年), 唐德宗下詔命涇原諸道發兵平叛。11月,涇原節度使姚令言率五千兵赴京師,其結果,涇原兵士冒冬日凍雨行軍而來,一路凍餓交加。由於先赴京城,這些將士多帶子弟家屬,希望能得朝廷重賞讓親屬帶回家去。沒料想,眾人到京師後,“一無所賜”,兵士失望至極。駐軍滻水時,唐德宗派京兆尹去勞軍,只給軍士粗糧蔬食,沒有任何油水可言。“眾怒,蹴而覆之”,紛紛揚言:“我們就要上戰陣死拼,臨死前一飽都不可得,怎麼能以肉身拒白刃呢!聽說京城有瓊林、大盈兩大皇庫,金帛盈溢,不如一起去自取吧!”於是眾兵擐甲張旗,鼓譟還軍,直逼京城而來。


日本“天皇”稱號源自中國?此人稱帝后還差一點把李唐江山給推翻


唐德宗聞訊驚恐,急忙派人賞賜兵士每人兩匹帛。“眾益怒,射中使。中使出門,賊殺之。”唐德宗見眾心不足,又忙下命出二十大車金帛賜賞,但造反的兵士已經攻入城中,騎虎難下,喧聲浩浩,不可復遏。本來長安京城濠深牆厚,如果有準備,甭說五千兵,五十萬兵一齊來都不是那麼容易攻克。涇州兵忽然內鬨譁變,城守將士猝不及防,因此頃刻之間叛兵已進衝至禁城丹鳳門外。

唐德宗惶駭之餘,忙召禁兵護衛,一時間竟然沒有一個禁兵報到。原來,神策軍使白志貞負責掌管召募禁兵,禁兵東征死亡後他都不上報,冒名領餉。同時把向他行賄送禮的市井富家子弟名字填上,那些人名在軍籍,自身卻都在市內做買賣,時不時領份朝廷封賞。如此一來,真正的“禁兵”幾乎是“淨兵”,急難之時,連人影也找不到一個。危急之中,皇帝身邊僅有百多個宦官相隨,堂堂大唐天子,一行人滿打滿算只數百人,狼狽逃出皇城。與唐德宗同行的只有太子,諸王、兩個妃子以及一個公主,百分之八九十的皇親國戚都未及逃出。臨跑之際,大臣姜公輔牽著唐德宗御馬,急諫道:“朱泚曾經當過涇原主師,朱滔叛亂後他被廢於家,常怏怏不快,陛下即不能推心待之,不如殺掉,免留後患。如果亂兵擁戴他為主,就很難制駁了。請陛下下詔召朱泚人行。”倉猝驚懼之間,唐德宗哪還顧得上這些,忙說“來不及了”,言畢,打馬就跑。

原涇原節度使姚令言對叛軍道:“如今軍中沒有主帥,恐怕事情難以成功,朱太尉幽居在家,我們可以奉他為主。”於是派人到晉昌裡迎接朱泚。 於是,朱泚為叛兵所擁,沿街炬火高照,白晝一般,好多京城內老百姓都沿街一睹“朱太尉”的風采。朱泚入居含元殿,自稱“權知六軍”(全國代理大元師),禁門層層設警,簡直就是“代理皇帝”的規格。第二天,朱泚派人四處張貼榜文,聲稱:“涇原將士久處邊陲,不習朝禮,輒入宮闕,驚擾皇帝,致乘輿西出巡幸(天子出逃往往以“巡守”、“狩獵”為隱語)。朱太尉暫時統攝六軍, 神策軍將士以及文武百官凡是領俸祿的,應當全部去追隨皇帝,不能前往的,可到本官官署來。如果超過三天,查出兩處都未具名的人,一概斬首。”百官無奈,只得去見朱泚。有人勸說朱泚前去迎接德宗,朱泚很不高興,於是百官逐漸逃走。

事發之初,估計朱泚根本沒想到可以趁亂當皇帝。 這時,源休陳述古今成敗之理,徵引符命之說,勸朱泚稱帝,朱泚大喜。不久,李忠臣、張光晟相繼前來,鳳翔涇原大將張廷芝、段誠諫也率軍來投。朱泚自以為眾望所歸,下定了稱帝的決心,任命源休為京兆尹、判度支,李忠臣為皇城使,並對久失兵權的司農卿段秀實非常信賴。


日本“天皇”稱號源自中國?此人稱帝后還差一點把李唐江山給推翻


此前,唐德宗剛逃到奉天不久,就有上告“朱泚為亂兵所立,肯定會來攻城,應該提早加以準備”。奸臣盧杞切齒大言:“朱泚忠貞,群臣莫及,說他要造反,真是傷大臣的心!為臣我以全家百口保其不反。”一直對盧杞言聽計從的唐德宗“亦以為然”。段秀實死訊傳來,這才知道朱泚真要造反。朱泚在長安自稱大秦皇帝,改元應天。以姚令嚴為侍中、關內元師,李忠臣為司空,源休為同平章事、中書侍郎,並遙立在外為寇的朱滔為皇太弟。為絕人望,源休又勸朱泚盡殺在京城未及逃脫的郡王、王子、王孫共七十七人, 誅滅留在長安的宗室。後朱泚親自領兵進逼奉天,兵敗逃回長安。

784年(興元元年),朱泚改國號為漢,改元天皇。這時,李懷光企圖反叛朝廷,派人到長安跟朱泚和談結盟。朱泚開始對李懷光刻意拉攏,稱其為兄長,並約定平定 關中 後,各自為帝。但是當李懷光決定背叛朝廷後,朱泚卻發出詔書,以國君對待臣下的禮儀對待李懷光,屢次徵調他的兵馬。李懷光被朱泚出賣,感到羞愧惱怒,帶著軍隊返回河中府。結果朱泚鬧得竹籃打水一場空,這時唐軍則抓住時機,各個擊破,李晟率軍收復長安,朱泚率領殘部狼狽而逃。在逃跑中,朱泚被部下追殺,逃到了地窖中,最後還是被部下殺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