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一些年纪轻轻的工资也就三四千,却过着到处旅游、吃喝的精致生活,你怎么看?

阿北y


再怎么说也是一些年轻人能做的事,他们可能没什么家庭负担,不需要考虑近期的生活,可能对生活有着自由向往。大部分人年轻人还背负很多压力,目前22岁,负债5万多,工资也不多,每天就想着一有空余的时间就去找兼职做,去学更多的知识,普通还是普通人,到外地工作,一年到头回家就一次,除了附近几个好玩的公园逛逛,就没出过远游。

不同的人有同的困境,我也很羡慕他们一些年轻人。


电影box


有一次周末,不想在家做饭,就和老婆,孩子及我妈四个人在家附近的一个算是新开的商业区随便吃了个饭,在一个三,四线城市吧,觉得很普通的饭,就花了300多,然后放眼望去,吃饭的地方是人满为患,因为是夏天,有些是坐在外面推杯换盏的,当时就感慨,有钱人真是多啊,我这吃一顿饭都感觉挺贵的,他们这些人在外面吃呀,喝呀,不亦乐乎的,当时我妈就说你看到的是这些餐厅的人很多,但每天都是不一样的人,你现在看到的人并不是天天都在外面大吃大喝的。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是这样的,从两个方面去看待这个现象,一方面,他们的工资是三,四千,但是可支配的钱可能不只是这个数,也许有有点存款,也许会有其他兼职,更大的可能是父母的支助。另一方面,他们也可能不是天天在外旅游,并不是每天都过得很小资,很精致,只是他们旅游的时候发了朋友圈或在高档餐厅的时候发了个微博,亦或在健身房里时,被你碰到了等等,让我们感觉他们工资不高,但过得很潇洒自在,也许他们吃泡面的时候,我们没有看到而已。


用户5808565468875


我小学同学的儿子今年31周岁了,大学毕业后做了几年公务员就辞职了。

他辞职并不是下海经商,而是背起背包出国边做临时工边旅游,不亦乐呼。我同学希望他可以开始考虑个人问题了,但他回道,"人要活在当下,不要被将来的事情所拖累。”

我同学无言以对,拿他儿子一点办法也没有,也就让儿子随心所为了。

我个人认为当代的青年,特别是城里青年,从小养生活养尊处优,家长呢缺乏让孩子承担责任的教育。孩子长大了,觉得建立家庭责任太烦重,所以有一部分选择只恋爱不结婚;有一部分选择边工作边旅游;宁可做个月光族,也要及时行乐。其次,过去媒体,报刊杂志普天盖地的报道欧美国家青年的生活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潜移默化了当今青年的世界观。因此,我国各层领导,大众媒体,教育机构以及孩子家长必须高度重视孩子的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让孩子从小养成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切实行为。

我学识浅显不到之处敬请各位指教。


用户9548534871487


其实不必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人,我今年27岁,从上大学开始做兼职,从毕业到现在,工作,闲暇时间继续做兼职....可是我发现,很多时候,努力只是一方面,他并不代表什么,命运给你灵光一现的一次招手,一个锲而不舍的清晰目标,同样,都很重要。人活过一次,生命的定义就是经历。你去经历了这样的生活,别人经历了那样的生活,你和他各有所得,到了我这个岁数,我其实是很羡慕那些年轻时候可以去体验自己想体验生活的人,只要你心里不迷茫,有目标,而且,重要的是,你还年轻!你还年轻!你还年轻!不用过千篇一律的生活,用不同的阅历丰富自己,远比早早把自己的一切精力投入乏味枯燥的工作来的更有价值





零度以下144016004


每个人旅游背后都有自己的选择,甚至会有自己的心酸,我没办法一概而论。以我自己来说,我家庭环境较好,没什么负担。我喜欢吃美食也可以简简单单的吃一餐,现代人思想变了,生活再不好过也要找点开心的事释放自己的压力,天天996你觉得能有命享不?我是95后已经旅行了很多地方,我身边的朋友都会说我天天跑出去玩,但是谁知道我跑出去只是我已经觉得我要去适当放松了,不要再被烦心事影响。

我的过去发生过什么我也不想再说,严重的心理创伤,我朋友都不知道。他们会说你天天去旅游,不知道是柠檬精还是开玩笑,开多了也就不自在了,导致我分享了一篇我去旅游不代表我有钱的一个链接在朋友圈。

出去玩我从来都会合理使用自己的费用,也不会挑三拣四,适合就好。一间酒店或者客栈200左右的价格,淡季一百多绝对没问题。能做公交就坐公交。我出去旅游比我男朋友还愿意省钱,这些谁知道呢?旅行也是一分钱一分货。以上说的都是在自己合理范围之内可以做到的事。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打肿脸充胖子了,如果没钱你可以有规划,一步一步实现。但是不要明明是负资产还要去装生活过的很美好,这种虚荣心只会令自己沉沦下去。现代人很大部分都是用虚荣心去过日子,尤其年轻人为甚,买个自己负担不起的包包,天天穿名牌衣服,有什么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宁愿穿这普通的衣服,多点时间去走走净化自己,所谓的虚荣真的没必要


Kamy73556762


看着身边一些年纪轻轻工资三四千,过着到处游玩,吃喝的精致生活……我想说,你看到的只是表面。你认为的精致生活其实只是生活常态的一部分而已,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工资三四千,只要会计划,一样可以过得有滋有味。

我也喜欢到处玩,计划是一个月出行一次,基本是川西的景点,每去一次就两三天的时间,费用在六百左右,看风景,门票,吃住都有了。

上周我们四人同行去的夹金山,神木垒,达瓦更扎三个景点,在农家吃了香猪肉,野菜还有藏家铜锅火锅等美食,住在藏家里,每个人花费四百多。

三月份我们两人自驾去的轿顶山,除了油费和过路费,不需要门票,带的被子睡车上,买了200元零食快餐水果,下大雪没有看见日出,但也看到了云海和贡嘎群峰耸立的壮观美景。下山后顺便还去了大渡口峡谷和嘉阳小火车看油菜花,花费每个人三百多。











美好如春h


享受人生,破罐破摔,攀比炫耀,没有规划……总有一个原因,归纳起来就一点心里没数。现在国人活得为什么活得那么焦躁?答案就是信息的渠道太容易,我小学同学朋友圈里去看大教堂了,我朋友昨天新马泰了……我是不是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青春如此短暂不要有遗憾。所以这帮人就浪起来了,三千我买不起房,成不了家,孩子进不了名校,那就自由飞翔呗,毕竟逃避问题会给人吸毒一样的短暂快感,回头可以骂一下有钱人,声讨一下社会分配的不公平,把努力和奋斗从成功和富有里分割,让出身,运气,后台这些因素成为美好生活的根源就可以放过自己了。


DOS4204053888


这说明这年青人家里有钱,挣多挣少家里一分钱都不要,自己挣钱自已花,而且家中还倒给子女钱。所以吃喝玩乐不发愁了。那象我们,1958年学徒月资15元,还要给家10元给父母,自已住单位宿舍,不吃家中的饭。那时有月奖3元或5元。师傅分无奖一等奖8元,二等5元,三等奖3元。加上这几块奖金就能一月一月的过。第二年工资19元,第三年工资21元,奖金等级十几年不变。


手机用户61047663158


如今的一些年轻人,挣得工资不算高,但是却经常到处旅游,过着悠闲自得、其乐融融的生活,你仔细琢磨琢磨就知道答案了,这样的人很明显那就是-啃老族呗。

生活在你周围的这类人,只要小两口有工作可做,那绝对是衣食无忧,就好像是甩手掌柜的没有什么两样。孩子她们只管生、不管养是现在很多的家庭的通病,上学有接送,孩子生活不用管,他们一家三口的饭菜不但不用操心费劲,而且又免费食用😃,你说他们有时间不到处游山玩水,还能干啥呢?别看这样,但却有许许多多的老年人乐意过这种看似累死累活的生活,这些年龄大了没啥事可做的人,觉得看看孙子孙女、接送孩子们上学放学,即使一种乐趣也是一种享乐,由于心疼自己儿女,更想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所以对于这种双赢的事,无法叫我们评判是对是错,但这就是现如今我们生活的特色……



飞跃3537


以前我也想不明白这个问题,直到一路走下来才发现,你有多少钱,什么样的家境,和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虽然有直接的影响,但却没必然的联系。

你若想走出去,没人能拦得住你

我身边有许多家境殷实的朋友,自己也有体面的工作和积蓄。但我经常会听这些朋友说,真羡慕你可以四处旅行,怎么有那么多钱,那么自由。真如他们所说的那般么?我家境一般,非但无法取得家人的支持,还要每月补贴家用,也没高薪固定的工作,更没什么积蓄!我是美术专业,是个自由的艺术创作者,这一对比,应该是我羡慕他们才对!



能否走出去的根源全在于“舍与得”,你贪恋安逸的生活,上班吹吹牛皮,下班逛街买买买,疯狂网购,周末参加各种聚会,整天讨论的不是这家餐馆好吃就是哪个电影好看,你知道我为了环球徒步,舍弃了多少东西,遭受了多少非议吗?

你若想走,没人能拦得住你,你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达成你的目标。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不同,没有绝对的错与对。你羡慕我的同时,我也在羡慕你。我付出的代价是花费所有积蓄和五年的精力去徒步世界,虽然归来时一无所有,但我不后悔,我年纪轻轻,有胳膊有腿,我照样可以重新开始,用我这几年积累的经验去创业或者尝试新的事物。而此时的你们可能已经买了房子车子,娶了老婆,你直呼压力太大,可这就是现实啊,起码比我稳定吧?



你追求稳定舍弃自由,我舍弃稳定追寻远方,我怕还没来得及功成名就兴趣就被无情的岁月磨灭了,所以我把兴趣前置了,当然你大可以选择成家立业后再去追梦,只要你觉得自己能把事业、家庭、梦想兼顾好就行。还是那句话,无论做出那种选择,不后悔就行。

每个生命,天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每个生命,天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这是哲学中的一句话,初听有点莫名其妙,仔细思考,确实是那么回事。当这个时代开始把金钱和权利作为衡量人的唯一标准时,其实这个社会已经病了,病入膏肓了。我在国外徒步,经常遇到放弃高薪工作满世界寻梦的人,甚至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们,用他们的话说:与其在家等死,不如出去找死。



并非身价亿万才是成功之人,也并非衣着光鲜才是成熟人士。一身名牌依旧掩饰不住一副低俗的皮囊,一个有趣的灵魂总能焕发出魅力的光芒。有些人的字典里除了名牌包包钱钱钱,就是买买买;有些人的思想里除了学习再学习,就是精进再精进。 你卡上余额一百万依旧抚慰不了那颗躁动的心,我兜里就剩五块钱依旧能安心吃碗小面。虽说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每个人都在拼命奋斗,但总有一小部分人选择为自己而活,走心地活着。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想不明白区区三千月薪却能把生活过得很精致,活法不同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