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把父母送进养老院,是孝顺还是不孝顺?

趁年轻拼搏撒


孝顺的标准是什么?不孝顺的标准是什么?怎样做才能让别人认为你孝顺?怎么做才能让父母感受到你的孝顺?如果这几个问题搞不清楚,又怎么去确定“将父母送养老院”到底是不是孝顺的举动呢?

在我看来,如果父母生活能自理,且子女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照顾父母,那么把父母送去养老院,可以说是不孝顺的表现,因为这不符合正常人的道德标准。毕竟父母身康体健,且自己也有充足的时间来照顾父母,如果把父母送去了养老院,这种做法在我看来就是不孝顺的表现。

但如果以环境结合现实来考虑,我认为这么做也有好处,首先现在的成年人压力特别大,为了生存不惜加班、熬夜等,他们将大量的时间与经历投入到工作当中去,这无形中就消减了对家庭、对父母、妻儿子女的关怀,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家中老人年事已高,自己又没有办法放弃工作看护老人、陪伴老人,我认为送养老院是可行的。毕竟养老院的居住环境、生活分为、配套医疗设施都是比较齐全的,这样照顾老人也方便些。

如果是我的话,我忙不过来,且父母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顾的情况下,我想我会花钱把父母送去养老院,而我在送之前会跟父母言明,我送他们去的原因并不是讨厌他们,而是把自己因为工作而无法照顾他们。最重要的一点是,平时让父母住养老院,但逢年过年或平时休息,我想我会把父母接回家住,如果父母身体状况较好的话,我还是希望父母能在家生活,哪怕牺牲一点自己的时间也无所谓。


实体店老王


我觉得也是孝顺的一种表现。因为现在的养老院并不是像某些人想象的那么不堪。(2015年,我父亲脑溢血后,因为家里不具备照顾的条件,我们怀着愧疚自责的心情跑遍了本市所有较好的养老院,原以为住在养老院的老人凄凄惨惨的,可经过实地考察后,完全颠覆了我们的想法。这些养老院窗明几净,分区管理明晰,配备有专业的医护人员24小时在岗,还有合唱,绘画,书法,电子琴,广场舞等各种兴趣班,琴房里的电子琴免费使用,每个月还组织一次集体生日仪式,有的养老院还专门开辟出一块地给老人种花草果菜,老人们其乐融融。生活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每天也有人推出院外晒太阳。)而且养老院的费用也不低,在我们三线城市,公立的,条件好一些的养老院,生活半自理的老人每月费用大约要8000元左右。做子女的,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愿意出资送父母到条件较好的养老院,让老人家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不是孝顺是这么呢?不评论他人情况,但就我自己的父母而言,我宁愿自己亲自照顾,家里经济若是因为我没有出去工作而少了一份收入,我也认了,因为我个人觉得父母把我辛辛苦苦养育大,是我一辈子最重要的恩和爱,我自己实在没办法让我自己的父母体弱多病甚至记不清人和事了,还让他们在外,我不敢确保外人会比我对他们更好,久病床前都不一定有孝子,何况收钱办事的人……我想想都觉得那样我父母得多可怜,我害怕别人欺负他们,如同幼小的孩子要是被无良保姆欺负是不懂得表达的,我不可能让我父母有这样被人欺负的几率出现,赚钱方式很多,不能出去打工,我就做自由职业者,总有办法的,但我唯一不能做到的,就是让父母在最需要我照顾的岁月而抛下他们,我做不到。如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养老院是最好的选择,找个好点的养老院是关健,医养结合的更好。我妈妈85岁混合痴呆症断后,我把她送进了医养结合的养老院,养老院条件很好,进去2个月,眼睛变灵动了,也会笑了,脸色红润,能自己吃饭,能走动,能自己去大小便,病情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比进去时好太多了。以前她也不愿进养老院的,现在却很习惯。作为子女,在老人去养老院后多关心,安排好一日三餐,多去看望,与护工搞好关系等等一定要做好,私下适当给护工点钱,送菜送零食时 也给护工一起分享,大家增加感情。



柴志剪辑


我去年生了一场大病,去做手术前只是跟妈妈轻描淡写说了一下,怕她担心,出院回家后发现妈妈瘦了一圈,邻居们告诉我,我走以后,妈妈每天以泪洗面,没有好好吃过一次饭!做事的时候也是会流泪,不知我到底是什么病,每天煎熬!

试问你生病了,儿子会这么痛心吗?当然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但真正把我们惦记在心的只有妈妈!当我们生病了老了,如果妈在,她是不会把我们送去外面的,生死都要跟孩子一起的,正如我们现在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所以,我不会把老妈送去外面的,养老院,就是一个弃老的合法场所,再怎么难我都要自己带着我妈妈!


SZDYW熊出没


如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养老院是最好的选择,找个好点的、近点的养老院是关健,医养结合的更好。我妈妈85岁混合痴呆症断后,我把她送进了医养结合的养老院,电梯房双人间,养老院条件很好,每层楼有护士台,有医生,每天小查房,每周大查房,房间里有一个护工一起住,照顾二个老人,进去2个月,眼睛变灵动了,也会笑了,脸色红润,能自己吃饭,能走动,能自己去大小便,除了记不住东西,其他都不错,病情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比进去时好太多了。以前她也不愿进养老院的,现在却很习惯(我每次去问她开不开心,人舒服吗,她都说好,在胃口好时我让她吃,这样可保留些能量)。作为子女,在老人去养老院后多关心,安排好一日三餐,多去看望,与护工搞好关系等等一定要做好,私下适当给护工点钱,送菜送零食时 也给护工一起分享,大家增加感情。各位亲,对健康人来说养老院是不好,但对失能老人来说是不错的选择,没有办法的事,每个人每个家庭情况都不一样的。照顾老人,光喊口号是没有用的,等你们养个失能老人5年再来说。等我老了失能时,不想拖累孩子,养老院是我最好选择,无关孩子孝顺不孝顺;等我老了失能时,我要住好点的养老院,我自己会存钱,如不够让孩子稍微贴一点,只要有事时能帮我解决问题就是孝顺,以后发展趋势就是养老院,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用太计较的。


花开909


这个要看老人意愿,看看他是想跟儿女住还是想住养老院。

我身边有一大批想住养老院的叔叔阿姨,之前都是厂区家属院,在一起玩几十年了,慢慢工厂关门,工人下岗,家属院的房子或破旧或拆迁,跟着儿女住在各个小区,无聊啊,没人玩呀,他们约着再过几年一起住养老院去。

我建议是冬天住养老院,夏天回家住,冬天天冷都不愿出门,住养老院聚一起热闹。夏天天好了约着出门散散步也挺好。


素静淡雅


不评论他人情况,但就我自己的父母而言,我宁愿自己亲自照顾,家里经济若是因为我没有出去工作而少了一份收入,我也认了,因为我个人觉得父母把我辛辛苦苦养育大,是我一辈子最重要的恩和爱,我自己实在没办法让我自己的父母体弱多病甚至记不清人和事了,还让他们在外,我不敢确保外人会比我对他们更好,久病床前都不一定有孝子,何况收钱办事的人……我想想都觉得那样我父母得多可怜,我害怕别人欺负他们,如同幼小的孩子要是被无良保姆欺负是不懂得表达的,我不可能让我父母有这样被人欺负的几率出现,赚钱方式很多,不能出去打工,我就做自由职业者,总有办法的,但我唯一不能做到的,就是让父母在最需要我照顾的岁月而抛下他们,我做不到。


稻城往事


我觉得也是孝顺的一种表现。因为现在的养老院并不是像某些人想象的那么不堪。(2015年,我父亲脑溢血后,因为家里不具备照顾的条件,我们怀着愧疚自责的心情跑遍了本市所有较好的养老院,原以为住在养老院的老人凄凄惨惨的,可经过实地考察后,完全颠覆了我们的想法。这些养老院窗明几净,分区管理明晰,配备有专业的医护人员24小时在岗,还有合唱,绘画,书法,电子琴,广场舞等各种兴趣班,琴房里的电子琴免费使用,每个月还组织一次集体生日仪式,有的养老院还专门开辟出一块地给老人种花草果菜,老人们其乐融融。生活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每天也有人推出院外晒太阳。)而且养老院的费用也不低,在我们三线城市,公立的,条件好一些的养老院,生活半自理的老人每月费用大约要8000元左右。做子女的,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愿意出资送父母到条件较好的养老院,让老人家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不是孝顺是这么呢?


用户6497159063034


由于中国五千年来的家庭养老的文化!养儿防老是最基本的孝道文化,如果退回去十年,一般来说老人是不愿进养老院的,儿女也不愿把父母送入养老院,就是怕左龄右舍和社会说闲话!说不孝!而当时的养老院入住的老人,确实大多是“五保户老人和三无老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和改变,而且养老院的建设和硬件设施越来越完善!环境优美!服务优质,医疗卫生齐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所以,今天的社会儿女和老人,社会和人们对过入养老院养老的观点逐渐在变化!养老院养老已在逐渐被人们接受。

当然,中国的国情与文化和国外还存在许多的不同,经济发展和社会观念也有一定的差距,儿女送父母进养老院的思想观念要完全改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我相信,随着时间推移和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改善!老人入住医养结合的大型养老机构安度晚年,一定会最终成为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谢谢大家的支持和点赞👍!


老玩童老赵


花钱把父母送进养老院,孝顺不孝顺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而每个人所站的立场不同,结论也是不同的!

从传统观念上讲,养儿防老,父母养咱们小,咱们就得养父母老,这样看,你花多少钱都是不孝顺的,因为你没有亲自照顾!



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我们大多数人工作都很忙,每天从早到晚都在班上,如果专职照顾父母,可以!但工作没有了,那么收入也没有了!如果工作,只有父母在家,身体好还可以,身体不好的话,也是极大的问题。有时候不是孩子不想亲自照顾,而是实际情况不允许!从这个角度上,花钱送父母进养老院不能说不孝顺。



有时候还要看你送老人进养老院的初衷!比如,我有钱,又闲,但就是不爱照顾父母,我觉得这就是不孝顺的。如果想让父母得到更好的照顾,儿女不时去看看老人,我觉得可以理解!



但现在的养老院条件也是不同的,花费也不同。条件差的几个人一个屋子,优点是,儿女花钱少,老人不孤单。缺点是,老人之间也会有影响。而且这样的养老院生活条件,饭菜质量也会一般!



而条件好的养老院,老人会得到更好的照顾,但儿女花费也不少!至于把老人送什么样的养老院,得看看儿女的条件!



所以,我不认为送老人进养老院就是不孝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这是我的看法,希望能够帮到你,我是幽兰笑一笑,感谢您的阅读。


幽兰笑一笑


现代社会老人的福利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国家的养老院和私人办的养老院都在社会上招收老人入院。他们的办院条件和配套设施也相当的整齐,对一些孤寡老人和家庭无人照顾的下岗职工具有着一定的吸引力。特别是公办的针对孤寡老人这一块的,那些老人无处可去,这些地方在老人力不从心的情况下,是个很好的去处和归宿。

在我眼中所见的养老院,孤寡失独人員在人老后国家善养,是体现我们社会主义的仁道对百姓的爱护,这是他们晚年老有所养最好的地方,至于有没有照顾的很好,这也就存有争议了。

私办的养老院在这方面主要看中的是这方面的利益,看到了我们这个社会的老龄化人口的上升,也要想从中分得这杯美羹,所以大家看到有很多的助养老机构在这一阶段中成長。

其实养老院这些事,孤寡失独的老人进去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有的老人在进去的时候和乡亲告别是泪流滿面,他们也想和自己朝夕相处的乡亲在一起,但是衰老使他们不得不做出选择。

而我们的社会中一些独生子女家庭的老人,和多子女家庭中的老人,这些人的子女选择送父母进敬老院是存有最大的争议。中国的养儿防老的思想在现代朝受到严重的冲击,都是以工作忙无人照料为由将老人送进敬老院。

据我的观察和对护工的了解,把老年人送进这些地方的,说好听的是孝心,说严厉的是拿钱甩包袱,是最大的不敬。父母能养你小,你为何不养父母老呢,有儿女的人不能守家养老,是多么悲伤。在养老院里那天都有擦泪思子的面孔,哭喊要回家的看孙子的,虽说儿女每个星期都去看老人,但是老人把泪水往肚里咽了,只有护工最理解老人的心。知道老人的艰难,每当看望的子女走后,那泪水那份伤心,护工看了都流泪。老人在院里过的怎样,吃什么穿什么,子女能知道吗。这其中好多子女只知其表面现象。

总之在正常的情况下我甚至更多的老年人是不赞成进养老院的,亲人的相伴和照顾才是永恒的孝道,穷的生活,富的生活都得为老人作想,将良心和亲情看重,毫无理由的给予照料,这才能延续中华文明的美德,也能使自己的形象在亲朋中有个美好印象和佳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