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新零售?你是如何看待新零售的呢?新零售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這兩年“新零售”的現象和概念被無數網友熱談著,

有人說新零售就是傳統零售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

有人說新零售就是傳統零售跨界遇上了互聯網+……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妨一起來分享各自的理解,沒準會碰撞出火花呢。

2016年10月13日,馬雲在雲棲大會上第一次提出“新零售“的概念,

只有線上線下和物流結合在一起,才會產生新零售。

有人認為“新零售”很可能影響未來十年、二十年的商業格局。

隨著互聯網和新零售的結合,“互聯網+新零售”的模式越來越受關注,

那麼該如何理解「新零售」的概念?

一.首先我們先了解互聯網+

對於新零售?你是如何看待新零售的呢?新零售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1. 什麼是互聯網?

互聯網是網絡與網絡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絡,這些網絡以一組通用的協議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絡。

這種將計算機網絡互相聯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稱作“網絡互聯”,在這基礎上發展出覆蓋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聯網絡稱互聯網,即是互相連接一起的網絡結構。

2. 什麼是互聯網+?

“互聯網+”是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及其催生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

它是互聯網思維實踐的成果,推動經濟形態不斷演變,帶動社會經濟實體的生命力,為改革、創新、發展提供廣闊的網絡平臺。

通俗的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並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3. 互聯網+的特徵

對於新零售?你是如何看待新零售的呢?新零售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1) 跨界融合

“+”就是跨界,就是變革、開放、重塑融合。

敢於跨界使得創新的基礎就更加堅實;

融合協同使得群體智能才會實現,從研發到產業化的路徑才會更垂直。

融合本身同時也指代身份的融合,客戶消費轉化為投資,夥伴參與創新等。

2) 創新驅動

粗放的資源驅動型增長方式已經難以為繼,必須轉變到創新驅動發展這條正確的道路上。

這正是互聯網的特質,用所謂的互聯網思維來求變、自我革命,也更能發揮創新的力量。

3) 重塑結構

信息革命、全球化、互聯網已經打破原有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地緣結構、文化結構。

權力、議事規則、話語權不斷在發生變化。

互聯網+社會治理、虛擬社會治理會是很大的不同。

4) 尊重人性

人性的光輝是推動科技進步、經濟增長、社會進步、文化繁榮的最根本的力量,

互聯網的力量之強大最根本地也來源於對人性的最大限度的尊重、對人體驗的敬畏、對人的創造性發揮的重視。例如UGC,例如捲入式營銷,例如分享經濟。

5) 開放生態

生態是互聯網+非常重要的特徵,而生態是開放的。

推進互聯網+,其中一個重要的方向就是要解掉過去制約創新的環節化,把連接孤島式創新,讓研發由人性決定的市場驅動,讓創業並努力者有機會實現價值。

6) 連接一切

連接是有層次的,可連接性是有差異的,連接的價值是相差很大的,

但是連接一切是互聯網+的目標。

二. 瞭解新零售

1. 什麼是零售?

對於新零售?你是如何看待新零售的呢?新零售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零售是一種基本的零售活動。

是指包括所有向最終消費者直接銷售商品和服務,以供其作個人及非商業性用途的活動。

每筆商品交易的數量比較少,交易次數頻繁;

出賣的商品是消費資料,個人或社會團體購買後用於生活消費;

交易結束後商品即離開流通領域,進入消費領域等都是零售的特點。

2. 什麼是新零售?


對於新零售?你是如何看待新零售的呢?新零售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新零售:即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並運用心理學知識,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3. 新零售出現的背景

對於新零售?你是如何看待新零售的呢?新零售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1) 相關技術的成熟

移動支付等新技術開拓了線下場景智能終端的普及,以及由此帶來的移動支付、大數據、虛擬現實等技術革新,進一步開拓了線下場景和消費社交,讓消費不再受時間和空間制約。

2) 線上零售遭遇天花板

一段時期內,線上零售替代了傳統零售的功能,但從主流電商平臺的獲客成本可以看出,電商的線上流量紅利見頂;

與此同時線下邊際獲客成本幾乎不變,且實體零售進入整改關鍵期,因此導致的線下渠道價值正面臨重估。

3) 傳統電商面臨瓶頸

傳統電商由於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終端大範圍普及所帶來的用戶增長以及流量紅利正逐漸萎縮,傳統電商所面臨的增長“瓶頸”開始顯現。

4) 新中產階級崛起

新中產階級畫像是指90後、00後,接受過高等教育、追求自我提升,逐漸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

新中產消費觀的最大特徵是理性化傾向明顯。

相較於價格,他們在意質量以及相應的性價比,對於高質量的商品和服務,他們願意為之付出更高的代價。

不菲的收入與體面的工作給中產帶來片刻的欣慰,但不安與焦慮才是中產光鮮外表下最戳心的痛點,消費升級或許正是他們面對這種焦慮選擇的解決方案。

4. 新零售的特點

對於新零售?你是如何看待新零售的呢?新零售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1) 渠道一體化

商家可以同時對接網店、微店、實體店、加盟店等,打通各類零售渠道終端,實現數據的深度融合;

線上可以進行流量宣傳和帶貨,線下則可以進行區域佈局以及形象體驗。

2) 經營數字化

流通路徑從複雜轉變為簡單,通過數據化管理,構築多種零售場景,沉澱商品、會員、營銷、交易、服務等數據,為運營決策提供數據依據。

3) 賣場智能化

引入智能觸屏、智能貨架、電子價籤、智能收銀系統等物聯設備,增強賣場體驗感,提升購物的便捷性。

進行大數據、雲分析,從而更便捷有序地管理庫存、銷售、增益等問題。

4) 商品社會化

組建商品共享聯盟,售賣現貨、預售貨、他家貨等,結合現代物流,去庫存、降成本。逐步實現商品社會化。

5) 社群互動化

所有新零售的創新,都在提高實時互動的可能性、效率和豐富度。

不只是是全渠道,社群建設才會是未來最重要的營銷和品牌載體。

三.“互聯網+新零售”

1. 互聯網+新零售

在“互聯網+”的強大背景下,“新零售”以互聯網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

2. 互聯網+新零售的發展方向

對於新零售?你是如何看待新零售的呢?新零售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1) 供給側改革引起的效應

當下的互聯網+新零售和製造端與供應鏈緊密相連,離開供應鏈和製造業的變革,就沒有新零售時代的到來。

作為一種新的經濟業態,互聯網+新零售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實體零售,而是融合情感的智慧零售。

2) 實體店轉型

在互聯網+新零售模式下,實體店轉型的主要趨勢不再是簡單的線上與線下的組合,而是現實世界和信息世界的融合。

互聯網+新零售的目標不再是簡單的銷售產品,更多地是把互聯網平臺體系與實體門店的IT體系打通,從而變成另外一個全新的世界。實體店線上轉向線下進行高度的融合,實現了真正的轉型。

3) 服務商發展迅速

當下推動零售變革的不只是是商家,而服務於商家的服務商更是這個業態發展的巨大動力。

有一批服務供應鏈、服務生產、服務門店、服務金融等的服務商紛紛湧現出來。

服務商借助於互聯網時代的強大力量,更是進一步進入市場,幫助市場進階升級,成為了新零售變革的強大動力。

3. 互聯網+新零售的發展趨勢

對於新零售?你是如何看待新零售的呢?新零售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1) 突出高頻消費的品類佔比

2) 突出線上業務經營,提高整體零售效率

3) 整合技術方案,塑造更好的消費場景,無人零售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裡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裡,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如果你喜歡鄙文,那就在下面點個贊呀,也可以轉發或賜幾顆糖果,

你的鼓勵是我最大的動力和支持,在此老夏深表感恩.

歲月靜好,願你幸福,一起都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