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時健:人生低谷那20年,找到天命所在——幹企業、搞生產

大家好,這裡是真心書房,現在我們繼續共讀《褚時健傳》,這本真實記錄了褚時健近90載坎坷人生的作品。今天講述他生活的斷層(1959-1979)。

01 一家人要永遠在一起

褚時健:人生低谷那20年,找到天命所在——幹企業、搞生產

1959年,被劃為右派的褚時健下放到紅光農場接受改造,條件的艱苦不言而喻。

那幾年,褚時健的命運完全不能自主,被時代裹挾著換了一個又一個農場。也是在那個時候,褚時健發現自己其實有樂天知命的一面,他已習慣低頭做事、隨遇而安

那些年日子確實艱苦。他住的木屋子四面透風漏雨,趕上自然災害那幾年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他除了要高強度地乾地裡的農活、餵豬喂牛,他還為了改善農場大家的生活,向農場領導申請用甘蔗榨糖、用甘蔗渣烤酒,開闢荒地種菜、養鴨子等,一刻也不得閒。

不過,日子雖然艱難但心很踏實,因為妻子和女兒都在身邊,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家庭的溫暖是他最大的支撐。

那個年代,很多人為了未來考慮,與右派劃清界限,不得不離婚,可是他的妻子馬靜芬下定決心不離不棄,在她的信念裡一家人要永遠在一起。儘管馬靜芬出身富裕家庭,但畢竟早年幹過革命,她不怕苦不怕累,一直跟在褚時健身邊,他去哪裡她就帶著孩子跟到哪裡。

1961年,褚時健終於熬到了“摘帽”,但還沒有徹底擺脫右派身份,但已經可以離開農場,重新分配工作了。

02 找到天命:幹企業、搞生產

1963年,他被調到新平縣曼蚌糖廠任副廠長,分管生產。

曼蚌糖廠是一個連年虧損的企業,新平財政幾乎每年都得另外補貼20多萬元,令政府領導非常頭疼,他們知道褚時健是一個幹實事的人,所以把他調過來希望能夠改善局面。

褚時健這一待,就是16年。

雖然那時也處於命運的谷底,但回憶起那段日子,褚時健心裡充滿了感激,他說“新平是善待了我們一家的地方”。在那裡,他也找到了自己的天命所在:幹企業、搞生產。

這16年裡,中間還經歷了十年動亂,但他本著踏實幹事的信念,任外面風起雲湧、風雲變幻,他只管企業生產。

終於,他不負眾望,在他的管理下,曼蚌糖廠扭虧為盈,利潤逐年增加。他去的頭三年,第一年就實現利潤8萬元,第二年增長為20萬元,第三年純利潤翻番到40萬元。

他是怎麼讓糖廠起死回生的呢?

03 迅速投入角色

褚時健:人生低谷那20年,找到天命所在——幹企業、搞生產

他很有自己的一套管理辦法。

到糖廠以後,他先用一個月時間進行了調研,找準虧損關鍵點,然後心裡就有底了。

於是召集22個榨糖點的負責人開生產會,他問大家“我們為什麼虧損啊?因為成本核算沒搞好!”他給大家算了一筆賬:100斤甘蔗才出9斤糖,1斤糖的燃料就要5斤4兩,再加上人工費、運輸費,怎麼能不虧呢。

大家開始七嘴八舌,“我們也知道得少花錢多辦事,可是怎麼降成本呢?”

褚時健告訴大家,先得“敲鍋”。原來,熬糖的鍋時間久了,鍋底結了一層厚厚的鍋垢,太費燃料,所以,把鍋底敲乾淨,才能減少燃料消耗。

再就是改燃料。原來的時候,糖廠裡用的是褐煤,雖然不貴,但是由於褐煤結構鬆散,往往還沒燃盡就從爐條裡掉下去了,容易浪費,那用什麼做燃料呢?

褚時健指了指廠房外頭一堆一堆的甘蔗渣。工人們面面相覷,可是甘蔗渣有水分啊?褚時健其實早就自己做了幾次試驗,他找到了讓甘蔗渣蒸發掉水分的方法。將蒸發掉水分的甘蔗渣一放進爐子,火蹭一下就起來了,這樣,燃料問題也解決了。

褚時健還進行了榨糖機的改造,從原來的3個滾筒增加到9個,出糖率一下子就提高了。

所以,褚時健管理生產的第一年,糖廠就傳出爆炸性的好消息:當年純利潤是8萬元。這對於一個連年虧損的企業來說已經相當不容易了。縣裡領導也很高興,覺得把他調來管生產是調對了。褚時健自己也感慨萬千,能心無旁騖、拿技術說話,真的是太好了。

04 這位褚廠長抓生產有一套

在糖廠的第二年,他著重進行了技術改造。

他是一個迷戀技術的人,他認為企業最根本的是把產品做好,而做好產品的前提就是技術保障。所以,他建議廠裡每年拿出3萬塊錢來做技術改造。

出糖率一直是他心頭的大事,怎麼增加出糖率呢?他又琢磨開了,想起在外地參觀的時候,工人會往甘蔗渣裡噴水。他就想到“像洗衣服一樣,把糖洗出來再榨”,那不就能榨出更多的糖了嗎?

說幹就幹。他帶領技術人員,再改造榨糖機,噴溫水進去,果然,出糖率又提高不少。可是,問題也隨之而來。因為噴了水,熬糖就更費燃料了,怎麼辦呢?

一次,他去外地開會,終於找到辦法。原來,人家用真空密封蒸發罐熬糖,加熱到68度就沸騰,能大大節省燃料。可是設備太貴了。

後來,他看到人家後山上有廢棄不用的蒸發罐,於是和對方廠領導商量運走,人家豪爽地說需要就拉走,分文不取。褚時健如獲至寶,把蒸發罐運回廠裡,和技術骨幹一起,修修補補,竟然真的可以用了。

從此,不僅燃料節省了不少,糖的質量也更好了,糖廠利潤就更高了。他在糖廠的威望也更高了,工人都知道這位褚廠長抓生產不簡單。

05 要做成一件事,不能只想著自己賺錢

除了搞廠裡的生產,他還關注甘蔗的種植。他經常去田間地頭研究怎麼讓甘蔗既長的多、又長得好。

他向來擅長和農民打交道,他很為蔗民們著想,幫他們提高產量和質量,蔗民們也很喜歡這位褚廠長,也樂意聽他的建議。

褚時健還帶人開墾荒地、修路,並用甘蔗渣烤酒,拿緊俏的酒和蔗民交換甘蔗,提高大家的種甘蔗積極性。

他後來回憶說:要想做成一件事,必須讓各方能夠利益平衡,都能從中獲利,不能只想著自己賺錢,適當讓利,才能獲得更大的利益。

06為職工謀福利

褚時健:人生低谷那20年,找到天命所在——幹企業、搞生產

當時,糖廠的利潤一年比一年高,但職工的工資卻還和過去一樣低,生活很苦。褚時健就想著,

怎麼讓職工得實惠呢?同時,政策的紅線不能碰。

1966年,毛主席發表了“五七指示”,要求全國各行業要辦成一個大學校,學政治、學文化,可以從事農副業生產,辦一些中小廠,生產需要的產品。

褚時健於是組織職工成立了副業組。他帶人在河灘上拾掇出十幾畝菜地種菜。菜大豐收之後,職工食堂明顯有了起色,菜多的吃不完,食堂就把外面3毛錢一斤都買不到的菜,3分錢一斤賣給職工,這樣,職工的生活水平一下子就提高不少。

褚時健還帶人養了300多頭豬,拿糖廠的下腳料和糠餵豬,豬長得極好,一頭豬就有二三百斤。每週,他都讓食堂殺一頭豬給職工吃,那個時候吃上豬肉實在是人生幸事了。

那個時候,大環境改變不了,他就改善周圍的小環境,儘自己的本分做事。文革十年,他也被貼過大字報,但是因為他一心一意搞技術,不妄言其他,所以,他從沒被鬥過。

而且,他從來不是一個混日子的人,不論外界環境怎樣,他抱著自己的一顆初心,依然盡本分、做實事。

1979年,褚時健的人生終於迎來光明,他被徹底平反了。然而他的人生也在那一年又添變化……

明天我們繼續分享褚時健下一階段的人生故事:在玉溪捲菸廠的華彩人生(1979-1996)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如果你喜歡上述文章,請關注“真心書房”,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