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红楼梦》中的小人物看“吴氏石头记”真伪

《红楼梦》从问世到现在,关于小说的作者和主旨思想,可谓众说纷纭。自胡适提出“《红楼梦》作者是曹寅之孙曹雪芹,写的是曹家由繁荣到衰落的一个过程”以来,胡适的说法始终占据主流。但这个说法也一直饱受质疑,尤其近些年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知识共享的平台越来越宽,“曹家事说”越来越难以自圆其说,遭到广泛质疑。原因是按照曹学的观点,文本中很多问题都得不到满意的解释,甚至成了无解之题。

而网传的《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后文简称“吴氏石头记”)后二十八回,与前八十回高度对榫,我们这才明白《红楼梦》是一部以小写大、以家寓国,用假语村言敷衍一个大家族的兴衰故事,实则隐写明朝“家亡血史”震撼人心的伟大作品。相比之下,胡适红学认为的曹家家事说就成了不着边际的“胡说”。

《红楼梦》塑造了几百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正所谓“一树春风千万枝”。有的人物只寥寥几笔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一部优秀文学作品塑造的每一个人物都不是孤立的,可有可无的,每个人物的设定都是为小说主旨服务的,哪怕是一个小人物也有他的作用。在《红楼梦》中所有出现的人物,在后面一定会有所交代,前面铺排的情节后面一定会收尾,正如批语所说“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在文本中一些看似不显眼很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偶然出现的一些小人物,后文却往往有大书特书的故事。这也是检验八十回后“续书”、“轶文”真伪的方法。本文以《红楼梦》前八十回文本为切入点,列举几个小人物,来论证“吴氏石头记”后二十八回是真正的《红楼梦》结局。

一、焦大

通过《红楼梦》中的小人物看“吴氏石头记”真伪

焦大出现在第七回。现在我们看到的前八十回里,焦大只出场过一次,且出场非常仓促,甚至很突兀。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焦大那句“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可见宁府非常之淫乱,但是爬灰和养小叔子说的是谁,引起了众多读者的猜测。而在“吴氏石头记”第十回和我们现在看到的文本是不一样的,那里有详细的描写焦大为什么会骂宁府,简要说是贾珍和秦可卿之间不伦的事,被在天香楼附近扫院子的焦大知道的一清二楚。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第十三回甲戌本和靖藏本批语中提到的畸笏叟命芹溪删掉的原文。

作者又借尤氏的嘴说出焦大年轻的时候和宁府太爷出过几次兵,缺吃少喝的时候有东西给主子吃,有水给主子喝,出生入死的忠仆救主来说明焦大与宁府的渊源。文中焦大说:“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哪里承望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自此后在现行本子前八十回焦大再也没有出现过。

而焦大这个人物的设定,后文和第七回前后有对照才能收笔,这个人物才能交代的清楚,否则就写漏了,这样的文学巨著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在“吴氏石头记”第九十一回中,焦大又出现了。以下文字摘自原文:“忽见一个白发苍苍老叟哭着要进荣禧堂,忙拦道:‘奴才不许进!快抓了关起来。’焦大号天蹈地的哭道:‘今朝果然弄到这步天地!我天天劝这些不长进的爷们,没一个听的。’兵卒上前来把他捆了,焦大吼道:‘我活了八十多岁,只有跟着太爷捆人的,哪里到叫人捆起来!我如今也不要命了,和你们拼了!’说着往番役身上撞,早挨了几拳,打在脸上。焦大大喝一声,拿头往柱子上一碰,可怜血流如注当场丧命!”最终焦大死在了贾家的荣禧堂之上,和前文的“到祠堂哭太爷”遥相呼应。

焦大代表的是曾经为国立功的忠臣良将,他们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对一些违逆不肖行为敢于谏言,当国家处于危难之际他们敢于献身。在第七回蒙府本有批语“有此功劳,是不可以轻易摧折,亦当处以道,厚其赡养,尊其等次,送人回家,原非酬劳之事。所谓汉之功臣不得保其首领者,我知之矣。”在“吴氏石头记”九十一回也有批语“又一冤死的忠臣。”

二、茜雪

通过《红楼梦》中的小人物看“吴氏石头记”真伪

茜雪出现在第八回,在前八十回里也只出现过一次。她原本是宝玉房里一个小丫头。宝玉去薛姨妈家吃酒,被他的奶娘李嬷嬷三番五次的打扰,宝玉为这事心里不爽快。回到自己房里后,得知留给晴雯的豆腐皮包子被李嬷嬷拿去给他孙子吃了。宝玉又问早起的枫露茶,茜雪说李嬷嬷喝了。宝玉此时心里就更恼火这个李嬷嬷了,要撵李嬷嬷。到第十九回,通过李嬷嬷的话得知,茜雪却由于枫露茶的事被撵了,后来再也没有出现过。

庚辰本第二十回有批语:“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畸笏叟。”甲戌本在第二十六回有批语:“嶽神庙红玉茜雪一大回文字,惜迷失无稿。”这两条批语说明茜雪在后文还会出现,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后文才是茜雪的正文。

而“吴氏石头记”第九十五回目正是“水月庵龄官挞贾蔷 嶽神庙茜雪慰宝玉”,只不过是嶽神庙,而非狱神庙(关于嶽神庙,我们之前也有文章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查看)。故事情节简要交代如下:贾芸和小红一起寻找被贼人掠走的宝玉的下落,路过水月庵的时候遇见了倪二,小红一下就认出了倪二身边的茜雪。原来茜雪被撵出后去典当首饰度日,遇见了倪二,倪二听到茜雪的遭遇后时常帮她,二人结成了异性兄妹。倪二与茜雪听说宝玉被贼人掠走后,与贾芸、小红同去救宝玉。在嶽神庙,茜雪为了救宝玉而被贾环的小厮钱槐捅了几刀,鲜血流尽而死。

有些人说“吴氏石头记”是根据前八十回的批语写的,持此观点的应该大多没有看过或者仔细研究过后二十八回文本。现在我们看到的前八十回批语全部写成狱神庙,曹学也去探究过这个狱神庙,然而探究了多年也没有真正解开这两条批语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在曹家家事说里打转,认为《红楼梦》的悲剧是当时雍正对曹家的抄家。而“吴氏石头记”告诉我们小说隐写的是明亡的这段历史,真正让贾府彻底沦陷的是几股贼人势力对贾府反复的打劫。

后文贾蓉贾蔷占领的是水月庵,贾环占领的是嶽神庙而不是狱神庙,这有什么意义呢?贾宝玉其实代表的是皇权,这个是认同《红楼梦》隐写明亡观点读者的共识,在此不多赘述。明末天下大乱,多股势力争天下。前有以宝钗代表的满清争夺,也有以黛玉代表的朱明守护。后有蓉蔷(戎羌)外族的虎视眈眈,还有贾环(家患)这样的内乱。真的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庵代表的是外来宗教,所以蓉蔷的外族势力栖身在水月庵符合他们的身份。而嶽神庙是为数不多的汉人本土的庙,由贾环这个汉人内乱占领。所以宝玉被关在嶽神庙而不是狱神庙,可谓一字之差,谬以千里。嶽神庙才符合作者的原笔原意,试问如果不是原作者当今有谁搞得清是“嶽神庙”还是“狱神庙”?

茜雪代表明末社会底层的民族忠义群体,在太平盛世不被重视,甚至遭到压迫,可能没有沐浴过一丝皇恩。因“枫露茶”被李嬷嬷吃了,而受到了无辜的连累。李嬷嬷代表的是“东林党”,嘴上说的是为江山社稷,实际做的却是中饱私囊的勾当。茜雪是随着其他丫头一起进的宝玉屋,被宝玉忽略的那个人。但当国家有难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的恰恰多是这些人,为民族和国家付出自己的生命,成为慷慨悲歌之士。“茜雪”谐音“欠血”,代表的国家民族的无名英雄,是晚明统治者们欠了这些无名英雄的血,作者也在为统治者反思亡国的原因。

三、金荣

通过《红楼梦》中的小人物看“吴氏石头记”真伪

金荣出现在第九回。他本是贾府远支贾璜媳妇的娘家侄,属于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但偏偏就因这层关系也进了贾府的学堂一同读书,然而学堂多是一些纨绔子弟,利用上学做幌子,其实是在学堂里找“基友”。宝玉领着秦钟进了家学,引来了一群顽童的争风吃醋,金荣坐在学堂说风凉话,那段文字实在是太辣眼,由此引起了争执。贾蔷出去找来茗烟,茗烟进门揪住金荣大骂“姓金的,你是个什么东西!”茗烟后面的话也是辣眼,与《红楼梦》中优美的诗词歌赋形成强烈的对比,简直比泼妇骂街有过之而无不及。后来宝玉让金荣给秦钟磕头赔礼道歉,金荣虽然有一百个不情愿,但是并无办法,只能忍气吞声给秦钟磕了头。

在“吴氏石头记”第一百零六回,金荣这个人物再次出现。在宝玉流浪街头后,有一次一个小偷偷了东西被失主追赶,小偷逃跑中把赃物挂到宝玉腰上嫁祸于宝玉。追上来的失主不由分说的打了宝玉一顿。正好一顶轿子从这路过,轿中之人正是当年的金荣,下来就给了宝玉两个耳光,并且让宝玉跪下来给他磕头认错才肯罢休,以报当年学堂之仇,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跃然纸上,这段情节与之前金荣给秦钟磕头的情节形成鲜明对比,遥相呼应。

茗烟那句“姓金的,你是什么东西!”是作者借茗烟之口。这句话就表明《红楼梦》不可能是满清的包衣曹家写的,清改名之前为金,乾隆年间大兴文字狱,就是借曹家一百个胆子断然不敢这么写。“吴氏石头记”第一百零六回交代了满清代明的时代背景信息,汉人皇权在流浪,满清偶然得志便猖狂,而金荣这个名字正是隐喻明亡清兴。这充分表明《红楼梦》就不可能是乾隆时期的文学作品。

四、二丫头

乡村二丫头出现在第十五回。这个人物看似更随意,她和宁荣二府毫无瓜葛,是以路人的身份出现的。贾宝玉随着王熙凤和秦钟一起给秦可卿送殡,在去铁槛寺的途中路过一个村庄打尖的时候,宝玉因好奇,去摇纺线的纺车,被一个丫头制止后教宝玉如何使用,这个丫头就是“二丫头”。待歇息完毕,宝玉一个心理活动是“恨不了下了车跟了他去,料是众人不依的。”此后二丫头在前八十回再也没有出现过。我们都知道《红楼梦》无闲笔,作者为什么会塑造一个打酱油的“二丫头”呢?此处仍然有一条批语:处处点“情”,又伏下一段后文。这个人物在后面一定还有交代。

同样在“吴氏石头记”第一百零六回,宝玉离开了宝钗后去当了和尚,但是和尚也并不好当,其他和尚欺负他,还要和他们一起去偷东西。宝玉趁人不备的时候跑了出去沿街乞讨,一日来到一个村庄,忽然看见一个女子抱个孩子迎面走来,宝玉看着面熟,忽然想到这是那年偶遇的二丫头。宝玉于是向二丫头讨了吃的,又央求二丫头帮忙留在村庄里。二丫头帮宝玉找了一间破房子,又借了农具给他耕种一些闲田。可是宝玉不懂稼穑之事,勉强熬了一两年,村里人又欺负他,宝玉又离了村子流浪去了。

二丫头代表的是汉人底层农民,当天下大乱的时候,曾经的统治者遭到追杀和流浪的时候,作为前朝的农民仍然会尽力的保护曾经的皇权,不希望江山被外族侵略统治。这也是几千年来汉民族最质朴的观念。

五、袭人的红衣表妹

通过《红楼梦》中的小人物看“吴氏石头记”真伪

这个女孩出现在第十九回。袭人被接回家去吃年茶,宝玉在府里闷的难受,于是和茗烟偷跑出来去袭人家玩,恰好袭人家好多亲戚也在,有一个穿红衣的女子引起了宝玉的注意。袭人晚间回来后宝玉特意打听了这个人是谁,袭人说那是她姨表妹。此后这个红衣表妹在前八十回也没有出现过,其中由这个红衣表妹引发的对话在第十九回有大段的文字,这在惜墨如金的《红楼梦》文本中实属罕见。这个人物在“吴氏石头记”后二十八回中有收笔,甚至把名姓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在第九十九回,宝玉在嶽神庙被解救回来,与宝钗结婚后一起寄居在袭人和蒋玉菡的紫檀堡里,这个红衣表妹来紫檀堡再次与宝玉相见。这个时候借袭人之口说他叫作银妋,宝玉见她比宝钗姿容强了几倍,而银妋也含羞看着宝玉。住了几天见宝玉容貌俊秀,打量宝钗不过如此。暗暗和宝玉眉目传情,弄得宝玉也心猿意马。幸好被袭人发现,好言把她劝走。

提到这个红衣表妹先要说袭人,袭人有很多人拆字成龙衣人,象征着包裹传国玉玺的绸布叫龙衣,这样分析很有道理,袭人代表的是依附皇权的那个群体。他们深深的懂得只要依附这个皇权,自己就可以荣华富贵。但是具体谁在掌握这个皇权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所以才有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

袭人的红衣表妹同袭人一样代表的是依附皇权的群体。作者通过后文的描写告诉我们,在紫檀堡里一样暗流涌动,先有薛宝钗拔得头筹;又有多姑娘时常勾引;还有夏金桂时刻准备着,都想争夺这个皇权。谁的名字有“多”字?谁的名字有“桂”字?列位看官自己结合历史资料展开想象,而这些名字也将《红楼梦》时代背景指向明末清初。在各方都在你争我夺的时候,冷不丁冒出一个依附皇权的红衣表妹居然也跃跃欲试,希望成为皇权的拥有者。真的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综上所述,前八十回中极易忽略的小人物、小事件,在“吴氏石头记”后二十八回中完美对接,使前八十回的伏线与后二十八回的收笔,一脉相承如行云流水,毫不牵强违和。如果不是原作者根本就做不到这点。而高鹗搜集补缀的后四十回不是把这些人物写丢了,就是人物前后性格面目不符,背离了作者的本意。“吴氏石头记”让我们最震撼的就是揭开了《红楼梦》真相,它根本就不是写的曹家事,而是隐写明朝和南明的“家亡血史”。曹学家们以及受误导的一些红迷还在曹家事里挖掘真相,这样的解读只能是南辕北辙,徒然浪费时间精力却一无所获。

———————————————————

校对:王华东 至真斋主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 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梦,不一样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