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叫外省的捞佬、捞仔,有歧视的意思吗?

南宁美食攻略


本意是没有歧视的意思,但很多人特别是广东以外的觉得有歧视的意思。

捞佬在粤语指的是赚钱的成年男性,多指中年。捞仔在粤语指的的赚钱的年轻男性。例如粤语中的靓仔,指的帅小伙。仔在粤语中指年轻人,也指儿子。例如粤语中的男仔、女仔。就是男生、女生或男孩女孩。捞指的是工作、打工、赚钱等。比如粤语中的“捞边行”指的是你做那一行。“系边都捞”指的是你在那里工作。佬指的是成年男性,一般加以职业和其他。例如猪肉佬(卖猪肉的)肥佬(人长的胖的)高佬(人长得高的)细佬(指弟弟和小弟)咸湿佬(好色的男人)衰佬(老婆称呼老公)的士佬(出租车司机)、差佬(男警察)等。这样的称呼在广东是很普遍,广东人互相这样称呼的。

佬还有以地方称呼的,广东本地也是这样互相称呼的。例如广东佛山市三水区的人称呼肇庆四会市人为“四会佬”。四会的人称呼三水的“三水佬”。肇庆市四会的称呼肇庆市广宁的为“广宁佬”。潮汕佬、客家佬、茂名佬等。所以说佬字在广东人也是互相称呼常用语。仔字广东人是喜欢加上自己名作为称呼的。比如刘德华叫华仔,周星驰叫星仔,梁朝伟叫伟仔等。

我记得我读书时有一位同学就是外省的,我们都是叫他北佬古。翻译过来就是外省来的男孩。北指外省、佬指男的、古在我们那指是男孩。比如吴杰、人家会叫他杰古。(还有的叫杰仔)比他小的会叫杰古哥。而女的会在名字加上妹字。例如吴颖,比她大的会叫颖妹,比她小的会叫颖妹姐。我外公外婆就叫我阿鸿古。


捞、佬、仔是广东人常用的称呼,广东人也是这样互相称呼的。词语本身没有歧视的意思。歧视在于人、事、物。所以说原来本意是没有歧视的意思。有一些人说话的语气让人感觉到歧视,和他们自认为是歧视。就像前阵子美国消防队训练结束后,白人消防员送了一个西瓜队友们。后来白人给解雇了,队友大部分是黑人消防员把他告了说他歧视黑人。难道说送西瓜就是歧视?西瓜本身是没有歧视的意思。但以前白人奴隶主给黑人奴隶的奖励就是西瓜。就是说西瓜在黑人眼里就是歧视。所以在很多外省人眼里广东人称呼他们捞佬捞佬就是歧视的意思。再比如某小品讲述诈骗的,扮演诈骗的用到了某地的方言。然后某地的人讲歧视他们。讲方言本身就不是歧视,但结合了人、事、物就会让人认为是歧视。


小鸿哥


我是广东人,我可以很负责的说,绝对是带走歧视性。

我小时候家里盖房子,会叫那些外省的劳力来挑砖,我们哪里的人都这样叫,是非常看不起的,我承认也这样叫过,但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读了一篇文章,忘记叫什么名字了,说的是劳动人员是要大家值得尊重,劳动人员最光荣。

从那时候我就不再把外省的人叫这个,

那时候我也想了,为了家,他们山长水远的开到这里工作,,确实不再应该让我们对他们有看不起的想法。

其实我们大家都应该互相尊重的!


Threraresomenoble


我老公是广东人,他和他家人就会叫别人湖南佬,河南佬

不是他们一个村的人,他们也会叫人家什么什么村佬

我曾经问他,我说你们叫人家什么什么佬,不太好吧,是不是有歧视的意思

他和他弟他妈一同否家,绝对没有歧视的意思,只是习惯了这样称呼

我就回复他,

那好吧,那我以后就叫你们广东佬了

他和他弟讪讪地对视一眼后,两个都不说话了

这个捞和佬绝对有歧视的意思在里面

这个仔,倒不一定了,

毕竟他们自己也这样叫华仔呀,星仔之类的

似乎还有爱称之意呢

不过和捞组合在一起,就有了歧视的性质了


葱花油盐卷


以前在广东打过工,现在在广西,佬婆,佬妹,佬仔,佬老是广东同广西对外省人或对说普通话的人的称呼,说真话,真不喜欢听到这样的称呼,要说在叫这些称呼时有没有岐歧视自己心里很清楚,如果说没的话就是背着良心,睁开眼说瞎话的人,特别是在广西,见人说普通话就说人家是佬婆佬老,其实广西柳州,桂林,白色,河池……很多地方的人都是说普通话的,这样不是很自相矛盾吗?我家乡在四川,我们隔壁也有外省的,还有广西女人嫁去,问问她们有没有人叫她们什么,没有,最多就是说是广西的,或江西来的……我们对人称呼都是:大姐,大哥,叔叔阿姨,小妹儿,兄弟……身在广西的我也经常被人这么叫,我从来不理会,你爱咋咋地,只是心里确实会不舒服……其实大家都是中国人,真不应该带着有色眼镜或歧视去对人,这样很不道德,做人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日日平安晏


我在广东长大的,住了十几年。其实捞仔,捞佬只有上一辈的人才说,比如70,80后。现在的90后,基本不会说这个词了。我们有时候对自己朋友也会这么说,称呼一下捞b,捞仔,意思是骂他憨,傻。广东人认为除了广东,其他省份都是北方,自己不会普通话,就很难交流,就说别人讲的话是捞话(听不懂),其中捞仔就是指那个人了。由于普通话的推广,现在越来越多人都会讲,90后00后的广东人是最普及的,所以不再称呼外省人为捞仔。而普通话不好的那一辈,还是不可教训。


人生函数9527


🙏没有。这同岐视性八百杆子打不到一起。但凡做过点研究的人都知道,早先这个”捞”字倒是蛮热情的一个称呼呢!

🙏听我父亲说:1950年解放海南后,很多林彪部队的解放军都就地安排工作了,他们用一口山东音称两广人为老同(老乡意),当时南方的粮所、商店、食品公司、供销社、车站等国营单位都有解放军退伍军人任职,他们都是这样叫本地老百姓,显得很亲切。日子久了,本地人上街回来,都不叫这些操北方音,见谁都叫老同的北方军人的真名了,都说,今天粮所的张”老同”很热情;或,今天区政府的李”老同”很和气等。要知道:山东人读”老同”的老字与本地客家话或白话中的捞字是近音字,加上山东音一叫,南方本地人就打趣地把它与”捞”字谐同一音(Lao平声 )了。再过一段时间改革开放了,北方人很多到南方谋生,本地人为方便对这群体人的称乎,都把讲普通话的人简称为”捞佬”了;再进到九十年代,对来南方工作的讲普通话的男人统称为捞佬、捞仔,女人则统称为捞妹、捞婆了。如同本地人古时称汉代北方留在南方的人为地佬,称唐代北方迁来南宁的客家人为客家一样,”老”和”家”字都没有歧视之意。现在到南方沿海一带,村里人也有叫外村结婚过来的庞姓女子、黄姓女子为阿庞佬、阿黄佬的一样;也有称木工、地理先生为匠家的一样,”老”与”家”自古都是敬称。

🙏只有没文化的人骂北方人为捞鬼,那才是不敬之词。时到今天,大家都讲普通话了,很少有人叫谁为捞佬、捞妹了。也许再过几年,捞佬、捞妹一词只能在史书中岀现了。想想那些用后半生支援南方的北方老军人,也蛮怀念的!4


高山小草6639957092


捞一一从一开始就不带歧视!

解放军解放广东广州,外省人大量进入。他们逢人叫“老兄”,广州话(粤语)译过来就是“捞松”。这是广州私下对外省人的统称,这称谓并无半点贬意,开始时甚至有尊意!至于捞仔捞妹是日后慢慢发展出的称谓,之后许多年连广州人都忘记了这“捞”的来历了。

后来人只知“捞”专称外省人,误以为是贬称岐视!其实不然!

关于广州话与普通话的互译有一趣例。我一同学外省人,名叫“建新”,其父母整天叫建新建新,亍坊邻居翻成广州话,都叫他“郑仙”。好笑不?“捞”也就是这样来的。


亲情与利益


广西南宁。从我懂事起80年代初,身边就有很多捞佬。家在国营工厂宿舍区,周围邻居很多来自湖南四川桂林柳州的工人。和他们打招呼常用老李,老刘,老田等称呼。本地人模仿他们西南官话的口音就成了“捞李”,“捞刘,“捞田”。这些工人大多是三线建设支援广西的南下工人。也就是说“捞”这个称呼雏形形成于60年代初期。其实就是普通的尊称。而到了改革开放大量农民工南下广东打工,广东人看不起乡下人,就给“捞”赋予了歧视的意思。而相反在广西这些捞佬大多是南下干部和技术人员(包括很多身光颈靓的上海工人),却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解放前没有捞佬这个词,而习惯说“外江佬”,这个词基本消亡了,小时候曾经听见从我清末出生的外婆嘴里蹦出来过。


施大林


我讲讲我的经历。我读小学的时候,老师是这样解释的,他说以前北方人(山东人)来到我们这,他们会很礼貌称呼本地人为“老兄”,因为山东人的口音,以及我们当地人对普通话听不太懂,因为山东人说“老兄”的发音和我们当地话“捞熊”是非常相似的,于是当地人就把那些北方人(山东人)称为“捞熊佬”、“捞熊”,其实就是老兄的意思。后来就慢慢简化演变成现在的“捞佬”“捞仔”了。所以,我认为“捞佬”“捞仔”没有歧视的意思。


漠江之上


我们大南宁也是这么叫的。本地人说白话,外地人说各种外地话,南宁人听不习惯,就会说,你说的是什么捞话。泛指外地话,方言。久而久之,不会讲白话的外地人都称为捞老,这没有贬义的,就好比称南宁本地土生土长的人为 南巴仔,还有把七八十年代旧款的包头棕色胶凉鞋为南巴鞋。只是因为在当年本地人中很流行。我们广西还有很多称呼,例如玉林猪肉佬,陆川补胎佬,横县木工佬,都是指当地人从事的手艺,生意。南宁本地还喜欢称呼在老居民区,私人房子里长大的孩子为街边仔,街边妹。现在泛指生活圈子广泛,爱热闹,不拘小节,接地气,有生意头脑,鬼精灵的年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