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十年前去世,现在儿女都已成家。60岁的母亲要找个老伴,如果你是儿女会支持吗?

盘锦阳哥


完全支持!

60岁的母亲年龄还不算太大,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自己的情感生活。

父亲去世,儿女已成家,留下母亲孤身一人,有个人陪伴,那该有多好!

人谁不希望有一个快乐的人生?而快乐的前提是首先不孤独,而解决孤独的最佳选择是找老伴,老伴不仅能与之朝夕相伴,同时也能带来“异性相吸”这种特有的生活兴趣,对一个人的精神生活是一种独有的、不可替代的给予,做为子女应当充分理解母亲的这种情感需要,给予积极的支持才是最大的孝敬。人一生除过亲情,情感生活也应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激情可能会减弱,但精神的抚慰,朝夕的相伴却一点不能少,少了,就会像缺了什么东西似的,让心情压抑,让寂寞环绕。

过去曾有一种传统的旧观念,觉得一个人年龄大了,再找伴侣“有点丢人”,特别是在农村这种观念甚浓,现在虽有所改进,但依然还是放不开,一些丧偶的中老年人对此本就心有顾虑,如果再遇上子女反对,也就只能作罢,晚年生活甚是凄凉,虽然一些子女会很孝顺,但即是如何孝顺,也无法替代老伴

的作用,一个人的感情世界里最好的陪伴只能是自己的另一半,这个亲情也替代不了!

还有一种观念,认为丧偶后,再续新缘是对逝者的不敬,因此,一旦再找伴侣,就会遭到反对。其实这个大可不必,敬不敬,尊不尊在一个人的心里;好不好,念不念也在内心中,真不好,即是不再找伴侣,也一样会不好,一样会忘的干干净净。如果真好,即是找了新伴侣,也会时常想念前夫(妻)的,爱,敬,思念皆在一个人的心中,追求那种表面的形式一点意义也没有。

所以,“父亲十年前去世,现在儿女都已成家,60岁的母亲要找个老伴,如果你是儿女会支持吗?”当然支持,完全支持,为了母亲的晚年幸福不仅仅是支持,还有竭尽全力,千方百计促成,这样才是合格,孝顺的儿女。


木子一一刘旭春


会支持的。

我的父亲2000年正月十九去世了,母亲今年94岁了,身体很好,耳不聋眼不花,说话声音洪亮,思维清淅。只是背有些驼了。

父母是小时候(三、五岁)定的娃娃亲,虽然父亲受过高等教育,而母亲没上过学,两个人后来因父亲去了三线工地(父亲是搞建筑的)二十多年南北两地分居,但仍然相亲相爱,从未吵过嘴、拌过架。

父亲去世后,母亲不愿离开家,她留恋两人生活的地方,我只好在娘家陪她。没事时,母亲总愛翻看老相册,给我讲她俩年轻时的趣事。虽然她俩一生聚少离多,但仍有许多珍贵的往事回忆。

讲这些事情时,妈妈脸上表情很温柔,眼睛睁得大大的,好象瞬间年轻了许多似的。

后来母亲就到我家生活,虽然我们姐弟绕膝承欢,孩子们也很孝顺,但我时刻感到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父亲在妈妈心中的位置。年轻夫妻老来伴,失了伴的孤雁真的有说不出的伤心。老年人的孤独是任何儿女也无从改变的。

如果你们的母亲6o岁,她想找个老伴,做为儿女千万别阻拦!有道是滿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60岁,现代人看还算不太老,为什么不去寻找下半世的生活目标呢,活到80岁,夕阳西下还有20年好光景呢!

相扶相携、互爱互助、病榻前殷勤照料,体贴关爱,这些都不是儿女能代替的。

老年人最怕的是孤独,世上最苦是孤雁,尤其现在儿女多在忙事业、上班挣钱养家、侍养孩子,有几个能日夜相伴在妈妈身边呢?有个老伴,白天上街买菜、饭后遛弯、晚上一块看看电视、说说老年人感兴趣的话语,时间打发得很快!有个头疼脑热的,互相照顾、一心一意!省去儿女多少麻烦,何乐而不为呢?

那些反对父母再婚的,多数受传统观念影响,怕丟人、怕人说儿女不孝顺,妈妈改嫁了!真正为老人着想,千万别这样做!夕阳下霞光,照样灿烂!



包絮


应该支持。我的邻居就是一个失去老伴的人,她四十多岁失去丈夫,一个人靠着做小生意,给人家当保姆,把四个女儿拉扯成人。最后女儿们都出嫁了,只剩下她一个人守着诺大的一套房子很是孤单。

后来认识了一个学校离休的校长,一来二去的两个人有了结婚的念头。她的女儿们看着母亲形单影只的样子,很是心疼。最后就答应了母亲的要求,还好男方的儿女也同意这件事。因为他的儿女都在国外,远水解不了近渴,也希望父亲能有一个老伴陪伴照顾。

于是两家的儿女们把各家的财产划分清楚以后,就结婚在一起搭伙过日子了。男的把工资卡交给了她管理,两个人之间互相照应,有个病也是互相伺候。现在在一起已经快二十年了,过的挺好的。





123春之花


少来夫妻,老来伴,如果六十岁的母亲想找一个老来伴,做儿女的会举双手同意。

今年过年,弟妹的老爸老妈来到他们家小住,看着八十多岁的老两口还能一起搀扶着,散个步说个话,心中就好生羡慕,想着自己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已经孤单了十多年了,也从没和她聊聊这个问题,只是看她在父亲去世后变得让自己无比的忙碌,近七十岁了还去上老年大学,不上课的日子每天都能练琴三四个小时,小半年的时间终于把五线谱啃下来了,一年后“浏阳河”已经弹得有模有样了。想想那段日子,母亲就是靠着这个打发了无数个日日夜夜,也赶走了无数个孤独与寂寞,尽管有儿有女,但我们都上班也不在身边,儿女再多也不如身边有老伴知冷知热的,一起劳作一起吃喝,吵吵闹闹的,日子也会过得有滋有味。

所以,如果六十岁的母亲自己内心愿望强烈,就想找个伴,以免晚年生活寂寞孤独,那做儿女的就应该积极支持,只要老母亲老年有所依,有所乐,那就是咱做儿女的对母亲最好回报。


书口木子


应该支持。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母亲最缺的应该是陪伴,别让我们的妈妈感到孤独。我父亲虽然健在,但是在我二姨身上给出了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前年二姨父在干活的时候突然脑梗,瘫在床上动不了,二姨精心伺候了一年他还是去年腊月撒手而去。三个儿女都想接二姨去自己家里,但二姨不想去。她觉得去了会给儿女添乱,而且找不到家的感觉。就这样一个人孤零零地生活在老家,儿女们偶尔回来看看她。

去年暑假我回老家特意去看了看二姨,半年不见她就衰老了很多,人也变瘦了。看见我非常高兴,但是话里话外总是一个人生活太寂寞,想念二姨父活着的时光。我就提议不行再找个老伴,她连连摇头,觉得儿女们不会答应的,何况二姨父尸骨未寒。没人陪伴的二姨让人看起来那么可怜和孤单。


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

楼上的阿姨有五个女儿,都早已出嫁,老伴死了十年多了。我经常听到她在阳台上给她女儿打电话,说想她们了。她女儿说什么听不见,偶尔会来看她。老太太太一个人无聊了,总是一个人在楼底晒太阳,看到人也不爱说话。

大约过了俩礼拜我看到她居然挽着一个老先生的胳膊,俩人手里拎着菜,看到我远远就跟我打招呼。整个人和以前几乎是判若两人:眼睛有了幸福的神采,脸色变得红润。他俩低声地交流着,互相搀扶着上楼,那一刻我才知道对于老人来说有个伴是多么重要。

如果有一天我父母剩一个人,我会支持他(她)找个伴。人生实属不易,没有什么比让他们开心更重要!


一飞冲天的轩


如果说父母的感情非常好。走了老伴,走不出来那个阴影。就可以考虑再找一个老伴儿。在老家的曾经一位同学的母亲和父亲的感情非常好。父亲得的是癌,而且还是三个月之后就走了。走的太急,母亲的反应一下受不了。每天以泪洗面。子女在外边工作。也经常回来陪她,但是她母亲经常不让子女在身边。经常一个人以泪洗面。子女又不在身边。打电话也不接。这样的情况有半年时间之多。后来就又找了老伴儿,才慢慢有所好转。如果父母的心灵空虚,也许老了会考很快。有个人说话的话也许会好一点。


宝贝jiayuan


我会支持,完全支持,人老了有个伴多好的。

我父亲现在去世已有二十几年了,那时我母亲50多岁,父亲去世了,母亲过着孤单的生活真不容易,我记得我父亲去世五年吧,我们兄弟三人都成家了,有人来提起给母亲找老伴的事,当时我们都支持她找个伴,但是她为了我们,为了整个大家庭她却放弃了,在后来我们听到她说,找个老伴怕拖累我们,减轻我们的负担,自己却过着孤独的老年生活,二十几年来每天都在担心我们在外过的怎样,生活过得好不好,可怜天下父母心。

人老了有伴就幸福快乐,有伴不感到孤独,有伴就有说有笑的,祝天下的母亲节日快乐,有伴终身。


人生如梦158167915


母亲有这样的想法,我肯定会支持了!

老伴,老伴,其实,人到老了,才更需要有人来陪伴。

儿女再孝顺,也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他结婚后,就要对家人负责,虽说老人和孩子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但他们的精力有限呀!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时,为单亲的老人找个伴侣,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我的大伯哥前些年去世后,嫂嫂刚五十多岁,过了两年,想找一个老伴一起生活,可儿子不同意,认为孙女都有了,不但觉得丢人,说也对不起他爸爸。

我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仔细地分析了利害:她的母亲还不算太老,人生还有几十年,一个人过完未免太孤单了!他们常年外出,母亲一人在家,有个头疼脑热的,连个端茶送水的都没有,他的爸爸就是自己在家去世的;至于别人有闲言,更不用理睬,生活是过给自己的,不是过给别人看的。说是丢人,更是一种旧的观念,都什么世道了?

听了我的一席话,侄子接受了他母亲的做法,不久,找到了一个比她还小七八岁的离异男子,两人夫唱妇随,每天过得乐乐呵呵的,生活得很是幸福。

所以,只要母亲有这种意念,做儿女的应该给予支持,毕竟,让母亲过得更幸福也是我们的心愿。


春花秋月4780


支持啊!儿女都已成家,立业,有各自的生活,就算跟老母亲一起生活,照顾她的饮食起居,但老人心里始终是孤单的,如果儿女工作忙碌,那老人就可以说真的是形单影只了。

我每天接送孩子的时候,总能碰见一个老太太,也是接送小孙子,她老伴去世多年,自己独居,有儿子但是害怕一起住会影响小两口的感情,自己就住老屋,每天早晚赶去儿子家接送孙子上下幼儿园。她说这样挺好,又能帮忙带娃,还不影响彼此的生活。

有时候也能碰见她跟老姐妹出去买菜什么的,但是更多时候就是一个人。去年暑假,她一个人逛超市,说是儿子一家出去玩了,叫她去,她不想凑热闹,天又热,不想奔波。今年五一,在公园远远的就看见她一个人混在老老小小的人流中,她说儿子带娃去媳妇家了,媳妇家在延安,顺便再逛逛,她就不去了。

所以,老人的孤单不是儿女给多少钱,给多好的居住环境,多孝顺有出息,老人的孤单缺个有共同语言的老伴,一起买买菜,逛逛超市,溜溜腿,甚至有个能跟她拌嘴的人,就这么简单。

不过,有个前提,不要被骗了,儿女可以支持他们在一起,但是一定要搞清楚对方底细,婚前财产要各自公证,确保对方真的是目的单纯的就是找老伴。


天天天使1


会支持的,你的母亲才60岁,年龄不算大,俗话说,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即使儿女有那个孝心,但是各有各的家庭,各有各的事业,现在年轻人的工作压力又很大,没有时间去陪伴孤独的母亲,孝顺老人不只是给她钱,或者给她买很多礼物就够了,关键是精神上的孤独,平时没有人跟她说个知心话,如果儿女不在身边,有个头疼脑热,也没有一个端茶递水的,一旦有病,没有亲人在身边,是很危险的。我的一个大爷在农村,儿女一大群,自从我大娘去世后,他就自己单独过日子,儿女也很孝顺,有空就回家看看。去年冬天,我大爷感觉头很难受,就给我大哥打电话,拨通了号码没来得及说话,大爷就晕了过去,幸亏我大哥赶去的及时,大爷脑梗了,再晚一点就就出事了。作为儿女应该支持老年人找老伴,两个老人互相照应,自己在外面工作也放心,这也是一种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