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管理连家庭都经营不好,从道德经学掌握管理的核心思维和方法

管理是保障组织正常运转的基础,即使象家庭这样的组织单位也需要,我们人人都是管理者。

道德经第十七章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不懂管理连家庭都经营不好,从道德经学掌握管理的核心思维和方法

幸福的一家人

这章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太上",古代形容比自己身份地位高的人,可以理解为处于统治地位的人,比如国家元首,企业领导,家里的当家人等等。把前后连贯起来理解,就是说最好的管理者,下面的被管理者可能不知道他,当然也不了解他,比他稍微差点的管理者,被管理会主动亲近他,在差点的呢,被管理者会畏惧他,最差的管理者,所有的人都不服他,还会反抗辱骂他。当管理者诚信不足时,就没有人会信他。而真正好的管理者,他本身也很悠闲,可能被管理者都不知道他说过什么,但是大家把事情做好了,就象一个国家,被统治管理的人民,都以为国富民强是本来就应该这样的,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

我们的学术界,比较统一的研究结论是道家思想讲"无为而治",这一章也是在强调论述这个事情。大家比较侧重的是它所提的"无为",淡泊"治"的思想。老子本人对统治,管理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他明确的指出了"太上",也就是统治者这个重要的角色,以及统治者该如何来做好管理的工作。

没有控制权就没有统治者!

不懂管理连家庭都经营不好,从道德经学掌握管理的核心思维和方法

美国总统

国家的形成过程,就是控制权统一集中的过程。也是所有的组织形成的过程。我们年轻的时候经常请教一些有经验的老人谈婚姻,听他们讲夫妻之间如何组建家庭,如何经营家庭。其中有个故事很有意思,一位老人说,两口子从爱情走向婚姻,遇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谁当家作主的问题,一般夫妻都会通过吵架甚至打架来解决,打胜的一方会取得当家人的权力,所以有些男人这辈子都抬不起头,外人不知道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他们两口子在打第一架时他输了。

管理者掌握控制权的过程一定是一个强制的过程。没有控制权的管理者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统治者。

这些年在企业发展中,因为资本的意志和企业创始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一家企业的控制权之争经常见诸法律,大家给出的最多建议是要做好提前的防范方案,做预设的准备是解决分歧的最好办法。

不懂管理连家庭都经营不好,从道德经学掌握管理的核心思维和方法

华为领袖任正非

只有拥有绝对控制权的管理者才有资格做管理!才能真正掌握道德经的管理思想!

老子应该很清楚在不同的组织中,管理的方法是有很大的差异的,所有他没有一来就讲具体的管理方法,而是从管理的结果来判断管理过程的好坏,让管理者建立良好的管理思维。

结合为我自己的实践,和老子在这章的表述,我们不难看出,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学习任何现成的管理方法都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没有任何一种现成的方法是你应该照搬照用的,连老子这样智慧的人,也是从结果来判断管理方法的好坏,也不会直接给出具体的方法,所以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在掌握控制权的基础上,灵活机动的调整管理方法,以结果作为管理的导向。

感谢你的阅读,如果你觉的我聊的在理的,就请多多点赞和转发,让我们一起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做点小事。

我是陈志国,就是个养蜜蜂的,网络用名"蜂闻言事",我见风就是雨,事是天下大事,奇闻趣事的事,关注我,和你一起用不同的视角看世界,咱们换个角度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