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重要流派之——梁式八卦掌

八卦掌重要流派之——梁式八卦掌

梁式八卦掌说略

(吴文翰)

八卦掌重要流派之——梁式八卦掌

梁式八卦拿是八卦掌的一个重要流派,为八卦掌第二代名家梁振蒲所创。

梁振蒲,字照亭,河北省冀县城北郝家冢村人,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5月20日,卒于民国21年 (1932年)8月IS日,享年六十有九。

清末,冀中民风朴厚,习俗尚武,不少村庄设有拳场,延师课徒。梁振蒲先生为时风所染,自小拜本村拳师秦凤仪为师学练弹腿。15岁到北京前门外东大 市万兴估衣庄当学徒。京师历为人材荟萃之地,16岁时,梁振蒲经人引荐拜在八卦掌一代宗师董海川门下,开始学练八卦掌。

董海川(1797——-1882),京南文安县朱家坞村 人。先生平生极富传奇色彩,为人豪爽,崇侠尚义, 因打抱不平,冤遭诬陷,遂远走江南,后遇异人授以绝技。咸丰年间,董师北上京城,隐身肃王府,晚年 始到民间设场授徒,开山立派,创八卦掌一门。此拳讲究“百练走为先”,在左旋右转、走圆转圈中变换招式,强调动中求静,以逸待劳,练内培本,内外双 修,熔吐纳导引和技击于一炉,习之日久,不仅适于 技击,也可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因董氏所授掌法以“转”练为主,故称“转掌”;又因形似推磨,故也有人称为“磨门”。

其实,八卦掌法是董海川先生根据《周易》之简易、变易、不易之理,熔平生所学而独创的一门武术。每套只有八个掌势,以含八卦方位,变招换势暗合八卦之变数,与敌周旋,则以易理应变,伺机取胜,故正式名称为“八卦柔身连环 掌”,简称“八卦掌”。

董氏之八卦掌,以其风格独特,技法卓绝,独树一帜,风靡一时,学者众多,“自通显,以至工贾达官等几千人”(见光绪九年董氏墓碑),碑上刻有成名弟子56人,梁振蒲先生也为其中之一。

梁振蒲虽然身矮体弱,素质欠佳,入门又晚,但振蒲为人忠诚,敏而好学,奉师虔敬,深得董师喜爱,授之以秘,遂为八卦掌门第二代中的佼佼者,与 师兄尹福、程廷华、马维祺、史计栋等人饮誉江湖,人称“估衣梁”。

其后,梁振蒲一边做估衣生意,一边在前门外东珠市口路南“德盛君”黄酒馆借地教拳(酒馆掌柜王成斋为其弟子)。成名之后,以保镖、教拳为业。他保镖专走北京到保定、保定到德州这一三角地带。直到民国17年(1928年)镖行停业,方专事教拳。

梁振蒲一生除在北京教拳外,还先后应聘到河北省第14中学(河北省冀县)、天津市国术馆、河北省国术馆、 获鹿县教育局等地执教,可谓桃李满门,著名武术家李子鸣先生即是梁老先生的入室弟子、衣钵传人。

振蒲先生身怀绝技,侠义肝胆,一生好做济危扶贫、除暴安良之事。如沙窝门助友杯酒释嫌;马家堡 抱不平、掌打“金镖”赵四;冀县城力伏“四霸天”;小尧村艺惊“大鞭刘”等轶事,至今还为后人津津乐道,时人称先生所授之艺为“梁式八卦掌”, 与“尹式八卦掌”、“程式八卦掌”同享盛名,各领千秋。

梁式八卦掌是由单换掌、双换掌、背身掌、劈手 掌、顺势掌、顺步掌、下塌掌、平穿掌组成,拳式古朴,侧重实用,走转运掌要三形倶备(走如蛇、回转 如猿,换势如鹰〉,扣摆转换,虚实分明,刚柔相济,势势连贯,如环无端,行如趟泥,稳如坐轿,动静结合,劲力完整;换位变掌,进步先进前步,退步先退后步,内藏一个“半步”;入则直步,出则弯步,跨时横步,回时摆步;穿掌掩肘,力由根发,掌行步随,动必合法,推托带领,搬扣劈进,八势八 母,贯彻始终,做到势势有法,招招有据。

梁式八卦掌掌形比较丰富,有平掌、竖掌、插 掌、侧掌、撩掌、盖掌、勾子掌等。走转时多用竖掌:拇指微扣,虎口撑圆,食中二指直竖上顶,无名指、小指紧贴,微向里裹,掌心凹空,定型时是塌腕、竖掌、指顶、虎口圆,掌心空,以练掌根之力; 穿时多用侧掌:拇指扣向掌心,其余四指紧贴竖直, 力贯指尖,形如利剑。

八卦掌重要流派之——梁式八卦掌

八卦掌讲究内外兼修,主张把技击修练与道家的“吐纳导引”相结合,通过“吐纳导引”的功法训练,提高技击功夫,同时,通过走转运掌的技击训练,加深“吐纳导引”的内引锻炼,使内外功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此,习练梁式八卦掌时必须做到:

一、 懂三节、明四心、气贯四梢

1. 三节

以全身而论:头为梢节,胸腹为中节,下肢为根 节;以上肢而论: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

以下肢而论:脚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走圈转掌一定要掌握好三节的各自功用,才能较好地提高技击功夫,否则,必是“上节不明,多出僵硬;中节不明,浑身是空;下节不明,足多盘跌”,最终劳而无功。

2. 四心

腹为重心,腰为轴心,脑为枢心,手足为中心。 明此四心久练不綴,方能做到“眼到手到腰腿到,心真神真劲力真”。

如此才能气贯四梢(发为血梢,指为筋梢,舌为肉梢,齿为骨梢),神逸气足,以达身健体灵,功力倍增之效。

二、 遵九要、知九节、练九力

1. 九要

对身法的具体要求:

一要塌,腰直下沉,尾闾上提,以通督脉;

二要扣,含胸沉气,以通任咏;

三要 提,提谷道,以固元气;

四要顶,舌顶、头顶、掌根前顶;

五要裹,沉肘里裹;

六要松,周身关节放松;

七要垂,松肩垂肘;

八要缩,合时周身具缩;

九要挺,开时周身俱挺(进)。

​走圈运掌必须遵守九要, 掌握九节(即前述身躯、上肢、下肢各三节),才能练出顶、提、划、争、横、弹、裹、合、螺旋等九种劲力,才能做到“比手招法高”:

.三、永守空、顶、圆、坠,做到周身一家

这是对某些局部提出的具体要求:

1. 永守三空:手心空、脚心空、胸心空。

2. 永守三顶:舌顶上腭、头顶天、掌顶前。

3. 永守三圆:脊背圆、虎口圆、两手互抱要圆。

4. 永守四坠:肩坠、腰坠、胯坠、膝坠。

走转运掌,永守空、顶、圆、坠,就可做到周身一家,练出整劲。

以上这些要领,只是习练梁式八卦掌的基础要求,尚有董海川先生的《八卦掌三十六歌诀》、《八 卦掌四十八法》中的若干法则,如是依上述之法,刻苦磨炼,必能领悟到八卦掌的真谛。

梁式八卦掌除八势转掌以外,还有八卦变掌、六十四势对打、八式单操法。

八卦掌重要流派之——梁式八卦掌

八卦器械有:子午鸡爪阴阳铛、七星杆、八卦刀、八卦剑、八卦枪、云盘杖、 钩镰剑、风火轮、双拐、双钩、双头蛇等,其中以刀的套路最多,有:对劈刀、滚手刀、六四刀、八卦六合刀和八趟连环刀。

七星杆为董老先生传与尹福的独门兵器,后由尹师门人曾省三传与梁门弟子郭古民,李子鸣等人,现在能够全部掌握七星杆者,恐已为数不多。

梁式八卦掌作为八卦掌的一支重要流派,有着丰富的功法和套路,基本上保留了董海川先生的八卦掌风貌,对近代武术的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如能精研其理,阐发其微,博采众家,推陈出新,我想梁式 八卦掌必将得到更好的完善和发展,也必将为弘扬武术文化,振奋民族精神,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八卦掌重要流派之——梁式八卦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