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營收六成靠鮮食,“盒飯大戰”或將引爆

編者按:全家便利店要在未來5年將開店數量達到1萬家,羅森也有類似的開店計劃。而在外賣“搶食”、新物種“入侵”的市場環境和消費習慣變化之下,傳統便利店到底能否靠“自降身段”的盒飯鮮食掰回一局?

文 / 劉飛

一個五一小長假過後,便利店這門生意迎來了一個新變量,這並不是說市場上又有了新品牌,而是頭部企業全家以全新盒飯系列產品的超低定價,給這個市場扔出一枚“炸彈”:5月7日,全家上市全新盒飯系列產品,8.8元每份售價起,前代產品全部下架。

便利店無論是從用戶消費頻次還是客單價等指標上,鮮食都是一個關鍵角色。甚至說,無鮮食不便利。而向來在鮮食領域用功頗深的全家,緣何要對其盒飯品類進行調價?而且還不是一個小的梯度,而是降幅達到30%以上?在這背後,全家打的是什麼算盤?便利蜂的跟進,又彷彿讓我們看到其他便利店的日後選擇,即,一場圍繞鮮食的“千盒大戰”或將在所難免。

鮮 食 ,便 利 店 的 “ 命 根 ”



全家營收六成靠鮮食,“盒飯大戰”或將引爆


無論是在此次全家發起“盒飯價格戰”的上海,還是在北京等一線城市,便利店業態中,所有的sku裡最“值錢”的莫過於鮮食。這不僅是因為供應鮮食是便利店的立命之本,而且也是直接關係一家便利店經營狀況的“晴雨表”。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鮮食有著維繫便利店發展,且至少在諸如抵消昂貴店址租金、人力成本、市場費用等方面屬於“衝鋒品類”。我們去觀察一家便利店的“活力”,鮮食是最有說服力的品項。甚至說,鮮食是便利店的“命根”亦不為過。

過去多年來,像711、全家、羅森等頭部品牌,無一不是在鮮食尤其是盒飯產品企劃上大費腦筋。與飲料等快消品相比,鮮食首當其衝的成為便利店生存的基礎和獲利的前提。哪怕是711的一塊熱餅還是其他便利店的一份便當,帶來的往往是連帶消費,像現磨咖啡、飲料、口香糖等,都會被進店買盒飯的消費者順便消費。

也正是因為此,鮮食在便利店的競爭中佔有很大分量,一家便利店的盈利中,鮮食能佔到至少一半的比例。其實,早在數年有即有數據曝出,全家便利店中的餐飲收入已佔門店60%,日銷售30萬份盒飯。

從這個數字來看,全家此次大搞盒飯降價,其用意,一方面是進一步刺激消費,提升盒飯的銷量。更重要的一方面,則是其有意通過降價,尤其是超過3成的幅度,讓利消費者的同時,讓全家由此揭開自身的一個新發展階段。

全 家 已 經 不 是 第 一 次 “ 搞 事 情 ”

全家營收六成靠鮮食,“盒飯大戰”或將引爆


其實,這並不是全家第一次在盒飯這個鮮食核心品項上“搞事情”。早在五年前,全家就打出過“全民三餐在全家”的slogan,當時,全家就上市了單價6.8、7.8和8.8元的盒飯產品,據說銷量隨後就實現了倍增。如今,全家已經有多家鮮食工廠,一天盒飯、飯糰的產量達到30萬份。

儘管後來大多數的全家便利店並未持續供應這種“大眾盒飯”,但是消費者對全家的盒飯“依賴”已經形成,尤其是讓全家在當時與羅森等的競爭中佔優。的確,看一下全家的門店選址,基本上每一家門面的店租都不菲,加上人力成本等,全家必須要在盒飯生意上趟出一條差異化的口子,方才能維繫店鋪運轉,再就是獲得持續的盈利效應。

這對於全家而言,無論是5年前還是5年後的今天,其在盒飯系列產品上定價策略,很明顯是要刺激消費者進店,以獲得更多品類的成交。

而與5年前不同的是,市場環境和消費習慣的變化,更是讓日產量達到30萬份盒飯的全家倍感壓力。因為,外賣業態的全面進攻,將原本必須去線下便利店或線下餐飲門面買便當的消費者,帶入了一個拿起手機就能解決一日三餐的新時代。

顯然,這對全家、羅森、711等便利店並不是一件好事。不僅是外賣業態稀釋了傳統便利店的日銷和份額,而且更可怕的是消費者已經對外賣形成新的依賴,一如數年前對便利店盒飯的依賴。

這不能不讓全家們感知競爭的威脅,雖然看起來是異業,但是本質上都是去滿足消費者的一日三餐,尤其是隨著消費人群如上班族的年齡代際更迭,85、90甚至00後們更願意通過外賣而非便利店來解決自身的鮮食需求。

這種情況下,全家要消耗自身30萬份的盒飯產能,就必須有“人生看淡,不服就幹”的魄力,這種魄力對消費者而言,最有效的便是“價格戰”。無論是精英白領還是普羅大眾,全家將盒飯產品推回10元以下時代,本身就相當於亮明瞭自身的態度,以大幅調價對沖高昂的獲客成本,藉此“拉新維老”。

前 腳 全 家 、後 腳 便 利 蜂,“ 千 盒 大 戰 ” 或 難 避 免


全家營收六成靠鮮食,“盒飯大戰”或將引爆


市場從來不是孤軍奮戰,尤其是在便利店市場,全家並不寂寞。這不,全家的新盒飯系列產品以超過3成的降幅“示眾”,“初生牛犢”隨即就推出了“不服就幹”的市場活動:便利蜂擬在華東市場推出為期14天的盒飯“買一送一”促銷活動。顧客實付多少,通過便利蜂官方APP,或小程序就能返同等金額代金券,有效使用期為3天。

儘管不是像全家一樣全部下架前代盒飯產品,但是這種“買一送一”,對於便利蜂這般便利店的“新物種”,還是會吸引到一部分消費者參與活動。

而前有全家,後腳就緊跟著的便利蜂,遠非“全家盒飯降價效應”的全部戲碼。儘管目前尚未得知諸如羅森等的對應策略,但是全家的出擊,已然讓“友商”開始“不安分”。

這裡的一組背景數據是,全家計劃到2024年在中國開到1萬家店;羅森則計劃在3年內將中國的門店數量從1000家擴張到3000家。

這種開店目標的背後,自然離不開打頭炮的盒飯產品。全家顯然悟到了這一點,其選擇今年尤其是臨近夏季的時機“搞事情”,很顯然是對消費者在炎炎夏日不願意下樓進店的一種策略對應,以降價吸引消費者進店,進而產生更多的連帶消費行為。

而更重要的是,我們不應該將全家的調價、便利蜂的跟風,簡單地理解為一種短期市場策略。因為,全家對新盒飯系列產品的這種大尺度降幅,對應的是其未來數年1萬家門店體量。一方面,是對外賣的公然抗衡,另一方面也是對其他便利店競爭者的一種宣戰。“不服就幹”的想必不會僅有“新生”便利蜂。對於羅森等,也勢必會在日後有對應策略給出。

何況,盒馬F2等更多“新物種”入場,阿里、京東甚至像百聯這樣的“科班生”,無一不在緊盯著精英白領的一日三餐,即便是週末非坐班日,也有對應的業態如生鮮新零售與菜市場爭奪顧客。

全家很清楚,自己不是最有優勢的一個,在市場環境因外賣和新零售攪得“一塌糊塗”之際,最有殺傷力的武器莫過於價格。當然,我們也不必對全家的大降價報以太多的戲碼,因為,很快,頭部企業和新進入者會祭出同樣力度甚至更大尺度的價格“炮彈”。如此,“千盒大戰”或將不日上演,這才是大劇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