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不知名的诗人,却写出一首千古名作,最后两句令人叫绝

纵观我国古代诗歌史,诗歌题材多种多样。譬如,我们最为熟悉的山水田园诗、羁旅思乡诗、怀古咏史诗等等。而在诸多诗歌题材中,有一类却比较特殊。它既有奇情壮丽的景色,也有金戈铁马的豪情,更有残酷血腥的杀戮。这类题材,便是战争诗,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

唐代不知名的诗人,却写出一首千古名作,最后两句令人叫绝

小编今天要和大家介绍的这首诗《己亥岁》,便是一首有关战争的诗作。它出自晚唐诗人曹松之手。相对于高适、岑参、王昌龄来说,他就显得不知名了。不过他的这首《己亥岁》却是一首千古名作,尤其是最后两句“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历来令人叫绝。

《己亥岁》是曹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正如这首诗的诗名所说,以干支己亥为题,便是明确表明以示纪实。所以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战争对百姓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全诗用语掷地有声,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封建社会历史的本质,具有很强的典型性意义。

唐代不知名的诗人,却写出一首千古名作,最后两句令人叫绝

《己亥岁》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唐代不知名的诗人,却写出一首千古名作,最后两句令人叫绝

首句“泽国江山入战图”,意思是说,江南各地都已经成了战场。诗名所说的己亥,是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的干支。而这个时间,正是唐王朝安史之乱后,大规模农民起义时。唐王朝为了镇压,大江以南也都成了战场。这就是曹松在诗中所说的“泽国江山入战图”。

次句“生民何计乐樵苏”,便是曹松根据这幅战图,所描绘的百姓生活。它的意思是说,百姓本来打柴割草就已经很艰辛,没有快乐可言。现在因为战争,能够平平安安的打柴割草,也就快乐了。言外之意,自然是这种渺小的快乐,也变得很难得了。随战乱而来的是生灵涂炭也就在寥寥几字中体现了出来。

唐代不知名的诗人,却写出一首千古名作,最后两句令人叫绝

最后两句“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是千古名句,它的意思是说,请不要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一将功成是要牺牲数万士兵的生命啊!虽然这里曹松没有具体描写战争的血腥场面,但是从“万骨枯”三字,便能够了解到战争的残酷,看完让人不寒而栗。

我们说曹松这首诗以干支己亥为题,便是以示纪实。它这里记载了一个史实,便是镇海节度使高骈以在淮南镇压黄巢起义军的“功绩”,而受到封赏。这个“功绩”就是“万骨枯”。所以“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更是一篇之警策,天下所有战争的警策之语。

唐代不知名的诗人,却写出一首千古名作,最后两句令人叫绝

综观曹松的这首诗,它不仅揭示了封建社会历史的本质,还代表了千百年来封建战争的本质。即将军封侯是用士卒牺牲的高昂代价换取的。其实这类诗歌还有不少,张蠙的“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李白的“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均是这种意思,不过曹松的“一将功成万骨枯”意味更为浓厚,可以说是字字千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